隔离絮语八(二月初六到初十)

二月初六(2月28日)

昨天下了雨,是“贵如油”的春雨。窗外的几颗青菜立时显得神气。申请了城市一码通,原则上,可以在西安城内自由活动了。单位采取的依然是间隔值班制,能在家里做的工作,还是让大家在家里完成。这可能是比较理想的状态。看了几则消息,一说除湖北外的城市疫情数字有所反弹;一说除韩国、日本外,伊朗、意大利等多个国家都发现确诊患者且感染源尚未确定,看来要想彻底战“疫”,还需谨慎再谨慎。时间是这世上最强大的疗愈武器,27年前的今天,我突然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27年后的今天,我的孩子已长大成人。祝安好。


二月初七(2月29日)

今天是阳历2月29日,2月的最后一天。闰年特权。昨晚睡的很沉,一觉醒来已近九点。天色阴沉,发现窗外的海棠居然开了几朵,家养的龟更是将脖子伸的老长,一切都在表明,春姑娘真的已在我们身边;昨晚看了科比太太纪念科比及女儿的演讲,不仅泪流满面,不管这世界怎么变,科技怎么强,最能打动人的,永远是发自肺腑的真情。这是真理。不仅适用爱情、亲情,也适用友情。关于疫情,比较好的消息是,武汉死亡人数有明显下降。事实证明,封城隔离,的确是抵御病毒的上佳之法。最近在追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有看过的吗?祝好。


二月初八(3月1日)

疫情最初,其来势汹汹,加之太多未知,搞得人心惶惶,有那么几天,我感觉自己几乎不会写字了,所以我命令自己每天用几句话简单记录一下自己疫情之间的生活,这样就有了微头条上每日的三言两语。这些文字可能没什么大的价值,但特殊时期是它们陪我一起度过,我因此而爱它们,以至产生将这项工作坚持下去的想法。关于如何在头条做自媒体,我的确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网上有很多此类文字,大家可以搜看。我的原则是:原创与坚持。有阵子我对头条印象不好,觉得好多人素质差,这段时间倒是在头条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头条上的人素质差,而是有少数素质差的人也跑来头条凑热闹而已。窗外响起叽喳声,早起的鸟儿已在为生活四处奔波了。早安!


二月初九(3月2日)

地是湿的,天在下雨。时间像长了翅膀,转眼已是阳春三月。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晒花,黄的、红的,正是人们喜爱的姹紫嫣红时节。疫情不断好转,数据显示,陕西连续10日无新增病例,人们心理上多半已走过恐慌,现在面临的大问题是,因乐观而产生麻痹。看到一消息,说贵州一乡镇有200多名村民不戴口罩围观斗牛,结果是:书记和镇长被免。目前看,国内形式不断好转,国外形式却严峻起来,甚至不断有输入病例。韩国情形尤其不容乐观。地球,某方面来说,真的是一个村子。早安。


二月初十(3月3日)

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比较清闲的,是腿;比较忙碌的,是手;最为疲惫的,是眼。如果这时要给五官们评个奖而眼睛居然落选,那一定是有幕后黑手。电子产品带来的方便不可言喻,对眼睛的侵扰亦无法忽视。昨晚看了《百鸟朝凤》,这是一部讲述民间唢呐艺人的电影,很感人。影片中的一些场景让我不时想起去年合阳的那次采风。如果你对唢呐没什么感情,看完这部电影,你一定会爱上它。“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要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这部电影是导演吴天明先生的遗作,也是一部有价值有意义必将流传的佳作。看新闻知,国外疫情传播迅猛,韩国确诊病例新增123例,累计4335例,是除中国外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伊朗又有多名政府官员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含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密友之子。前几天看一幅图片,伊朗高官去探望患病的副总统而都不戴口罩,当时有些不信,现在看来,多半是真的。在病毒面前如此“勇猛”,如此“视死如归”,病毒若不“理睬”你,岂不成势利眼了吗?科学面前,容不得莽撞和愚昧。正确防疫,利国利民。早安各位。

隔离絮语八(二月初六到初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