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他出身貧寒,卻不忘根本;他財富有限,卻醉心公益,他是盧龍的"沈汝波",他從商多年,無論身在何處,始終心繫家鄉,他將責任擔當作為人生理念,將幸福安康帶給家鄉父老。

他就是盧龍石門鎮東闞各莊村不忘初心的楊義寶。

楊義寶說,他的這種性格從小就是這樣,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姥姥家是個“紅色家庭”,很多家人都是紅軍烈士,自己很小就受紅色教育。


在七八歲時,村裡放映電影,要走5公里翻過山去看。楊義寶的大爺帶了一盒飯,讓自己和旁邊2個小朋友一起分著吃。那時的楊義寶家裡也不富裕,能吃到一口熱乎的飯菜別提多幸福了。但是,他看到旁邊比自己小的孩子,堅定地說:“你們吃吧!” 就這樣,楊義寶一邊看著小朋友狼吞虎嚥的吃,一邊餓著肚子默默地哭......


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楊義寶初中畢業後到秦皇島市一家建築工地打工,搬磚、和泥、推車、砌牆,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後來,他辦過塑料包裝袋廠,經銷過建材,搞過園林綠化,幾年下來手中的資金也越來越雄厚。


十幾年打拼、創業的辛酸曲折讓農民出身的楊義寶對財富的積累倍感珍惜,因為他心中裝著一個夢——那就是回報家鄉。積累了一定財富之後,楊義寶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


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楊義寶說:“我是從大山裡走出去,土生土長的山裡人,我就是這個村兒的,總想著為老少爺們兒乾點啥,現在新名詞兒叫走共同富裕之路,咱圓不了中國夢,咱圓個家鄉夢,能帶著咱們家鄉父老走一條共同富裕之路,這就是我小時候的夢想。”


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2002年的東闞各莊村,村容村貌很差,街道狹窄不說,還常常垃圾遍地、汙水四溢。楊義寶感覺很難受,他僱來3臺裝載機、1臺挖掘機、6輛卡車,用了1個多月時間,將村內的500多噸垃圾全部清運。緊接著,他出資600萬元,硬化街道7200延長米,建廁所4座,安裝路燈80多盞,繪製文化長廊200米。


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以前的臭水溝佈滿垃圾,改造後成了大廣場)


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此外,他還出資在村南和村東分別修建了文化活動廣場,新建了村衛生室。其間,為保工期和質量,他奔波在施工現場,每天休息不到4小時。


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曾經的土山頭改造後成了村裡一景)


楊義寶說東闞各莊村三面環山,屬於丘陵地帶,每到汛期,兇悍的洪水從山上奔流而下,衝得道路泥濘不堪,連自行車都沒法騎,洪水經常進院淹屋。


為幫他們解決這一問題,楊義寶專門聘請水利技術人員勘探設計,壘砌了4米寬、4米高、1700米左右長的防洪大堤。同時,配套修建了8座高標準的便民橋,徹底解決了汛期村民的出行難題。


早在倡導“美麗鄉村”建設前,楊義寶已經有了這個意識,可以說東闞各莊村是美麗鄉村的雛形。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因家境貧寒未能讀大學的楊義寶,將自己的遺憾轉化成厚重的捐資助教情結。2008年,他投資12萬元,為闞各莊小學添置了桌椅、書櫥和打印機等。2010年4月,他又投資2.5萬元,為學校添置了乒乓球檯、玻璃鋼籃板、運動服和運動鞋等。


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2012年,楊義寶又出資組織闞各莊小學部分師生到北京天安門看升旗儀式;安排骨幹教師赴外地培訓學習;在學校設立獎學金,鼓勵教學成績和學習成績突出的師生。“楊大大來了……”每當楊義寶走進校園,孩子們就會雀躍著聚攏在他身邊。


楊義寶說,這些年他在奮力改變著家鄉的面貌。現在已承包了荒山16000多畝,經濟林、綠化林達到了80%的面積。楊義寶甚至和工人一起在懸崖上種樹,男人們拴著保險繩挖坑,婦女拽著,下面的河上有安全船護著,並設有保護網。


人物|秦皇島這位農民了不起


他說,家鄉的父老鄉親就是他最敬重的人,他打心裡願意為他們、為自己的家鄉多做些事情。而上述這些卻只是他回報家鄉的冰山一角。


他還建設了“幸福堂”,建設了石門鎮退役軍人創業基地,為老百姓調解矛盾,為貧困鄉親蓋新房,幫工人要拖欠工資、首創秦皇島人大代表群眾意見箱......


關於“楊義寶”回饋家鄉的更多內容,明天“愛秦皇島”會繼續給您講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