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穿掌和定式掌練習訣竅

穿掌練習法

穿掌是八卦掌的基本掌法,歌訣中講“好漢怕三穿掌”。可見穿掌的重要性。穿掌又有平穿和立穿,平穿是手掌面與地面平行,立穿是手掌面與地面垂直。平穿時,大拇指並靠在食指側,立穿要求大拇指扣在掌心。平穿、立穿都要求其餘四指併攏伸直,左手穿出時右手收回,右手穿出時左手收回,兩手交替進行。八卦掌要求“穿掌如放箭”,把手指到肘這一段當做“矢”,目標要放遠.可以設想十米遠的目標一伸手就能摸到。

穿掌又有定步穿掌和動步穿掌。初練時採用定步.待熟練以後再練習動步穿掌。動步穿掌要做到掌與步合,鼻尖、手指尖、前腳尖指向同一方向。

練習穿掌要注意自然穿出.尤其注意肩部的放鬆。回收的那隻手要摩擦穿出的手背。做定步穿掌時,腳容易犯碾動的毛病,要注意克服。身體好比大樹.風吹樹搖根不動。

在技擊中,穿掌主要是攻擊對方眼、鼻、喉等薄弱的地方.極易造成傷害對方,不到情況緊急時不可使用,平時對練時可用平穿掌.並且要求手指上翹.變成推掌.以免傷害對方。

定式掌

定式掌是八卦掌的基礎掌、它沒有多少掌式,主要是以某個式子反覆練習走圈。定式掌是練習趟泥步形成正確的架勢、培養丹田氣、增大腰腿力量的好功法。定式掌一般由八個式子組成.各流派八卦掌的套路大致相同,又有一些不同.但練習方法和要領基本一致。今天人們為了提高表演藝術效果和提高練習者的學習興趣,在原傳的基礎上也加了一點小花樣。這些小花樣只是在八卦掌的套路里選出的一小部分,加這些小花樣練習也可.不加也沒有什麼不良後果。

定式掌又分徒手練習和負重練習,電影《武林志》中東方旭手託磚塊或兩手抱舉大鐘等都屬負重練習。負重練習是為了快速增長力量.徒手練習不如負重練習長力快.但能夠練習“意”和“神”。二者各有其妙。


定式掌有八個式子,初學者可以都學練,以後可重點選其中的一兩個式子練習。定式掌貴在“定”。

徒手練習時,開始不必加任何意念.待熟練以後再加意念。加愈念也不要太強.也可加意念與不加意念相結合。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左右兼練,不要喜歡左轉就一味左轉。還要把快練與慢練結合起來,慢練有慢練的用處和難度.快練有快練的用處和難度。

下而介紹定式掌的八個掌式:

1.下按掌(圖1)

八卦掌的穿掌和定式掌練習訣竅

2.平託掌(圖2)

3.陰陽掌(圖3)

八卦掌的穿掌和定式掌練習訣竅

4.指天劃地(圖4)

5.託槍式(圖5)

八卦掌的穿掌和定式掌練習訣竅

6.勾手(圖6)

7.合推掌(圖7)

八卦掌的穿掌和定式掌練習訣竅

8.推磨式(圖8)

意念訓練法:

(一)下按掌

設想將兩個排球用橡皮繩連在一起,橡皮繩掛在脖子上.兩球分別垂放在兩胯的前外側.兩手五指自然分開,分別輕放在球上。手掌、手指都要放鬆,自然呼吸。想象球和手的重量通過橡皮繩壓在脖子上,後脖項有向上頂向後撐的意思。在沿圈左轉、右轉時手隨球上下微動。行走不要快。且忌手指僵硬或用力下按。

(二)合抱掌

兩臂合抱胸前,肘與手同高或略低於手.手心與胸相對,手指相距約巧釐米.兩肘有外撐之意,兩手有合抱之意,想象合抱一氣球,在沿圈走轉過程中,兩臂做小距離的合抱擠壓,在氣球的反彈下兩臂返回原位置,邊走邊擠壓,週而復始。動作宜緩,走轉宜慢。

其他掌式的意念訓練習者可參悟之。

除此以外,還可以設想自己在水中練習.水的深度不同,意念也不同。

不妨在熱天到不同深度的水中體驗一下,會有幫助的。

走定式掌要注意上身向圓心的擰轉,開始練習時轉的度數可以小,以後再增大;兩眼平視.沿徑向看。如果繞樹練習,兩眼不要看樹皮.那樣會頭暈;應該通過圓的直徑向遠處看。

八卦掌提倡“猴視”.猴子看東西很專注,它不會斜視.它需要看旁邊的東西時是通過轉頭實現的。因此,練習八卦掌要求兩眼有神.“眼光”要直射目標。

定式掌習練竅要

(一)慢練培元氣

八卦定式掌是基礎掌,比較簡單,只有八個式子。不同流派的八卦定式掌雖然式子有些差別,但總的說來是一致的。八卦定式掌又叫行樁.練八卦掌的朋友幾乎都練定式掌。這裡要說的是慢練能培養元氣.避免浮飄.養成八卦掌的練功行為習慣。具體練法是走趟泥步,動作宜緩,加適當的意念。

舉例如下:

1.下踏掌

同前“下按掌”意念訓練法。

2.抱月掌

同前“合抱掌”意念訓練法。

以上兩式交替練習.左轉換右轉時,不要加任何動作,只用擺、扣步即可。

定式掌共有八式,初學時可都練習.表演時也可加變化動作,但為了練習內功.建議練習兩三式為好。

定式掌是行樁,是在運動中培養元氣,氣感明顯且不因運動而丟失,對健身和技擊都大有益處。

(二)快練出氣勢

定式掌慢練一定時間後,就應該練快速行進的。這時只要大步平落,乘風破浪即可,不必計較意念和趟泥了多少。但坐胯屈膝、含胸拔背、頭頂懸等要求不能少。只有這樣才能走出氣勢。以後練習八卦掌套路就是用這種走法。

許多人只會走慢的,不知道走快那是不全面的。走快練法,可以幾個人一起練,互相追趕,互相促進。但要注意八卦趟泥步的基本要領。

(三)快慢兼練君且記

快練、慢練各有獨到之處。都是不可少的。為了全面發展,就要快練與慢練交替進行。慢慢的走圈會用去很多時間,每個人都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快速走圈或慢速走圈,尤其是快速走圈,最好每天都練習。

託物練習增為氣

我們在電影《武林志》裡看到東方旭先生在磚頭上走圈,先把磚頭平放,後把磚頭立放,再後則把磚頭站著放;開始空著手練習走圈,後來兩手託著磚練習。雖然是小說或電影,但歷史上練習八卦掌的人中確有很多人這樣練習,比如馬維棋先生、劉鳳春先生等。今天沒有人練習走樁了,尤其是民間的習武者.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去練習走樁.但託物走圈還是能做到的。託物練習走圈增長力氣比較快,但很累人。

以上所介紹的方法,只有實踐了才能有體會。說來簡單,做到卻不容易。願我們互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