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殘疾人發展 “新” 機會!

16個新職業中,有四個誕生於健康照護服務領域。

來源:中國青年日報、人社部官網、光明日報

近日,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了人工智能訓練師、呼吸治療師等16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佈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新職業。

1.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

2.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

3.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

4.連鎖經營管理師

5.供應鏈管理師

6.網約配送員

7.人工智能訓練師

8.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

9.全媒體運營師

10.健康照護師

12.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

13.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

14.無人機裝調檢修工

15.鐵路綜合維修工

16.裝配式建築施工員

在這批新職業中,其中有4個誕生於健康照護服務領域。

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防控中,呼吸治療師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外在的設施設備幫助患者度過困難期。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健康檢測、康復照護等需求更加專業化、精細化,且覆蓋面廣,健康照護師在家庭、社區、醫院等場所為照護對象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更是能夠為殘疾人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健康照護師

運用基本醫學護理知識與技能,在家庭、醫院、社區等場所,為照護對象提供健康照護及生活照料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觀察發現照護對象的常見健康問題及疾病(危急)症狀,提出相應預防、康復及照護措施,或提出送醫建議;

2.觀察發現照護對象的常見心理問題,提供簡單心理疏導及支持性照護措施;

3.照護老年人生活起居、清潔衛生、睡眠、日常活動,提供合理飲食及適宜活動,提供預防意外傷害安全照護,為臨終老人提供安寧療護措施;

4.照護孕產婦生活起居,根據個體身心特點,提供合理營養、適當運動的健康生活照護,促進母乳餵養及產後康復;

5.照護嬰幼兒生活起居與活動,提供餵養、排洩、洗浴、撫觸、睡眠、生長髮育促進及心理健康照護措施;

6.照護病患者生活起居、清潔衛生、日常活動,提供合理飲食及適宜活動,按醫囑督促、協助照護對象按時服藥、治療;

7.為照護對象家庭提供整潔生活環境、合理營養膳食及健康常識普及。

本職業包含但不限於下列工種:

醫療護理員

使用呼吸機、肺功能儀、多導睡眠圖儀、霧化裝置等呼吸治療設備,從事心肺和相關臟器功能的評估、診治與康復,以及健康教育、諮詢指導等工作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運用肺功能檢查、多導睡眠圖、心肺運動檢查、呼吸力學、血氣分析等設備及技術方法,進行心肺和相關臟器生理與功能的監測及評估,制定呼吸治療方案;

2.評估和管理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維護呼吸機等相關設備,保障呼吸機等設備的規範化使用;

3.負責人工氣道管理與自然氣道維護的個體化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4.負責霧化吸入、氣道溼化、氣道廓清等其他呼吸治療方案的制定和實施;

5.負責患者院內外轉運或急救中呼吸治療安全的保障工作;

6.負責呼吸康復的管理、指導與諮詢,進行戒菸指導和呼吸健康宣教工作;

7.參與呼吸治療相關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和推廣。

出生缺陷防控師

從事出生缺陷防控宣傳、教育、諮詢、指導以及提供出生缺陷發生風險的循證信息、遺傳諮詢、解決方案建議、防控管理服務及康復諮詢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為諮詢對象提供包括環境、遺傳等因素的出生缺陷發生風險的循證諮詢建議,提供醫學檢查和就醫建議;

2.對出生缺陷檢測、治療與康復、病患家庭的重點人群再生育等提供諮詢建議;

3.為諮詢對象提供出生缺陷臨床表現和可能採取的干預措施及預後情況的諮詢,並提供心理疏導;

4.為諮詢對象、病患家庭提供出生缺陷相關的防控、保障等社會資源信息;

5.進行出生缺陷防控社會宣傳,普及出生缺陷防控相關知識。

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

根據功能障礙者的身體功能與結構、活動參與能力及使用環境等因素,綜合運用康復輔助技術產品,為功能障礙者提供輔助技術諮詢、轉介、評估、方案設計、應用指導等服務的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為功能障礙者提供康復輔助技術產品諮詢與服務轉介;

2.評估功能障礙者的身體結構和功能、活動和參與、環境因素以及個人因素,提出康復輔助技術產品適配方案,以及個人和公共環境改造方案;

3.指導康復輔助技術產品適配方案、個人和公共環境改造方案的實施;

4.指導功能障礙者使用康復輔助技術產品,並進行效果評價;

5.為功能障礙者提供輔助技術產品保養和簡單維修知識及簡易康復指導服務,對用戶進行隨訪;

6.開展社區居民的康復輔助技術服務科普和宣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