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向領導邀功?難怪領導不提拔你


01


邀功本是一件美事,在古代就已經存在,比如士兵們會割下敵酋的首級或者是耳朵作為功勞,以獲取晉升的資本。

但後來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之下,我們謙卑自守,紛紛信奉“處事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即使做了什麼好事,也不敢大聲嚷嚷,生怕落下一個好大喜功的罵名。

即使到了現在,批評“邀功”的聲音依然盛行,前不久我剛看了一個抖音視頻,深有感觸。

視頻主說了這麼一句話,“雖然我不是最富有的,但是對母校捐贈貢獻是最多的。”

沒想到評論裡就出現了一大批陰陽怪氣的聲音,“我感覺馬雲都沒你高調”、“古代善人都是夜裡偷偷放食物和錢財在窮人的窗戶上”、“錢哪裡來的?是不是做違法生意的?”

不會向領導邀功?難怪領導不提拔你

我們可以對“做好事不留名”的善人大力表揚,怎麼就不能對那些“高調做好事”的人給予更多的包容呢?

更何況,高調展示自己的功勞本來就是一件好事,社會學中有研究證明,“媒體上報道的好事越多,效仿著做好事的人也會增多”。

這在職場上更是如此,對於領導來說, 下屬無功便是過。

因此,你要學會將付出的努力轉換成相應的成績,然後向領導邀功,這樣才會得到更多被提拔升職的機會。畢竟職場不像學校,沒有考試讓大家知道你的成績。

01 會邀功的人,存在感更強


在職場當中,總有一些人能夠多次被領導表揚。

也許這些人的業績並不是最高的,也許這些人數據也不是最好看的,但是這些人總是在合適的時間讓領導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大會上被表揚的對象。

有的人可能會私下議論紛紛,對這樣的“邀功精”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但最可悲的就是,領導能夠記住那個“邀功精”,卻可能連你的名字都叫不出。

要知道,職場當中最可怕的就是沒有“存在感”。

我們可能都遇過這樣一種人,他們任勞任怨,業績和也拿得出手,但就是一直原地踏步,沒辦法升職。

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他們不懂邀功、謙遜過頭了,以致自己在領導面前毫無存在感。

因此,你一定要學會邀功,特別是當你在某一方面的表現不如同事時,如果這時不通過“邀功”補回來,那麼你就很可能成為被淘汰的那一個人。

02 成為團隊中的鯰魚,幫領導激活團隊


沒有領導會反感邀功的人,因為每一個領導的內心永遠希望自己的員工能夠多奉獻、多付出、多創造價值。

但是領導不能明說,更不能強制要求每一個員工都這樣做,不然就成現代“周扒皮”了。

但如果你會適當地邀功,就能在團隊中起到正面激勵作用,這樣哪怕你的業績有些落後,也能得到領導地認可。

因為你就像是湧入沙丁魚中的鯰魚,能夠把一潭死水攪活,帶動他人奮進。

不會向領導邀功?難怪領導不提拔你

不要擔心領導會有你真是一個諂媚的人的想法,因為領導只會看你所帶來的收益——

促使團隊形成正向反饋激勵機制,帶來良性競爭,這也是你所創造的一種價值。

03 會邀功的上司,可以振奮下屬的士氣


如果你是部門或是團隊的小領導,那麼邀功更是你創造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

拿一個我的親身經歷來說,在一次對外產品銷售中,因為有跨部門對接,所以另外一個產品團隊在這次也有業績分成。

在分配比例的討論中,我和另一個部分的領導產生了分歧,本著都是公司同事的想法,最後我做出了讓利。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無形中我損害了下屬的利益,讓我的下屬產生了離職的想法,並且讓團隊的士氣大受打擊。

不會向領導邀功?難怪領導不提拔你

最重要的是領導還以為產品團隊的功勞最大,在月末總結大會上,對產品團隊大肆表揚。

這時的我追悔莫及,因為一次退讓,導致功勞歸於他人,更讓自己的團隊頹喪無比,還失去了原本屬於自己團隊的功勞。

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犯過這樣的措施,因為懂得邀功,懂得為下屬邀功,才是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和領導者。

04邀功,首先得會“邀”


我之前有個同事,是負責給客戶提供房地產調研數據的。

因此,在每週的例會,他需要彙報客戶的跟進狀況。

我這個同事想在彙報的時候,向領導展示自己並進行邀功,於是他這麼說了,

“上週我和張總溝通了3個小時電話,張總表示對我們的產品非常感興趣。然後我就把咱們的去年的數據報告發給張總作參考,並且做了詳細的解答。

這週二我又和張總進行了一次2小時的電話溝通,併為他解答疑惑。

昨天我接著和張總溝通了2個小時,期間給他介紹了咱們的產品。”

不會向領導邀功?難怪領導不提拔你

我的這位同事在彙報時,喜歡強調自己通話幾小時,做了哪些工作等等。

這種邀功的方式其實是錯誤的,也是最容易引起領導反感的,因為強調了過程,卻忽略了結果。

領導在聽員工彙報時,想聽到的是你創造了多少收益,而不是你付出了多少努力。

還以我同事為例,如果他換一種方式 “結論先行”進行表達,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明天上午,我會和張總商榷合同,應該能順利簽約。

因為從上週三到昨天,我一共和張總電話溝通了7小時,準確傳達了我們的產品價值,張總也對我們的產品很感興趣。”

這種“結論先行”的表達方式,優勢在於“先表明工作成果,再展示過程努力”,可以在第一句話就突出了領導最關心的工作成果,接著還能展現了你的工作過程,讓領導看到你的努力。

05 總結一下


在職場中,我們一定要會“邀功”,懂得合理爭取屬於自己的利益。

因為“邀功”不僅能幫你邀到屬於自己的功勞,還能展現你的努力和優秀,讓領導和同事對你刮目相看。

同時,領導在以後安排任務時,也會對你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這會進一步倒逼你自己去成長、變得更加優秀。

不過,我們也不能一味地邀功, 因為“功”是“邀”的前提,只有你自己先做出成績了,才能去領導面前邀功,不然只會適得其反,給領導留下好大喜功的壞印象。

--------------

像這樣的乾貨文章,YouCore還有99+,主要是解決工作三年以上的職場共性問題:知識不成體系、缺乏深度思考、晉升瓶頸等。

歡迎關注YouCore,快人一步學到更多的職場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