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主体架构

人类主体性状除了心灵架构之外,还包括主体所处的空间位置、身体状况、知识水平、观照坐标、认知工具等,是一个多维的架构。对人类主体性状需要方方面面的勘察。

1、意识结构。

人类的意识结构,是由直观表象的身体意识和抽象构造的概念意识所架构的。

人类的身体意识拥有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肢体、神经回路和大脑中枢组成的感知系统,这样的感知系统通过和自在刺激的经验联结,生成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直观表象的感知对象的生成,既相关于外部自在刺激的客体作用,又相关于身体意识感知系统的直观制作,是身体意识和自在刺激的主客共制。

人类的意识结构除了直观表象的身体意识感知,还有抽象构造的概念意识认知的加入。这种抽象构造的概念意识认知加入,通过符号的制作使用,符号标识的指称,把身体意识直观表象制作的感知对象,再制作为抽象构造的认知事物,由此生成人类的概念意识能动的精神理性和实践理性。

2、身体状况。

身体状况的不同,亦会产生不同的直观表象感受。在鲁迅的《风波》里有一个九斤老太,老是抱怨现在的豆子比过去硬了。其实现在的豆子并不比过去硬了,豆子还是原来的豆子,问题出在九斤老太的年纪大了,牙齿的嚼劲差了,这种身体状况的退化造成了豆子比过去硬了直观表象感知。又如,俄国的知名画家列宾年老后,老是感到以前所画的画缺少黄色,于是就把以前的画补了黄色,可是不少人感到被列宾补了黄色的画反而比原来差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问题出在列宾年纪大了眼睛性状发生了退化,对黄色光线的摄入有了障碍,造成了列宾以为过去的画缺少了黄色。可见身体状况的不同会造成直观表象感受的不同,这样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觉,比如,平时我们感到味道很好的食品,在生病时就会感到味道变差了;马路上的红绿灯交通信号,有色盲的人就会分辨不清,等等。

3、空间位置。

主体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如人体处在地面上看地貌,得到的是平视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而在高空上看地貌,得到的是俯瞰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在地面上肉眼看世间,人间世界熙熙攘攘;从万米高空的飞机上肉眼往下看,地面的人间世界如同尘土,只是非常薄薄的一层,恍惚另一个世界。1969年7月 21日,随着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人类第一次站在月面,在月球上仰望地球,是一个蓝色的“大月亮”,而这样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在地球上是无法生成的。同样,亲临其境地在月球上看月貌是一个漆黑荒凉、无声无息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同地球上所见的那个明亮皎洁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有着天壤之别。

4、知识水平。

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的知识水平亦是一种主体性状。不同的知识水平会造就不同的观念和认知。如“闪电打雷”,在远古蛮荒时代,知识的缺乏,古人的心灵产生了恐慌的神灵显威观念。在古希腊神话中,“雷电”是众神之神,奥利匹斯山最高统治者宙斯从他的宝座上发出的无可抗拒的千钧霹雳;在中国的神话中,则是雷公电母的法力。读《资治通鉴》,多有历朝历代流星陨落、彗星出现、日食发生、山崩地裂、河水泛滥、天下大旱等等的记载,这些记载都被《资治通鉴》的撰写者视之为天意对当政者治理不善、人间灾难、吏治毁坏,天下大乱的坐实和警告,一一记载在案。而今天的知识水平告诉我们,闪电打雷和彗星日食等等的发生都是自然现象,与神灵和当政好坏是无关的。

5、观照坐标。

对同一事件的发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所处的利益、习俗、经验、信仰、阶层、地位等等的观照坐标不同,会产生种种不同的见解。以“酒色财气”四字为例,在佛印那里是,“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在苏东坡那里是,“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在王安石那里是,“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在宋神宗那里是,“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围绕“酒色财气”四个字引出的是佛学禅味、世俗男女、国计民生、社会元气的各抒己见,别有一番情趣。诸如此类表明,人们的感知和认识又是同观照坐标密切相关的。

6、认知工具。

书本、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摄像机、各种探测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等,都是人类感知和认知的外挂工具。人类借助感知和认知的外挂工具提升主体性状,获得更多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人类通过书本,使知识获得了记录、传承和积聚;通过望远镜、太空探测器,观察到了种种凭借肉眼所无法看到的太空景象和宇宙深处。四百年前,当伽利略第一次把他制作的望远镜指向天空,从此掀开了人类对宇宙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的新的一页。他直观到了月亮上的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银河是由许多星球汇集而成;木星有着它的卫星;太阳有黑斑,黑斑的位置在不断地移动,由此断定,太阳本身也在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而太阳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恒星,从而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1610年,伽利略出版了著名的《星空使者》,人们评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此外,人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种种新奇的微观世界;通过照相机和摄影机,抓获和看清物体快速运动的瞬间;通过计算机对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在地球气象、环境变迁、空气动力、基因图谱、工程设计、数学计算、电子商务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通过互联网的联结,迅捷获得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信息,造就了网络世界,使人类的感知和认知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由此:

1、人类的主体性状是一个由意识结构、身体状况、空间位置、知识水平、观照坐标和认知工具等等组成的多维架构,这样的多维架构造就了一个开放的、多元的、不断丰富的主体视野和主体能动。在主体的多维架构发展中,人类关于外部世界直观表象的感知和抽象构造的认知是永无止境的。

2、外部对象在我们头脑中所呈现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并不是客体的本来方式,而是主体多维架构对自在刺激的客体作用的制作。它们既与自在刺激的客体作用相关,又与主体架构的制作性状相关,是主体架构对自在刺激的直观表象和抽象构造的双层制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