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每一個狗血的故事背後,總有與之相連的一個狗血的家庭。

而這個故事的出處,就來自這樣的家庭。自古婆媳之間的關係處理,是人世間最難解的謎之一。要不,怎麼會有“清官難斷家務事”一說。但媳婦如果做事差勁,兒子不作為,勢必會影響到整個家族亂成一團,但凡有一個清醒明理的,婆媳之間,不會出現狗血劇。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網友留言:她公公去世後,10多年來,都是婆婆一個人獨居。昨天,她80歲的婆婆獨自上鎮上的街道去看醫生,量完血壓之後,去去對面的超市買了一些日用品,超市的收銀幫忙把東西提出來後,老太太把東西暫存在超市門口一個小商販那裡,又準備去餐館吃了飯後再回家。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她的婆婆年齡大了,腿腳也不利索,而她要去吃飯的餐館比較遠,就一邊歪歪斜斜地往前挪,走走停停,她擔心一不小心,就會被風吹倒。

到了餐館,她一邊等飯,一邊讓餐館的人給她叫了一輛出租車。她吃了飯出來,就可以順路把東西帶上回家了。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說來也巧,婆婆剛坐出租車回家,他的二兒子從街道騎車回到家中。一進門就問:“你今天怎麼上的街道?和誰去的?”

婆婆說:“我自己叫的出租車,我一個人去的。”

“街道上沒有其他人?那怎麼我媳婦說,你身邊停著輛黑顏色的車?是不是別人叫的?”

婆婆被二兒子問得不知所措,但確實是她一個人去的街道。就說:“我一個人去的,誰會陪我這個老太婆?我只瞅路,我不看其他的東西。我怕自己摔倒,還得自己爬起來。哪來的車?車在哪裡我怎麼沒有看到?”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二兒子看了看他媽買的東西,然而就上街回他家裡去了。這個時候,家裡的電話響了,婆婆接起電話,電話是大兒子打來的。“媽,你今天上街,老二媳婦跟了你一路,我準備過來陪你,我看人家跟在後面,我也就沒有過來。你啥都好著沒有?”

婆婆一聽老大的話,正好和老二的話“對”上。便告訴老大:“人家跟著,是跟蹤我,看我跟誰在一起。怪不得老二回來問我和誰上的街道,原來是老二家的女人‘翻’的事情。”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網友說,這些事情都是她給婆婆打電話時,她婆婆一五一十地告訴她的。通過電話後,她把當時的情景做了個還原,真相是:街上,婆婆在前面走著,二嫂看見婆婆買東西,不過去幫忙拎東西,而是暗暗尾隨,盯著婆婆看她去哪裡、買什麼,又看到婆婆從餐館出來直接坐進了車,懷疑是婆婆外面工作的兒子從城裡回來了,就急忙跑回家告訴老公,老公急忙騎車回家探個究竟。

故事聽著很普通,但在農村並不鮮見。老人獨居,兒子之間鬧矛盾往往會殃及老人,加上婆婆與媳婦之間的關係處理不好,最終受傷的往往也是老人。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那麼如何處理婆婆給媳婦之間的關係?小編以為至少做到以下幾點,才能構建一個和睦幸福的家族。

一、孝敬婆婆應該的,福緣自然會繼續。人在做,天在看,婆婆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愛是傳承的,自己的孝會讓孩子記住,一代代傳下去。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二、婆婆跟前是晚輩,低眉順眼應該的。之所以婆婆討厭兒媳,多數原因是兒媳說話做事大不咧咧,和老公兩人過分親熱,這在傳統觀念的老人眼裡,總覺得心理上受不了;要麼兒媳花錢大手大腳,與老人的樸素傳統不相符;或者兒媳忙於工作不顧家,婆婆感覺缺個啥,所有這一切,都讓婆婆沒有滿足的長輩心理,所以低調一些,一切都會過去。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三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說多反而是非多。媳婦成家後,千萬不要把孃家的情況告訴婆婆,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因為這牽扯到兩個家族之間的關係處理問題。假如媳婦一高興說孃家要拆遷,你看婆婆的心裡會木亂些什麼心思,或者哪天媳婦說家裡老媽打麻將輸了300元,婆婆定會叮囑你不要亂花錢。做媳婦的要明白,婆媳關係處理,是一門技術活,掏心掏肺,傷害自己。

80歲婆婆獨自上街,兒媳暗跟其後︱真相讓網友不解

其實,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做人實誠,大致這樣的家族都是幸福美滿的,與其抱著難受的心情去生活,不如從自身做起改善關係。這樣,我們都會開開心心地生活在一起,親人之間,哪來那麼多的間隙,對麼?笑一笑,面對生活,一起繼續。


姑且慕容,愛好詩文,喜歡在情感故事、美文領域認識新朋友,如果您路過,不妨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