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脊樑,惟盼長久優待尊重


★唐雪元

國之脊樑,惟盼長久優待尊重


近日,看到幾則好新聞,頗讓人感奮: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文,決定為南京馳援湖北醫療隊等直接面對疫情的一線醫務人員辦十件好事,其中第十件就是:享受一次子女就學照顧。湖北發佈《關於進一步關愛和激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加強對一線醫務人員的政策傾斜,2020年參加中考的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有關市州可在其錄取總分基礎上增加10分後參加中考招生錄取。同時,四川省教育廳也出臺了專門政策,全力保障在省定點收治醫院參與救治新冠疫情患者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優先照顧支援湖北醫療隊全體人員子女入學。此外,西安、重慶、蘇州也都出臺了類似有關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優待政策,子女教育優待都是其中重要內容。

對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實施教育優待,是一個臨時性的措施,可能也就是今年這一次。雖然這份優待並不能惠及所有醫務工作者的子女,但是卻讓每一個聽到的人感到溫暖。正如一位網友留言所說:雖然孩子還小,暫時無法享受到這一次優待,但是我很知足。因為這是一個國家、全社會對我們這些“逆行者”最好的褒獎,最真誠的態度。

曾經也有人質疑,說這樣的舉措是不是有失公平,是不是有點太重?畢竟一個學位意味著什麼,大家都知道。可是反過來想,給你一個學位,讓你去面臨生命危險,捨棄自己的平安去守護陌生人的平安,你會毫不猶豫麼?

恰恰是因為作為一線的醫護人員,付出得太多、太重,所以社會才需要用這樣的特殊措施,體現國家對他們犧牲奉獻的尊重與表彰。

我們不妨想想,和他們的付出與面臨的風險相比,一次子女優待優先又算得了什麼?和他們直面疫情病魔義無反顧相比,一次的關愛照顧又算得了什麼?

用國家之名,為他們的付出正名,同時也通過具體的優待措施為他們揚名!

這是國家對戰士的態度!

這是黨和國家對這些國之脊樑、戰疫英雄應有的態度和尊重!


國之脊樑,惟盼長久優待尊重


每位醫務工作者都不是單身一人,他們也有家庭、也有子女。而他們在外最牽掛的,也莫過於這些。所以,通過制定子女教育優待這樣的措施,可有效緩解醫務工作者對這方面的焦慮和牽掛,讓他們心無旁騖、無所牽掛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銘記英雄,尊重付出,這是所有人對“戰士”的態度!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這些優待措施,是所有醫務工作者用自己的付出和犧牲換來的。剪掉的秀髮、隔著屏幕的求婚,還有因穿戴防護器材變形的面容,還有每天直面病菌的危險,十幾個小時的疲勞……不是他們,無法想象他們的付出和辛苦。

所以,優待政策與其說是政府和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和照顧,不如說是他們用自己的付出和奉獻贏得的尊重。他們是這場戰疫的英雄,他們是戰場最美的“戰士”!

優待是一種獎勵,更是一種激勵。激勵更多的人學習醫務工作者的精神,鼓勵更多的人在危難之時依然逆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時,我們記住了軍人,於是軍人優先逐步被大家認同,更多的人選擇參軍;去年木裡火災的時候,我們記住了消防官兵,於是消防員的優先在轉隸之後被延續,消防員也成為了不少孩子心中的英雄。


國之脊樑,惟盼長久優待尊重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著名軍旅作家金一南曾言,幸福起來的人們往往不想承認自己曾經是奴隸,也不屑於承認曾經有過英雄。不知不覺中,自己那部熱血奔湧、震撼人心的歷史被荒棄了、抽乾了,變成一部枯燥、乾癟的室內標本,放在那裡無人問津。

大浪淘沙,洗盡鉛華無數。英雄是時代的標配。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使命,也將塑造出每個時代的英雄。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各個時代的英雄都是中華民族前進的脊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事蹟激勵我們不斷前進。

今年這場戰役,讓我們記住了醫務工作者。或許未來,志願中報考醫生、軍醫的人也會越來越多,醫務工作者也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時代需要英雄,災難面前更需要英雄。一份優待的背後,就是我們尊重和讚美英雄的舉動,更是我們學習、成為英雄的心和勇氣。這也是我們對待歷史應有的態度。

正如前階段出臺的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及優撫對象的優待清單一樣,讓為國家和人民作出貢獻的人成為社會的英雄、學習的楷模,是國家和社會的一種態度,一個行動。


國之脊樑,惟盼長久優待尊重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前幾天,人民網刊發《請授予殉職醫護人員烈士稱號》的網評,呼籲給所有殉職醫護人員一個應得的烈士稱號。文章指出:他們的英勇奉獻,烙印在最美的逆行中,鐫刻在衝鋒的道路上,譜寫在奮鬥的崗位上。他們捨己救人救死扶傷,是社會的價值基石,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新時代的精神座標,他們不需要被神話,但是需要被記住。

他們為了我們離開,我們不能欠他們一個烈士的稱號!這些呼籲得到網友的一致支持和贊同,國家有關部門迅速回應作出有關規定。2月18日晚,央視新聞報道:2月16日,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犧牲人員烈士褒揚工作的通知》,要求妥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犧牲人員的烈士褒揚工作。《通知》規定了抗疫過程中評定為烈士的具體標準,根據疫情形勢對評選程序、方法都給出指導意見,同時強調這一行動計劃是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精神力量”。


國之脊樑,惟盼長久優待尊重

殊知,現行評定為烈士,有著明確而嚴格的法律條例。《軍人撫卹優待條例》和《烈士褒揚條例》將烈士的評定範圍涵蓋到軍人與平民,輿論呼籲以烈士稱號來褒揚殉職的醫護工作者,提出的是一種新形勢下的烈士評定需求。兩部委的最新通知,因應了烈士褒揚工作的新情況,適應了實際需要。

按最新《通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或確診病例,承擔診斷、治療、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病例標本採集、病原檢測以及執行轉運新冠肺炎患者任務等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因履行防控工作職責感染新冠肺炎以身殉職,或其他犧牲人員,符合烈士評定(批准)條件的,應評定(批准)為烈士。根據疫情新形勢制定的烈士評定標準,可恰當地涵蓋一線奮戰的醫護工作者、在社區防疫中貢獻心力的基層社區人員,也包括120、殯儀館等處理流程的職業人員。同時,它以“等”字和“其他犧牲人員”,對可納入評定烈士的犧牲者進行了靈活規定,體現了全面性和兜底的決心。

眼下全國民眾面臨的新冠肺炎疫情,從許多方面看,都接近於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很多人將白衣天使稱之為“時代英雄”!可我想說的是,與災難面前的讚美和感激相比,醫護人員、軍人等更需要在平時得到應有的尊重。瞬間的讚美很容易,長久的尊重才更有力量!

一個尊重付出、崇尚英雄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疫情面前,更是如此——因為,我們深知: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