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莺飞草长的三月,又到了大家想要出去走一走踏青的时候了。对于三月国内的热门旅游地来说,婺源绝对是不容错过的一个选择,万亩油菜花盛开是多么壮观的景象。不过婺源几大热门赏花胜地都是人挤人,今天不如跟赵少一起来探索婺源小众旅行地——“李坑”古村。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非常好奇,李坑难道不是一个坑吗?为什么又是一个古村了呢?说起它的名字的由来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村中是一个“李”姓聚居的千年古村落,因此姓“李”也不难理解。那么“坑”呢?其实在婺源当地话中,坑就是河的意思,因为在村中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因此也就被叫做“李坑”了,原来李坑真的没有坑。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游客不算多,却也平添了几分江南烟雨小镇的仙气。整个李坑村依山而建,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将其分为了左右两岸。村内建筑都是最为地道的徽派建筑,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溪水源源流淌,青石板道纵横交错,在溪水之上横跨着十几座用石头、木板等材料做成的小桥串联着左右两岸……在烟雨朦胧中,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卷。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李坑比起篁岭、江岭等热门景点来说,名气算不上很大。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涧清流、双桥叠锁、道院钟鸣、焦泉浸月、柳碣飞琼、仙桥毓秀等景点。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依河立楼,河道蜿蜒逶迤,九曲十弯,纵横贯通。逛李坑最好的方式就是沿着青石板路走街串巷,看着斑驳的与残破的路面,曾经承载的岁月和繁华、经历了变迁与沧桑,都用它特有的印记告诉着来这儿的游人们。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跟村里的老人攀谈后我才知道,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现在依旧保留着80%以上的李姓,而20%的外姓基本都是从其他村嫁过来的姑娘。村民没有因为这里变成了风景区而被迫搬迁,也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河边依旧有着埋头洗菜的村民,一切都是那种恬淡的生活气息。我想这应该是李坑最为迷人的一道人文风景线,这种淳朴的原生态气息真的让人十分的享受。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一条溪流将李坑一分为三,申明亭是整个村子的正中心。据当地人说这是明朝朱元璋时期建造的,却成为了整个李坑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标志性的建筑。村子里要是发生了重要的事情、或者邻里之间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甚至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发生的家庭内部的吵闹,都会在这里解决,由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坐镇进行调节。因此申明亭更像是村里的一个布告栏,整个村中发生了什么,在这儿都能知道,村里也就没了什么秘密,大家对于彼此都十分了解。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雨中的李坑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儿。远处的山腰上飘着若隐若现的雾霭,有些梦幻带着些许的苍茫。房顶也隐去了清晰的轮廓,只待一阵微风吹过,雾气消散的瞬间才可以看到黑黑的马头墙的真容,只有几秒钟的功夫又藏进了雾气之中。水汽蒸腾在河面上凝结成了一层薄薄的雾,一艘木船划破了水面的平静,雾气向两边跑了去,又在船尾重新聚首,重新恢复之前的宁静。这也许就是这李坑雨中特有的神韵吧,让人不知道是身在梦境还是现实之中。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有人说,李坑古村最吸引人的不是景色,而是从申明亭、李瑞材故居、文昌阁、得胜巷、李书麟故居、狮傩庙、大夫第等等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中寻找这里特有的气质,细细观看、细细品味古徽州的活历史。

婺源小众古村“李坑”:叫坑却没有坑,景色能与乌镇相媲美!

江南最热门的古镇莫过于乌镇,我想即使拿李坑和乌镇相比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这里有些乌镇一般的风景,而且没有那么的商业化,反倒是多了千年古村的淳朴,我想桃花源也不过如此吧!如果你来婺源,一定要来这个小众古村看一看,一定会找到属于你自己心灵的那份安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