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岭:身处疫情“风暴眼”,曾成功为多名感染者拔管

曾被评为“广东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广东医院最强科室之实力中青年医生”,多次获得医院优秀员工、最美党员、最佳口碑医师等荣誉称号。

从1月23日奔赴武汉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80后”专家桑岭就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战斗”。

战疫者名片 | 桑岭:身处疫情“风暴眼”,曾成功为多名感染者拔管

作为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和第一批定点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被视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眼。坊间流传: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湖北,湖北看武汉,武汉看金银潭。

近日,桑岭在金银潭医院住院楼7楼ICU病区同南都记者分享了在这里工作的感受,虽然压力巨大,但整个医疗团队已经提振士气,已陆续有多位气管插管危重症患者成功拔管。

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插管”意味着他们的病情曾经恶化加重;而拔管则意味着患者的生命已经出现转机。

战疫者名片 | 桑岭:身处疫情“风暴眼”,曾成功为多名感染者拔管

拔管代表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南都:这几天有什么好消息?

桑岭:有一位患者,是一位年轻的孕产妇,还是我们的护理同行,紧急剖宫产后插管转入金银潭7楼ICU病房。牵动多少人的心啊,既是同行,又是一位母亲。经过接近两周的艰苦作战,近日终于拔除气管插管。我们给她看了婴儿的视频,一个很可爱的小宝宝,做妈妈的非常不容易,激动地说不出话。

南都:插管和拔管,对于患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桑岭:“插管”意味着病情很危重,无创通气也达不到效果,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做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如果不插管,患者可能会呼吸衰竭而死。通常情况下,插管是一种紧急情况,是一种抢救性的处理。医生会判断,一旦患者达到了一定的医学指标,就要实施插管。“拔管”说明患者的呼吸状态已经改善到一定程度了,它反映出病情从加重到改善的一个转变。

南都:拔管之后,这位产妇患者还需吸氧吗?

桑岭:拔管之后,我们已经改为无创通气,但现在的无创通气和她刚来金银潭医院那时给她的无创通气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无创通气,但目的不一样。她刚转来金银潭医院时接受的无创通气是抢救性的;现在的无创通气则是给患者肺部一个渐渐康复的缓冲和支持。

战疫者名片 | 桑岭:身处疫情“风暴眼”,曾成功为多名感染者拔管

“每一次拔管都应该当成是第一次”

南都:还记得第一次拔管的新冠肺炎患者吗?

桑岭:是一个65岁的阿姨。新冠肺炎刚刚开始在武汉流行起来的时候,大家觉得到了气管插管这个阶段,很多人可能活不下来。这位阿姨插了管,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情况有改善,拔管成功了,对我们医疗团队是士气的提振,所以印象很深。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现在,至少在我们7楼ICU,团队的士气特别好。

南都:到目前为止,你一共为多少位患者拔管了?

桑岭:应该有5个患者了。对于我们ICU重症医学科医生而言,插管拔管是对我们的基本能力要求。之前的死亡率数字太高,大家觉得很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有困难。但现在资源到了,人也齐了,我们应该有信心。每一次拔管都应该当成是第一次,对患者来说永远都是第一次,不允许失败。

南都:拔管的那个瞬间,紧张吗?

桑岭:拔管就是一松气,拔就拔出来了。为什么那一刻内心会有点紧张,每个人都怕失败,害怕患者拔管后情况出现变化。我们会根据重症医学的指标来决定拔不拔管,如果患者已经符合这些指标,情况改善到一定程度了,就应给他尝试机会了。

就像这位产妇,2月11日来金银潭医院,2月23日拔管,总共历时13天,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治疗,比如俯卧位通气、感染评估、免疫力增强。其实遇到很多困难,真的非常困难,这些难题我们一个个克服了,终于顺利拔管。

战疫者名片 | 桑岭:身处疫情“风暴眼”,曾成功为多名感染者拔管

发挥作用才能把病死率降下来

南都:新冠病毒除了累及患者肺部,也会攻击多脏器,这是否意味着需要其他专科医生来支持?

桑岭:当然欢迎各个专科的大夫一起来讨论,这是一件好事。现在大家也在思考,为什么患者会多脏器衰竭,这可能是和早期插管延迟有一些关系。我们重症医学ICU大夫的特点就是对重症患者的病情全盘把握,对重症医生而言,掌握的医学知识要比较全面,心肝脾肺肾都要懂,而且还不能只懂一点。一般来讲,一个合格ICU大夫,从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到消化系统,都要有一整套认识和处理能力。当然遇到一些罕见的情况,不能用常规方案去解决的时候,我们希望可以得到专科大夫的帮助。

南都: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关键点是什么?

桑岭:呼吸衰竭的救治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我们觉得相当多的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可能是因为呼吸衰竭早期处理没有能够得到完全的纠正。呼吸衰竭会继发很多问题。人的器官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重症医学的一个共识。

南都:有一个数字,这次派来武汉的医疗队里,仅重症专业医护人员就达1.1万名,占全国总数十分之一。

桑岭: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重症ICU大夫一定是核心。钟老师(钟南山院士)也是这样对全国说的,一定要有重症大夫,才能把病死率降下来。这并不是说其他专科大夫不行,他们支援武汉同样可以发挥巨大作用,比如对普通型的患者治疗和管理,这也减轻了重症大夫的压力。重症大夫把病人救过来,转出ICU之后的后续治疗,也得靠他们。彼此之间大家相互合作。而现在,实际上是所有科的大夫都很重要,每一个人来这里都能发挥能量。打仗和平时真的不一样。

“我们救的更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南都:在救治患者中最担心和最想避免的情况是什么?

桑岭:我希望我们的医护人员都要安安全全。我希望所有同事,不管是武汉本地的,还是一起来支援的同道,在救治病人的同时,大家都要安全。

南都:金银潭医院是传染病医院,这里的条件会不会好一些?

桑岭:传染病医院不等于重症病院,这是两个概念。金银潭医院的ICU从设备条件来说,肯定不是武汉最好的。

南都:大家说金银潭医院是疫情风暴眼,你觉得在这工作有什么特别?

桑岭:感觉压力很大。这里收治的都是危重的病人。此外,很多感染的医护人员也都会转到金银潭医院来。这种情况下,我们救的更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可能以前并不认识,但你知道,这群感染的医护人员很多是去年11月、12月就开始坚持到我们来,他们倒下,我们不救,说不过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