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別名水馬香果、蛇參果、三角草、秋木香罐等,中文名因其成熟果實如掛於馬頸下的響鈴而得。馬兜鈴為多年生的纏繞性草本植物。其根、莖、果實都稱馬兜鈴。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草質藤本。根圓柱形。莖柔弱,無毛。葉互生;葉柄長l-2cm,柔弱;葉片卵狀三角形、長圓狀卵形或戟形, 長3-6cm,基部寬1.5-3.5cm,先端鈍圓或短漸尖,基部心形,兩側裂片圓形,下垂或稍擴展;基出脈5-7條,各級葉脈在兩面均明顯。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花單生或2朵聚生於葉腋;花梗長l-1.5cm;小苞片三角形,易脫落;花被長3-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狹成一長管,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內面有腺體狀毛;簷部一側極短,另一側漸延伸成舌片;舌片卵狀披針形,頂端鈍;花葯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於房圓柱形,6稜;合蕊柱先端6裂,稍具乳頭狀凸起,裂片先端鈍,向下延伸形成波狀圓環。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蒴果近球形,先端圓形而微凹,具6稜,成熟時由基部向上沿空間6瓣開裂;果梗長2.5-5cm,常撕裂成6條。種子扁平,鈍三角形,邊線具白色膜質寬翅。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有種子、根莖兩種繁殖方法。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花管口擴大成漏斗狀,黃綠色,口部有紫斑

馬兜鈴生於山谷、溝邊、路旁陰溼處及山坡灌叢中。喜光,稍耐陰,喜砂質黃壤,耐寒。適應性強。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