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在鬥爭實踐中考察和識別幹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鬥爭實踐中考察和識別幹部。對那些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對那些工作不投入、不深入的幹部,對那些不會幹、不能幹的幹部,要及時問責,問題嚴重的要就地免職”。這為我們如何考察和識別幹部指明瞭方向,為在戰“疫”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政之要,莫先於用人。幹部的選拔,自古便是政治大事。在現今“五位一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口,特別是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顯得尤為重要。但幹部的考察和識別並非易事。疫情發生後,中共中央印發通知要求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考察、識別、評價、使用幹部。實踐證明,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就是檢驗幹部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考察識別幹部,功夫要下在平時,但更要注意重大關頭、關鍵時刻幹部的表現。在重大斗爭、重大考驗和急難險重任務中考察、識別幹部,是科學識人用人的一條寶貴經驗。一些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如果缺乏重大斗爭、重大考驗的洗禮,遇到大風大浪時,就有可能因為經驗不足、能力不強、水平不高而慌了手腳,也有可能因為理想信念不堅定、宗旨意識不強而縮手縮腳甚至臨陣脫逃,給黨和人民的事業造成重大損失。事實證明,只有在貫徹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完成重大任務、面臨重大考驗、解決複雜問題等進程中考察、識別幹部,才會看得更清、識得更準。

俗話說:“溫室中養不出百日花,庭院裡跑不出千里馬。”考察、識別、選拔幹部就是要選在鬥爭中經得起考驗的人。因為很多重大斗爭、重大考驗和急難險重任務猶如一面鏡子,能夠檢驗一個人的立場、思想、能力和作風。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在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既能考察其政治素質、宗旨意識、全局觀念,還能準確考察其駕馭能力和擔當精神,有助於選拔一大批忠誠、乾淨、擔當的好乾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從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本文刊發於《四川黨的建設》2020年03月下/第06期 作者:申國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