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新官不能不理舊帳

新官不能不理舊賬

有報道說,去年底,李士偉調到出現嚴重腐敗問題的鐵嶺市任市長。“鐵嶺市過去土地利用粗放浪費,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面積近3萬畝,土地出讓收入逾期未收繳到位資金近19億元。”李士偉說,“咱不能新官不理舊賬,而是新官要敢於理舊賬!”

現實生活中,人們常說新官不理舊賬,還有一句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兩句話放在一起,有一定的道理。對新任領導來說,自己走上的是新崗位,面臨的是新考驗。因此,必須要有新狀態、新思路、新招數,這樣才能開創新局面。新官燒“三把火”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它體現的是新領導的責任心和幹勁。但是三把火能燒,舊賬不理可是有問題的。誰都清楚,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任何地方的發展,都是一任一任接力幹出來的。每位新官,肩上都承擔著繼往開來的責任。繼往開來,不繼往則無以開來。而繼往,不僅是接下獎牌,還應接下賬本。願不願理舊賬、敢不敢理舊賬、能不能理舊賬,考驗的是新領導的責任擔當、能力水平。

今年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經記者統計,總理的報告共贏得代表們60次掌聲,創了近年新高。其中一次掌聲,出現在總理講到“政府要信守承諾,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時,代表們的熱烈掌聲打斷了總理的講話。代表們的掌聲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人民有呼聲。要知道,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和生命。放眼全國,政府守信意識愈強,愈能吸引投資和人才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反之亦然。

“人來政改、人走政息”反映出一些領導幹部好大喜功、標新立異,政績觀跑偏,缺少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有評論說得好:無論新官還是舊官,心裡都要裝著一本“人民的賬”,在任要算“發展賬”,離任不留“糊塗賬”,才能拿好事業的接力棒,當好公共利益的守護者,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市場交易環境,推動經濟發展邁上高質量臺階。

這一點,不論是新官還是曾經的新官,值得好好琢磨。 小馬飛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