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做好新時代黨員教育之我見

時評:做好新時代黨員教育之我見

開展黨員教育,是增強廣大黨員黨性意識、提高素質、保持黨員隊伍生機活力的需要。然而,有的地區黨員教育流於打卡簽到“走過場”、參觀拍照“留痕跡”等形式主義,把用心良苦組織的教育活動走了樣、變了味、失了真。教育是教學雙方的“共情”活動,施教者因能喚起受教者的真情實感而有效。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最關鍵的是質量,最需要的是真功,最怕的是形式主義。因此,如何做好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值得深思。

常聽初心聲音,自問信仰真不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信仰歸根結底是一種持久永恆的情感,初心是信仰的“孿生子”。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永葆初心,除了必不可少的政治教育外,更應注重“沉浸式教學”。利用本地區的“紅色資源”,把身邊的紅色楷模、先進榜樣請到課堂上,突出示範引領,講好紅色故事,喚醒黨員的身份意識,激發黨員的初心使命,做到政治上堅定、情感上共鳴,不斷築牢堅定理想信仰“壓艙石”。

常做反省體檢,自查黨性強不強。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其赤。”黨性是共產黨員立身、立業、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修養對每一個黨員來說,都是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黨性修養的提升,貴在自覺,重在堅持。照鏡則可正衣冠,對照《黨章》《準則》《條例》做“黨性體檢”,對標先進,自查“病症”,時刻做到自省自知,知行合一,在工作實踐中錘鍊黨性。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批評與自我批評不當“老好人”,大是大非面前不做“兩面人”,在政治生活中錘鍊黨性。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補鈣壯骨,強身健體,達到千磨萬擊還堅勁,我自巋然不動的黨性境界。

常找差距不足,自評素質行不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說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要敢找差距,善於進步。提高素質是加強黨員教育的重點之一,找差距是進步的重要手段。查找思想提高境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松一寸、行動散一尺,堅決同作風不正、原則不強、熱衷“小圈子”等行為做鬥爭,保持黨員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的基本素質。查找工作提升標準。“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態度決定一切,工作做得到不到位,百姓心中有桿秤,唯我將無我,方不負人民。查找作風提升事業。工作作風其本質反映的是黨性和世界觀,堅持宗旨意識,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走群眾路線,賡續好黨的優良傳統。

黨員教育要做真做實,更加註重情感投入,避免臺上講講臺下聽聽,走場不走心,換湯不換藥。堅持以情觸情有溫度,對標對錶有力度,喚起黨員內心自問、自查、自評的“自省衝動”。“我們黨依靠學習創造了歷史,更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深化和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實實在在做到“堅定信仰、增強黨性、提高素質”,我們的道路必定越走越寬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