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鬼媽媽》是一部家庭奇幻動畫影片,由亨利·賽利克導演,於2009年上映,豆瓣評分8.2分,是一部值得父母和孩子思考的作品。

影片從一個紐扣布娃娃的製作過程入手,圍繞一家三口搬進偏遠的新公寓展開。故事的小主人公名叫卡洛琳,是一個5歲的小女孩,因為父母各自忙於工作而無暇顧及自己,卡洛琳常常被忽視。

在熟悉新家的過程中,卡洛琳在一個角落裡意外發現了一個被封鎖的小門。夢境中,卡洛琳穿過這個小門,發現了一個被完全“複製”的家,包括爸爸媽媽,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都是紐釦眼睛。

《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最讓卡洛琳高興的是,這個複製的家裡,“鬼媽媽”對自己和藹可親,百依百順,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這和現實中的媽媽完全相反,出於對現實的厭煩,卡洛琳又兩次進入那個通道去到複製的家,享受“鬼媽媽”給自己童話般的世界。

但是,有一次這位“鬼媽媽”提出要求,想要永遠享受這種幸福的生活,需要卡洛琳換上紐釦眼睛。這把卡洛琳嚇壞了,她拼命逃離,卻發現怎麼也逃不出去,在反抗之下,“鬼媽媽”露出真實面孔囚禁了卡洛琳,同時,綁架了自己的父母。

最後,在卡洛琳和“鬼媽媽”的鬥智鬥勇下,最終順利解救父母並逃脫。

《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這部影片通過鮮明地對比,將現實與理想世界一分為二,讓孩子一步步沉浸在童話世界裡,從而讓“鬼媽媽”有機可乘。從而給父母敲響了警鐘,給孩子深深地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課。

給父母的一個警示:你的忽視,可能加大了失去孩子的風險

“我昨天差點掉進井裡,媽媽。”卡洛琳對正在電腦前工作的媽媽說。

“啊哈~”媽媽敷衍了一聲。

“我差點就死了”卡洛琳強調著。

“很好”媽媽眼睛盯著電腦,繼續工作。

面對卡洛琳的訴說,爸爸媽媽似乎從來沒有認真聽過,一心專注在自己的工作上,這讓卡洛琳對父母失望之極。結果是讓卡洛琳想要逃離現實,一心向往“鬼媽媽”製造的虛幻的家庭氛圍裡。

《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父母的忽視,可能加大失去孩子的風險,這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

1. 孩子的感受得不到家人的關注

在一般家庭中,當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出生28天后-3歲)時,父母給予孩子很多的愛和關注,主要表現在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的生活問題上。

但是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開始增強,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此時,家長很容易忽視孩子的感受,因為覺得孩子已經長大,已經不需要父母特殊的關注和愛護。影片中的卡洛琳就是,自己遇到險境,父母都是將信將疑,大多覺得孩子在胡編亂造。

我們身邊也有一個典型的案例,正是反映出了這個問題。

“媽媽,我看到鬼了!”一個上了幼兒園的小女孩跟媽媽說。

“哪裡有鬼啊,淨瞎說!”媽媽否定了孩子,沒有了下文。

但是,爸爸卻細細追問孩子:“你看到的鬼長什麼樣子呢?”

“它是一個很高很大的黑影!”孩子害怕地回答。

第二天放學後爸爸悄悄跟在孩子後面,發現有一個陌生人一路跟蹤孩子,原來孩子口中的“鬼”真的存在。由於爸爸的及時出現,解決了威脅孩子的一個安全隱患。而媽媽忽視孩子的感受,不關心孩子遇到的問題,造成的後果卻是不堪設想的。

《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我本人關於這點也是印象深刻。記得自己上三年級,那個時候學校是有晚自習的,晚上九點放學,因為家裡離學校並不遠,所以每天步行回家。

有一次,自己因為作業問題被留下補習。快到家時,已經是十點多了,在回去的路上,自己心裡在想怎麼和家人說補習的事情,其實是希望得到家人的問候和關心。

但是回到家後,發現全家人坐在沙發上樂呵呵地看電視,對我的晚回絲毫沒有半點關注和關心。當時就覺得自己被拋棄了,孤獨,失落,傷心,自卑的心情至今都難以忘懷。

忽視孩子,漠不關心,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冷暴力”,關注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在孩子叛逆期和青春期,而學會傾聽則是關注的開始。

《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2. 好奇心得不到認可

當卡洛琳給自己的父母敘述自己到了一個複製的家裡,看到了被複制的爸爸媽媽時,父母都覺得孩子只是做了個夢,但是如果是夢,她自己手上的傷怎麼會好呢?如果不是夢,“鬼媽媽”給她塗抹治療傷口的泥土就是真實存在的。

這些問題父母沒有積極尋找答案,而是調侃著問孩子,還有沒有這樣的土?從而讓卡洛琳徹底失望。

當孩子質疑某件事,並對這件事充滿好奇心時,父母大多采取不認可的態度,進而忽略了孩子探索未知、尋求答案的勇氣。

最近在網上經常能看到很多家長的“尋人啟事”,大多是孩子失蹤。有的孩子在河邊放風箏,突然失蹤;有的孩子和父母逛街,最後走散;還有的孩子在上網課回來的路上突然失聯。這種種突發事件不得不引起父母的警醒。

也可能是孩子的好奇心驅使著孩子去探索對自己有吸引力的東西,進而遭遇種種不測。如果父母能及時瞭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去探索未知,及時關注孩子的動態,就不會造成這種不幸。

孩子的好奇心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鑰匙,父母要呵護,善待和認可孩子的好奇心。在這個過程中正確引導孩子,讓孩子增長知識,增加閱歷,對每個父母來說,責無旁貸。

《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知乎上有個問題,我覺得特別適合這裡,“哪一刻,你覺得孩子特別孤獨?”

答案就是,

你不關心他的時候,你不認可他“異想天開”的時候,他只能默默地咀嚼著孤獨。

給孩子的安全教育課:你期待已久的東西若是輕而易舉得到,可能暗藏陷阱。

每個孩子都應該被父母儘早告知一些人生態度,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如果覺得孩子太小,應該讓他保持童心,沒必要知道這些,那你可能就滯後了。

你需要告訴孩子兩句話:

1. 現實父母可能並不完美,但是,理想中的“父母”卻是另有所圖

影片中卡洛琳就是因為自己的願望處處得不到滿足,從而對自己的父母心生不滿和怨恨,而這一切被另一雙眼睛監視,才會讓“鬼媽媽”對卡洛琳瞭如指掌,卡洛琳想要什麼,她都知道,並且一一滿足,從而獲取卡洛琳的信任。

現實生活中,很多拐賣兒童的不法分子都是善於觀察和分析目標對象的一舉一動,假扮成完全區別於父母的偽善面孔,從而找準機會,滿足孩子的需求,贏取孩子的信任,騙走孩子。

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可能父母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好,但是,絕對沒有別的企圖。但是,如果有一天,有一個陌生人和自己想想中的“父母”一樣,能答應他所有的要求,並幫他實現所有的願望,那麼,一定要小心,他可能另有所圖。

而他的真實意圖是拐賣兒童,獲取金錢。所以孩子務必要記住,不能輕信陌生人,直到他有一定的判別能力為止。

《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2. 為好奇心買單,善始善終

擁有好奇心的孩子同時擁有一顆勇敢的心,都說“好奇心害死貓”,也就是說有時候好奇心能帶來禍端,造成一定惡果。

孩子擁有好奇心並沒有錯,但是因為好奇心惹出麻煩,要有勇氣善始善終,為好奇心買單。

“你可想好了,你這是在自投羅網。”一直在暗中幫助卡洛琳的貓勸說她,而卡洛琳早已下定決心義無反顧地返回去救自己父母。

因為自己的好奇心,進入了那扇門,並給家人帶來了麻煩,卡洛琳覺得自己必須鼓起勇氣解救自己的父母。

如果因為好奇心讓自己身處險境,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就要勇敢地和惡魔鬥智鬥勇。

前一段時間,一個孩子的報警電話在網上盛傳,被稱為孩子自救的教科書。

孩子出於探索心理,獨自在後院林子裡玩耍,不慎掉入一個地窖裡,幸運的是孩子拿著手機,不幸的是手機欠費了。

《鬼媽媽》:給父母的一個警示,給孩子的一堂安全教育課

此時,孩子急中生智撥打了119尋求幫助,面對被困的危險處境,孩子表現得特別沉著和淡定,對自己所在的位置,以及地窖深度能明確說明,也能熟記家人的電話,因為清楚告知被困情況,消防隊員很快也很順利地把孩子救了出來。

試想,如果孩子面對困境,只有害怕和膽怯,除了哭喊,不想其他辦法,最後可能會被一直困在裡面。

孩子有孩子的必修課,父母有父母的必修課,誰也沒有辦法互相替代。只有孩子真正意識到“防人”的重要性,學會為好奇心買單,才是成長的開始。

很多發生在孩子身上的問題,都不是無中生有的,可能是父母的長期忽視,也可能是孩子抵不住誘惑,從而身入險境。

無論何時何地,都需要給父母敲響警鐘,保護孩子,愛孩子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識人,辨物,勇氣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