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口罩遭遇“毀約”,這家公司因買了預付款保險獲賠18萬美元

【進口口罩遭遇“毀約”,這家公司因買了預付款保險獲賠18萬美元】

近日,常州一家從事進口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的企業被“毀約”,順利從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江蘇分公司獲得了18.24萬美元的賠款,在企業感到“鬆口氣”的同時,也讓不少同行為他們投保進口預付款保險的“先見之明”感到佩服。

今年春節期間,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一段時期內國內醫用口罩、防護服、醫療設備等防疫物資極度緊缺,為支持疫情防控,很多外貿企業利用海外市場網絡,迅速開展醫用口罩、防護服、醫療設備等緊缺物資進口。但由於時間緊、物資缺,國外賣方大多要求企業先行支付大額預付款,這對於進口企業來說其實承擔了很大風險,一旦進口出現變數,對企業來說就是不菲的損失。

針對這一情況,為服務國家疫情防控大局,解決外貿企業後顧之憂,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緊急出臺進口預付款保險專項政策,免費向各級政府部門提供全球醫療用品供應商名錄,並針對疫情防控物資的進口需求,簡化承保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常州這家企業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1月29日,該企業通過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順利投保,取得了全國第一張進口預付款保單。

投保後,該常州企業經中間人介紹,於2月10日與印度一家供應商,簽訂了20餘萬美元的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採購合同,約定合同簽訂當天全額預付貨款。但是,當企業按照合同約定預付了全款後,印度這家供應商遲遲沒有發貨,一直以航班問題、產品問題、出口限制等等為由頭在搪塞。2月21日,常州這家企業提出取消該筆訂單,並要求供應商根據合同約定退還預付款,但印度供應商始終以各種理由拖延退款。

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瞭解到相關情況後,迅速介入,第一時間啟動應急處理機制,委託其海外渠道啟動調查。印度這家供應商反映,無法供貨是因為印度政府頒佈口罩出口禁令,並以匯率波動損失為由拒絕立即退還貨款。對此,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迅速按照保單約定,開展定損核賠工作,短短一週內即向企業支付賠款,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其實,享受到這一支持政策的還不僅僅是這一家企業。春節以來,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已經陸續為7家江蘇企業提供進口預付款風險保障,累計承保的金額近160萬美元。

同時,隨著海外疫情的擴散,目前海外對國內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產生了較大需求。伴隨著業務而來的同樣有風險。據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前期國內企業在進口防疫物資時需要防範風險,現在外貿企業向海外出口防疫物資,同樣也要注意通過出口信用保險等工具,積極防範風險,做到防患於未然。

據瞭解,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是國家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和國務院已多次明確要求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近期,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還專門制定了助力穩外貿40條措施。疫情發生以來,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一方面快速建立了重要生活物資骨幹企業名單制動態管理體系,另一方面緊急制定外貿穩工復產重點企業名單,並出臺針對性的優惠理賠服務政策。自疫情發生以來,通過“理賠綠色通道”,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為上述兩類企業處理賠案12件,賠款金額近200萬美元。此外,為切實保障企業在困難階段資金穩定,疫情期間,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已累計向我省近140家企業支付賠款超過1.7億元,有序幫助了廣大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為全力穩定外貿基本盤貢獻力量。

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經針對企業開闢了理賠服務綠色通道,優先處理受疫情影響出口企業的出險理賠,簡化理賠程序,在貿易真實的情況下適當放寬理賠條件,幫助企業緩解資金流轉壓力,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