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歷史越是久遠,後人越是敢於客觀評論和敘說。餘華以諷刺而又荒誕的筆法,通過描述一個小人物生活點滴展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故事結構緊湊,語言簡潔。餘華的小人物是那樣自然而然的流露,有一絲一毫的貶義。

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閱讀是整體覺得外文評論還算是比較公正和全面,可就我個人閱讀經驗和感覺來公證的評價,我覺得他們的評價有過高之嫌。與那些世界經典名著相比,餘華雖然很有思想,但思想深度和語言的美度我個人覺得還是差一截。不過,能有這麼優秀的作家和作品已經非常值得欣慰了,但願只是我個人的偏見哈!更何況,我自己還一點也不會寫呢!沒資格隨便胡說,我趕緊閉嘴。

餘華的作品有明顯的餘華個人風格,如果一個人能擁有這麼明顯的個性就說明他的作品相當成功了。

活下來的人就是幸福的!許三觀的媽在許三觀爸死後跟別人跑了,許三觀跟他的四叔最親。許三觀在20歲左右時就走上了賣血的路。第一次賣血是因為他想靠賣血攢錢娶媳婦,他年輕力壯想女人了。

他在阿方和根龍兩個有賣血經

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驗的帶領下,成功賣了血。每次賣完血,得35塊錢。他們就去飯店吃一盤炒豬肝,二兩溫黃酒。平時是怎麼也捨不得下飯館的!

許三觀有錢夠從平日裡相中的兩個美女中選了一個,他二話不說就請姑娘吃這吃那花他錢。吃喝後就要求姑娘嫁給他!雖然看似荒誕,卻很有道理。女人不要隨便佔男人的便宜就不會上當受騙!當然這是畫外音與小說無關。

在許三觀的說服和要挾下,許玉蘭很快就嫁給了許三觀。許玉蘭在許三觀請她吃飯前已經有相好的人了,名叫何小勇。

女人和男人的結合,就有了下一代。女人和男人不斷的結合,有了女人的一次次痛。痛還生了一個又一個。徐玉蘭生孩子時疼的哇哇叫,許三觀聽了哈哈笑。徐玉蘭一口氣生了三個兒子。能說是典型的中國母親嗎?

許三觀給他的三個兒子起名分別叫一樂、二樂、三樂。一個人的一生看似漫長,過起來真是迅速。轉眼間孩子都長大了,一樂越長越像他親爸,何小勇。許三觀養了九年兒子結果是替他人養的。他雖然氣但是他內心最喜歡一樂,平時也就不計較。

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可一樂這孩子狠,把方鐵匠的兒子打開花住院要花費很多錢。這時候許三觀終於無法再花錢買烏龜當了。他讓徐玉蘭找何小勇要錢賠付當鐵匠,結果何小勇那個混蛋把徐玉蘭打罵了一頓。何小勇死活不認賬,真是混賬東西連兒子也不認。

許三觀被逼無奈心底又善良,他覺得方鐵匠人好又倒黴,必須得賠人家錢。他就幫忙讓方鐵匠把他們家值錢的東西都拉走了。徐玉蘭、許三觀看著好好一個家幾乎都搬空了,無比的傷心。

許三觀為了把東西都贖回來又走上了賣血的道路。

許三觀在知道了他做九年烏龜之後,心裡越來越不舒服了。他想起了當時他喜歡的另外一個姑娘林芬芳(我發現讀書多了讀一遍過去裡面的人名我全記住了,故事也不用再翻著書來寫了。可開始讀小說時,我幾乎一個人名都記不住更別替故事內容啦!)婚後林芬芳成了個大胖子,有一次出去洗衣服,一隻腳踩西瓜皮上摔斷了一條腿。

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許三觀去看林芬芳,大熱天的。林芬芳在家就穿個短褲,見許三觀來就拿毯子蓋住了腿。許三觀和林芬芳,你一句我一句,互相關懷問候。一會兒許三觀就動手摸上了林芬芳,結果他們就犯了生活錯誤。

事後許三觀覺得林芬芳人挺好,腿又斷了,他得給她買很多食物給她補補。(男人婚後對其他女人獻殷勤絕對有問題。)許三觀又想到了去賣血。

林芬芳老公見許三觀送這麼多東西來,絕對他和他老婆有關係。拿著東西找許三觀家去。徐玉蘭又哭罵了一頓,結果林芬芳男人趁徐玉蘭哭罵抱起那堆東西就走。尊嚴在物質面前不堪一擊啊!無奈。

何小勇在拒絕認兒子沒多久就出了車禍,眼看要死。醫院無希望後就亂投醫,那個迷信說讓何小勇的兒子爬屋頂上喊他的魂,喊住了就死不了。這時候何小勇媳婦想起了一樂,一樂不認他這個親爹。在許三觀的幫助下,一樂還是哭喊了幾聲,可何小勇還是死掉了。

孩子長大後毛主席說:身邊只留一個。一樂、二樂就都插隊到了農村。孩子想家,父母想孩子。一樂去農村沒多久就病倒了,需要錢住院。二樂插隊父母想盡早讓隊長把他調回城裡又得請客花錢。許三觀被逼無奈,只好一次次去賣血。一般賣一次血要休息三個月,他急需錢就不顧生命危險,一個月裡都接連賣血。本來為了給孩子籌錢治病,結果自己差點把名搭進去,賣血的錢所剩無幾。

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請二樂隊長吃飯那段,看的我心裡真難受又氣憤。許三觀明明剛賣過血,身體極其虛弱。那個隊長一個勁兒的喊反正那意思就是喝的酒越多感情越深,根本不顧生命危險。許三觀想拒絕,可又不能得罪隊長,想讓隊長早點把二樂調回家。做父母的多難,只有身為父母的人才能體會的到。

每次賣血錢都要拼命地喝水,大冬天喝九碗冰涼的河水,凍得渾身顫抖。人活著最怕的不是死,怕窮死啊!越是窮,家裡的災難接連不斷。即使這樣難,許三觀一家人都依然堅強、樂觀的活著。

批鬥大會那段,許三觀對徐玉蘭特別體貼,羨慕他們的愛情。只要兩個人在一起相互理解、相互關愛有再大的災難也不是問題。

徐玉蘭也是被冤枉的什麼妓女啊,她也不過是在婚前犯了一點點生活錯誤而已啦就被充數拉去當做妓女被批鬥了。在家批鬥那段既滑稽又荒誕。徐玉蘭在孩子面前陳述自己當初如何被何小勇強迫發生關係的。孩子都處於青春期,也算是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性教育課了。竟然是由自己的母親親口講的,講的那麼赤裸裸。孩子聽後覺得當時即使被何小勇強迫,她依然可以反抗的。但她母親沒反抗而是順從了。母親的尊嚴何在?批鬥大會後,兒子覺得母親把他們的臉面都丟盡了。

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當時帶領許三觀賣血的啊方由於賣血次數多了,身體敗掉了。身體特別虛弱。根龍在賣完最後一次血後就得病死在了醫院。雖然醫生說查不出什麼病,當時許三觀就知道是賣血賣死的。即使在許三觀知道了賣血會把他也賣死時,他照樣去賣血。家裡急需用錢救孩子的命。

等一個個災難都被平息下去,孩子們也都結婚不再需要錢時,許三觀走到大街上突然想起了過去賣血的人和事。傷感油然而生。他邊走邊想邊哭。當他想起第一次和啊方根龍第一次賣血時的情景,那時他才20多歲。現在他近60歲了,歲月不饒人,時間飛逝。他想吃一盤炒豬肝,喝二兩溫熱的黃酒。主要是回憶年輕時的自己和第一次賣血,平時根本捨不得這樣吃。他身上沒錢就又去賣血,可他老了。新的年輕的血頭把許三觀臭罵了一頓。話語特別傷許三觀的心。他哭著傷心的漫無目的的走在大街上。

過去許三觀為了救孩子幫助孩子拼命去賣血,孩子們結婚了成家了,誰想著這個老父親呢?徐玉蘭把三個孩子臭罵了一頓,拿出家裡的積蓄幫許三觀要了三份炒豬肝和三份二兩溫熱黃酒。

餘華繼《活著》之後《許三觀賣血記》


結尾孩子們讓人心寒,許三觀夫婦的恩愛又特別溫暖和感人。人的一生坎坎坷坷,只要有愛、有意志什麼災難都會被一一消滅掉。

我突然想到徐華的人物說話嘰裡呱啦……非常樸素白話其實應該就是他故意呈現出的這種說話風格。這就是實實在在的普通百姓那個年代說的話,所謂的什麼人說什麼話,他的人物就等於活靈活現了。簡單的故事蘊藏著各種人生道理、箴言。一家人的點滴生活展示了那個時代人人的生活和社會面貌。

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人隨時都會思考各種各樣的問題及各種各樣的現象,偶然遇到或看到的事就會讓他撞擊出擁有他個人靈魂的思想火花和故事,於是就有了一篇篇我們有幸閱讀到的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