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的大衰退何時結束?

疫情當下,旅遊業如何重整旗鼓


2020年的春節,該是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假期,中小學生延期上課,成年人的復工日期拖了又拖,有些人臉上的皺紋因為虧損而變得深了又深。

“我一哥們曾經說過,假期是第一生產力,一到假期都出去花錢,一到假期就沒有不賺錢的,這句話在今年算是折了。”哈爾濱某酒店老闆虧損了三百萬之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當我問到對目前的狀況有什麼感覺時,他給我留下了四個字:懵逼,離譜。

這就是目前大部分旅遊企業的現狀,望著春節這大好撈金時刻,卻虧得底褲都不剩,任誰都是懵逼的狀態。

讓我們近距離地審視旅遊業在這幾個月發生了什麼?


可以競爭春節最慘行業:旅遊

一個數字: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2020年北上廣取消旅行團3.74萬個,按照旅行團百人規格,僅僅北上廣三個地方取消旅遊就將近400萬人,江蘇省因為疫情取消旅行的人數30萬,湖南省旅行社取消團隊數共計14451 個,涉及遊客人數共計240929 人。

全國3.9萬個旅行社,訂單取消突破99%,幾乎所有業務停滯。一個旅行社老闆坦言道:“這一次,真的是最難一次了。”

在瀋陽一家民營旅行社工作的王強,春節期間的工作就是負責處理退單,退單涉及到包機和房間預留,而境外的航空公司、酒店和當地旅行社並不願意為中國的疫情承擔損失,國內旅行社承擔了大量的實際虧損。

旅行社業內人士表示整個旅行行業就是靠天吃飯,對於風險幾乎沒有任何應對能力,停止營業就意味著現金流的崩塌,隨著人力成本、租金成本的再加上上游層拉長賬期,整個行業可以用傷亡慘重來形容。

跟旅遊息息相關的交流運輸業也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據交通運輸部估計,2020年春節假期10天(1月24日至2月2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1.9億人次,比2019年春運同期下降近73%。截至2月6日,春運前27天(1月10日至2月6日)全國發送旅客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35%。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近日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對航空運輸業影響的初步評估報告顯示,亞太地區航空公司年客運需求或將下降13%。以此估算,2020年,亞太地區航空公司或將損失278億美元收入,其中大部分損失來自中國航空公司,中國國內客運市場的損失或將達128億美元。疫情對中國民航業的衝擊可謂巨大。

受疫情影響,航空公司的經營壓力和現金壓力倍增。藉著復工復產的契機,航空公司推出“跳樓”價機票,欲儘可能地提高飛機客座率。


出行受限,各地嗷嗷待哺的酒店、民宿處於餓死的邊緣

愛彼迎怎麼也沒想到,今年會如此的“閒”,在本該是旺季的時節,從2020年1月20日開始訂單陸續取消。客服相關工作人員表示1月20日之後撥打電話取消訂單的人數是十幾倍。

“我親眼看到了一個行業垮塌。”有知情人士透露。

筆者的朋友攢了十幾年的錢在浙江某風景區開了三家民宿,租金、裝修、宣傳、網上競價花費600萬元,一切本來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據他說在2020年1月7日那天,所有的房間已經預定全滿,訂單從1月22日到2月6日,他彷彿已經看到應收賬款“滾滾而來”。

從1月20日開始,大事不好的苗頭開始出現,訂單陸續取消,從20號的幾單到21號的全部取消,僅僅36個小時,從天堂到地獄,“錢流走了”。

聽朋友說民宿老闆坦言看到別的行業業績腰斬心裡羨慕的不行,因為他們的都是直接歸零。他給我看了看他們的賬單,全國幾十家家門店,虧損四百多萬都是萬幸。

民宿玩家可以分為三類,一類為房東分享個人房源,一類為房東租下多套房子上線平臺,還有一類是機構化運作,已經脫離了個人房東範疇。業界將後兩類都稱為“小B”。智研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在線民宿房東數為23.7萬人,房源數為59.2萬套;2018年,兩個數字分別上升至32.5萬人和107.2萬套,能夠看出,房源增速高於房東增速,民宿機構化經營趨勢明顯,小B已經成為供給端的主力軍之一。 但這類民宿房東實際上並不真正擁有物業,而房租、人力等固定成本是無法減免的。這個春節,客源驟降、訂單大量取消,營收趨近於無,但固定支出仍在,資金消耗嚴重。

民宿老闆望著陸續取消的訂單,心裡默默罵著那個吃蝙蝠的人。


自救、政策救,希望能得到拯救

如今中小企業要面臨的問題有四點:

1.現金流緊張

2.業務損失嚴重

3.倒閉威脅

4.市場生態的重置

前三點都非常好理解,第四點其實就是說在春節訂單的退訂過程中,大型旅遊企業憑藉資本和實力,主動響應,推出無損退訂的服務,中小型旅遊企業艱難跟進,但信任消長將不可避免地倒向大型企業,令中小企業生存壓力進一步加大,這一影響將是深遠而長期的。

為了幫助旅遊行業重整旗鼓,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財稅部門聯合發佈系列公告,明確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一系列聚焦疫情防控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6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佈《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公告指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指旅行社及相關服務、遊覽景區管理兩類)四大類困難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這意味著,因疫情發生虧損的部分旅遊相關企業可以把虧損額向未來8年分攤,用以衝抵以後幾年的所得額,進而降低稅負

國家發展改革委於近日下達《“十三五”時期文化旅遊提升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預算內投資,共安排57億元,支持485個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設施、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

文化旅遊部於2月5日印發了相關的通知,決定向旅行社暫退部分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暫退的範圍為全國已依法繳納保證金、領取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旅行社,暫退標準是現有繳納額的80%。

據統計,全國有3.9萬家旅行社,截至2月25日提出暫退質保金的共35200家,佔旅行社總數的90%。應退保證金總額達到80億人民幣,現在已經退還了34.62億元。從反饋的情況看,暫退保證金的政策有效地舒緩了企業現金流的壓力。

政策的援助僅僅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自救

第一階段是業務恢復前,核心在於“減退借分”:

即減免各種稅費,退還保證金,提供貸款貼息,分擔中小企業的成本壓力,盒馬與西貝用共享人力的機制分享餐飲企業暫時的人力成本壓力,特別值得借鑑,但這需要行業協會牽線搭臺,這一階段是最困難的一段,疫情每晚結束一天,就可能有新一批企業處於生死邊緣,但相關機制的到位也是最難的,多年來種種政策的出臺往往難以真正觸達中小企業,落實過程中也面臨執行扭曲和道德風險,需要時時緊盯執行,隨時機動調整,不能一紙文件,一發而定;

第二階段是業務恢復期,核心在於修復消費者信心、重啟市場。

疫情後的市場將按周邊、國內、出境、入境的序列逐步恢復,對於如何解除出境後國外社會對中國遊客的防範,以及如何讓國際市場重啟對中國旅遊的信心,均需要國家層面的調度,此外,要高度關注疫情後的市場秩序,非典後有一批旅遊企業選擇了降價銷售,對整個經營生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要提前安排市場秩序,防止惡性降價對行業的再度衝擊。

第三階段是市場修復期,扶助政策要逐步退出,修復市場秩序。

必須認識到疫後政策的非市場性,長期存在,會造成市場扭曲,因此應適時研究政策的退出機制,但政策部門亦有必要在此階段認真研究能真正推動整個行業健康良性發展的長效機制,清理不必要的發展障礙,優化效率,推動中長期的改革和創新。

經過這一次的大浪淘沙能後走到最後的民宿、酒店以及旅遊相關產業,大部門都是能抗住風險、品質更高、更關注用戶體驗的企業,熬過這次危機。


與你同行,渡過難關

2020對於所有中小企業來說都是難熬的一年,而作為中小企業財稅服務商捷稅寶希望可以用更好的財稅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

目前,捷稅寶有全國100多家戰略合作園區,政策資源穩定,風控體系也得到了各地區稅務局的認可。捷稅寶,方便快捷安全省心!選擇了捷稅寶,就等於選擇了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