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這首二十四節氣歌,是為便於記憶我國古時曆法中二十四節氣而編成的小詩歌,流傳至今有多種版本。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表示季節變遷及指導農事的歷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相傳二十四節氣的發明者是帝嚳。

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帝嚳(kù)(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姓姬,名俊,出生於高辛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黃帝的曾孫,五帝之一。帝嚳在位70年,享壽105歲。

傳說帝嚳以前,人們雖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事農藝畜牧沒有一個科學的時辰順序,嚴重製約了農業發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帝嚳科學探索天象,物候變化規律,劃分四時節令,發明二十四節氣,指導人們按照節令從事農畜活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