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这几天,留言区总有人问,流量明星是个啥?如何分辨谁是流量明星?流量明星为毛总是速热速凉?

对流量明星一词,百科是这样解释的:特指那些深受欢迎、粉丝众多的明星。

这个解释显然不解渴。

所以,今天咱深聊一下。

无网年代,相对单纯

先来看个例子。

刘德华和张学友,你听说过吧?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估计没什么悬念,哪怕是现在的年轻人也应该知道这俩名字。

刘德华和张学友,谁的颜值更高?

估计也没什么分歧,和张学友相比,刘德华的颜值更胜一筹。

刘德华和张学友,谁的演唱更好?

即使会有些争论,但最后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张学友,歌神。

不是说刘德华就很差,而是张学友明显更好。

同为歌手,大众衡量他们的标准很简单,自然是作品和演唱。

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电视和纸媒是主要传播途径。

这导致了,明星和粉丝之间,有一段很远的距离。

想了解明星?要么听歌,要么看影视剧,顶多再读点小报消息。

颜值有没有用?

有,但只是辅助加分的作用。

人们对明星的评价,大多还是会基于作品本身。

所以,相对单纯中肯。

想要在歌坛争得更高的江湖地位,刘德华只能靠勤奋努力来追赶。

什么颜值啦,人品啦,话题性啦,统统往后放。

别跟我讲实力派偶像派,没有好作品,一切免谈。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结论一目了然。

在那个年代,明星必须先要作品能打,然后才有话语权和认可度。

网络时代,流量为王

到了网络时代,过去的标准显然不适用了。

尤其当移动互联网兴起后,人手一部手机,社交高度便利,明星和粉丝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了。

明星不再遥远,他就装在你的衣兜里。

打开手机,明星的衣食住行尽收眼底。

赶上明星心情好,还可能回你的留言。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这种互动,令追星族倍感新鲜刺激。

对明星来说,粉丝数量越多,互动产生的数据量就越大,也就是流量越大,流量越大代表热度越高,同时身价和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换言之,流量决定着明星的片酬高低和广告代言费的多寡。

流量=金钱。

对粉丝而言,看着自己贡献的流量让偶像走红,深感自豪。

我造的星,我骄傲!

曾经人们看明星够不够红,主要看作品。

如今人们的衡量标准变了,主要看流量。

2012-2017年,堪称流量明星的全盛期,只要有流量明星参演的片子或综艺,收视率居高不下,只要是流量明星推出的歌曲,很快便能火爆全网。

红得特快,回报巨高。

打造流量明星,堪称赚快钱的绝好项目。

资本的嗅觉从来都是最敏锐的,很快便蜂拥而上。

粉丝从下向上力捧,资本从上向下收割。

在过去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流量明星们一批批崛起,又一批批黯淡。

明星们各领风骚三两年的背后,只有资本疯狂收割的本质从未变过。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看看下面这些名字,你熟悉吗?

鹿晗、吴亦凡、张艺兴、黄子韬、杨洋、蔡徐坤、肖战、王一博、华晨宇……

杨幂、迪丽热巴、唐嫣、Angelababy、郑爽、杨超越、赵丽颖、关晓彤……

男的,五官精致帅不可言。

女的,统统锥子脸大长腿。

你必须要小心分辨,不然很容易认错。

他们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速食品气味。

虽说都是不太健康的速食品,但还是有差别。

流量明星,大抵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有颜值,无作品,无演技或唱功。

第二类,有颜值,有一定作品,无演技或唱功。

第三类,有颜值,有一定作品,有一定演技或唱功。

不用说,第一类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的命运。

运气好不出错的话,第二类和第三类可以走得稍远一点。

不管是哪一类,颜值是压倒一切的。

也就是网友们常说的,小鲜肉和小花旦。

天生的也好,后整的也罢,颜值是满足粉丝幻想的第一重保障。

因为看脸舔屏,是当下年轻人最喜欢干的事儿。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只要颜值过关,就可以上了。

至于演技和唱功,可以靠后期包装和给大众洗脑。

那除了颜值要高这一项,流量明星们还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流量明星,四大特征

1、假流量

既然流量为王,那就要让外界看起来流量够猛才行。

只靠真流量,当然远远不够猛。

怎么办?靠刷的。

微博是刷假流量的重灾区。

你去看那些流量明星的微博,转发量、评论量和点赞量,都是变态高的。

如果从数据来看,就好像全中国没人不爱他们。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什么?你说华晨宇的数据有点高?这不算高的。

鹿晗曾有一条微博,评论量过亿。

蔡徐坤曾有一条微博,转发量过亿。

人类的正常大脑已经看不懂这些数据了。

都假出花来了。

那这些假数据是给谁看的?

给不明真相的路人,给准备掏钱的广告主冤大头。

目的只有一个,靠数据撑住人气,并借此换回源源不断的商业回报。

假成这样了,没人质疑吗?

有,但是没用。

希望这种假维持下去的人,数量更多。

2、卖人设

流量明星,一般都会有自己特定的人设。

我随口说几个,看你能不能对号入座。

童心未泯,一脸呆萌,努力努力,超级努力。

音乐鬼才,可爱腼腆,火星人,演唱台风炸裂。

清纯漂亮,美少女,没整过容,素颜走江湖。

永远不胖的性感吃货。

猜到分别是谁了吗?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不管你喜欢哪种类型,总有一款人设适合你。

叛逆小子,体贴暖男,励志美女,智慧才女,可谓应有尽有。

为什么经纪公司一定要为明星打造人设呢?

答案是,投你所好。

每一个成功的人设,都能精准吸引到特定的人群。

颜值在外,人设在内。

人设能强化粉丝的喜欢,满足粉丝的深度幻想。

路人看起来无感的明星,在粉丝心里可不一样。

要么是自己的理想型伴侣,要么是自己想成为却没成为的样子。

不追怎么行?

为了能让粉丝持久地喜欢,明星需要特别谨慎地维持自己的人设。

千万不能崩。

既然流量是假的,人设也是打造的,那岂不是没人信啦?

别急,有人信。

而且有很多人信,这些人就是饭圈粉丝。

3、靠饭圈

粉丝是明星的饭,粉丝组成的圈子即为饭圈。

饭圈的威力有多惊人?

狂买专辑、门票、电影票和爱豆代言的产品,无偿打榜买热搜,自发制造数据、刷假数据,花钱代明星做公益等。

此外,饭圈还要帮爱豆进行舆情引导,也就是控评。

他们是如何控制网络评论的呢?

路人:这人唱歌不咋样啊。

饭圈:你没看他多帅吗?

路人:可他唱歌真的烂啊。

饭圈:你没看他多努力吗?

路人:但他真的唱得很烂。

饭圈:你凭什么这样黑人家?

路人:你脑子坏了?我说他唱歌不行。

饭圈:有本事你唱啊?

……

混饭圈的孩子们,大多是低龄学生。

花家长的钱,买偶像的单。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在饭圈粉丝的眼里,爱豆是襁褓中的婴儿,是热恋中的情人,是完美无瑕的仙子,是随时被黑的受害者。

谁要是敢说爱豆一个不字,立刻喊人展开围攻。

哪怕败掉路人缘也在所不惜。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看着饭圈的小粉丝们冲锋陷阵,经纪公司在一旁捂嘴偷笑。

多锋利的剑啊。

流量明星明白,饭圈是最强有力的后援,所以丝毫不敢得罪。

除了宠溺,别无他法。

还得靠人家给自己花钱呢。

随着年龄增长,三观逐渐完善,如果粉丝发现了以前的幼稚而退圈,那怎么办?

不怕!韭菜是一茬一茬的,永远都割不完。

有一个方法可以培养新的韭菜。

那就是不停地上综艺。

4、综艺多

你一定很纳闷,为什么热门综艺上总是这些脸?

都快看腻了,看吐了。他们霸屏不嫌累么?

别怪他们。

流量明星想持续不断吸纳新粉丝,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频繁上综艺节目。

他们拍的影视剧不一定走俏,但他们参与的综艺一定受捧。

因为综艺节目不需要演技。

对着镜头做做游戏,卖卖萌,唱唱跳跳就能收获一堆好评。

这比拍电影演电视剧容易多了,风险也小多了。

所以,疯狂在综艺上露脸,已经是流量明星的标配了。

当嘉宾,做导师,再不行就常驻MC。

总之就是要刷脸圈粉。

当你在很多档综艺中,总能看见同一张脸时,是流量明星,基本没跑了。

好了,请牢记流量明星的四大特征:假流量、卖人设、靠饭圈、综艺多。

现在可以总结了,到底什么是流量明星?

以流量数据为支撑,没有过硬的作品,有很多粉丝过度神化,被资本力捧的才不配位的工具人。

其实对流量明星的不满之声,历来有之。

尤其是一些老演员、导演和编剧,对这些人早就看不惯了。


陈道明、李幼斌、成龙、刘德华、王劲松、张志坚、何赛飞、张纪中、汪海林等人,曾怒斥小鲜肉演技差、不背词、不守时、替身多。


简言之,就是不敬业、不专业、心态不端正。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不过想想也对,如果他们敬业又专业,那作品不就硬起来了吗?

空中楼阁,最易倒塌

你可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却不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

流量假的,人设造的,作品虚的,粉丝还动不动给偶像挖坟刨坑,所以流量明星看似威风,实际上十分脆弱,特容易崩坏。

相关的例子早已屡见不鲜。

杨幂,昔日的流量女王,收视神针,如今作品平平,讨论度很低。

杨颖,在跑男上圈粉之后,接了不少角色,结果演啥啥崩。

鹿晗,早期流量明星的代表,片酬极高,作品评价极差。

那些人设与本尊不符,最后消失的明星,就不用举例了吧?

种种迹象显示,流量明星的迭代速度在明显加快。

过去是几年淘汰一波,现在几个月就够刀。

蔡徐坤2019年上半年爆火,然而不到一年就销声匿迹了。

肖战王一博是2019年下半年崛起的,结果因为粉丝护主过度引众怒,导致肖战处于全面哑火状态。

才半年。

热得快凉得更快,流量明星的神话,不过是幻梦一场


这一座座空中楼阁,倒得越来越快了。


乍一看是很吸引人的神话,实际上是难以为继的幻梦。

虚假的繁荣,必然要垮塌的。


流量明星现象,始于2011年左右,到2015年前后达到高潮,随后几年群星并起,2018年开始式微,2019年崩坏速度骤升。

说到底,没有作品,终是站不住。

速食品,谁也不敢多吃,没营养不说,还有害处。

人家刘德华和张学友,至今依然坚挺。

站在大众的角度,你是演员也好,歌手也罢,没有好作品便没有根基。

整天腆着一张脸卖人设?上坟烧报纸,糊弄鬼呢?

每每有流量明星熄灭,只会听见粉丝的哀嚎。

资本不会掉一滴眼泪,替补大踏步继续上场。

流量明星就像锅里的炖菜,粉丝只是锅底的一根根柴草。

而资本,是站在锅边一脸笑意等着吃菜的食客。

网络没有原罪,流量没有原罪,粉丝追星也没有原罪。

最大的原罪是幕后操纵这一切的资本黑手。

是甘愿被资本裹挟,做一个短时就过气的工具人,还是沉下心来修炼内功,以作品服人?

流量明星们,该思考何去何从了。

不然下一个黯然离场的,可能就是你。


是时候展现求生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