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博带你看世界”知识小课堂第四期——“屋脊上的小兽”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吸收了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代建筑的特色之一——屋脊上的小兽。

“同博带你看世界”知识小课堂第四期——“屋脊上的小兽”

我国古建筑的屋顶,多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的,统称为五脊。在正脊的两端,有一个威武严肃、外形像鱼的小兽,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鸱吻。鸱吻从何处来?这要从中华民族龙的文化说起。龙是我们炎黄子孙崇拜的图腾,它表现威武奋发、勇往直前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人们崇拜龙,希望龙能帮助避邪除灾,帮助战胜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吉祥,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因此,在古建筑中更不乏龙文化的缩影,尤其体现在中华传统建筑的雕塑装饰物上。鸱吻,是龙的九子之一。它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所以人们将它置于房脊两端,以避火灾,同时也为古建筑增添了许多美感。在大同市博物馆辽金展厅所展出的琉璃鸱吻通体高2.68米,整件文物体型庞大,釉色斑斓,造型精美,它是华严寺下寺薄伽教藏殿屋顶上的原件,为辽代之物,后在维修建筑时取下,收藏于大同市博物馆。这对琉璃鸱吻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即在薄伽教藏殿的正脊和檐角是殿顶两坡的交汇点,雨水从交汇点的缝隙容易渗入,琉璃鸱吻在此处可以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

“同博带你看世界”知识小课堂第四期——“屋脊上的小兽”

在垂脊上,也立有许多小兽。建筑的等级越高,小兽的数目就越多,数量多为一、三、五、七这样的奇数。级别最高的古建筑屋顶会排列十个小兽,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和行(háng)什,排在这些脊兽前面的是骑凤仙人。

“同博带你看世界”知识小课堂第四期——“屋脊上的小兽”

(手绘屋脊上的小兽示意图,参照《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

最后,大家已经认识了屋脊上的小兽,了解到鸱吻的 “超能力”,那么就随我一起动笔,将鸱吻的样子记在心里吧!


文字、图片、后期制作:李凌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