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扶贫故事 · 产业发展篇②】和林格尔县:基地+贫困户模式 “脱贫有保障”


【讲好扶贫故事 · 产业发展篇②】和林格尔县:基地+贫困户模式 “脱贫有保障”


春风拂过,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榆树沟村内蒙古正业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猪养殖场外显得冷清,但厂区内生猪拉运车辆却是来回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村里引进了扶贫项目内蒙古正业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我家的土地都流转了,我领了3年的土地流转金近1万元,公司投产,我家分红也3千多块钱,不用操心,也不用出力,脱贫有了保障”,榆树沟村贫困户云住女老人高兴地说。

大红城乡党委书记王支元边查看疫情防控工作边介绍说,“大红城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整合新红、马家夭、小缸房、三道营、骆驼沟5个整村推进项目村资金,入股正大榆树沟生猪养殖基地,建一个养猪场,每年按10%的利润分红,每个村级集体年收入10万元,榆树沟村年收入能达到170万元,这样不仅解决了5个整村推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能将剩余的资金帮助贫困户代缴合作医疗费用和生产生活费用。”

榆树沟村将全村土地集中流转承包给内蒙古正业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3.4亿元开发建设现代农牧业“绿色发展”综合示范项目,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建成后便租赁给正大集团,整个养猪场建设了8个育肥场,养猪规模6000头,结合欧洲先进的养殖技术,进行管理养殖,猪的粪便经过发酵后可以再度还田,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养猪场完全投产后将达到年出栏15万头生猪的产量。

【讲好扶贫故事 · 产业发展篇②】和林格尔县:基地+贫困户模式 “脱贫有保障”

目前,和林县主要以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资产分红、股份合作、畜禽代养等方式夯实基地(园区)+贫困户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建立的种养殖基地,带动有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和无劳动能力贫困户。依托正大食品、正缘等龙头企业通过流转贫困户及一般农户土地,建设生猪、奶山羊、中药材等种养殖基地,企业通过支付流转费用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依托塞外桃园、绿野等龙头企业种养殖基地通过吸纳贫困户长期就业或短期打工,与其建立起利益联结关系。依托村集体建设固定厂房,由龙头企业租赁使用,村集体获得分红收益,贫困户按比例分成。贫困户将扶贫或者产业资金投入到企业,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贫困户获得年收益8%左右的分红资金。依托村集体或贫困户将荒山荒坡、承包耕地、房屋等资产折股量化,租赁给塞外桃园、蒙虫、正业等龙头企业发展休闲观光、小型加工、蛋鸡等产业,企业根据入股比例返还村集体或贫困户收益。贫困户将生猪、肉牛、肉驴等牲畜寄养在正大食品、金草原、草原御驴等公司,由企业负责饲喂管理出售,贫困户获得代养收益。

(和林格尔县融媒体中心 胡文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