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猪肉在我国肉类食品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我国食品市场中猪肉及猪肉制品的需求量巨大,需求刺激生产,我国猪类养殖企业的数量便逐渐增多。而疫病是我国目前生猪养殖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旦发病会给养殖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做好猪病防疫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针对做好猪病防疫需要做到切断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这两个方面展开对生猪疾病防疫的分析讨论。我国生猪养殖规模较大,由于生猪的活动空间不大,因此养殖密度相较于牛羊养殖较高,一旦发生疫病,便存在大范围传播的风险,所以做好生猪疫病传染源的控制工作及传播途径的切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1猪病的传染机制

目前,生猪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包含由寄生虫、内科及传染等原因所引发的多种疾病。其中,最具危害性的当属传染类疾病,其具有极强传染性,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生猪感染发病,治疗疾病所需要的人力及开销都是极大的。而饲养环境对生猪体质也有较大的影响,如养殖环境脏乱、投喂饲料被污染或饮用水源卫生安全不达标等方面的因素,都可能造成生猪传染病爆发。因此必须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按照严格的疾病防疫制度对饲料、水源安全等方面因素进行测控,才能有效提升生猪的自身抵抗力。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1.1疫病传染源

主要指生猪体内可能存在的病原体,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在生猪体内繁殖,并随排泄物或其他方式到达原生宿主体外,继而会感染其他健康生猪。传染途径主要指传染源从原生宿主体内排出后,通过传播继而感染其他健康体的过程。疾病的传染途径有很多种,如飞沫、尘埃都是疾病空气传播的主要途径。病原体在传播过程中通过自身传播机制,会导致其他健康生猪感染发病,并不断扩大感染范围。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2生猪传染病流行的新特点

2.1感染性

一般情况下,生猪传染病患病状况主要为多种传染疾病的多重感染,传染病在单一传染病的基础上发展为综合型传染病,且具有较强的感染性,极易发生集体性感染,这是目前生猪传染病传播的一大新特点。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2.2隐形性

与传统生猪传染病一旦患病,感染生猪便可表现出明显的病发特征相比,目前一些新型的生猪传染病发病早期并不具备明显的患病特征。疫苗防疫作为生猪传染病防疫工作的主要防疫方式,大部分养殖企业都依赖于这种防疫方式。但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疫苗防疫方式对一些新型传染病的防疫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当生猪感染具有前期症状隐形特征的传染病时并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3猪病感染暴发的原因

3.1疾病传染源控制力度不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疾病的传染源可以得到很好的监测及控制,但是很多疾病传染源的感染范围不仅包括人类,还包括家畜,因为难以有效控制疾病传染源,所以极易导致某些疾病在家畜中的大规模传播。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3.2没有对病猪进行有效隔离

由于生猪养殖对空间需求不高,所以养殖空间有限,很多企业在发现病猪后没有足够的空间对病猪实施有效隔离,且对于病猪原饲养用具及养殖场地的消毒工作,也具有相当大的空间局限性。由于我国对猪肉及猪肉制品的需求量巨大,一些养殖企业为了谋取利益,在有限的养殖场地内进行超出养殖密度标准的高密度养殖,为生猪传染病传播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隔离病猪的难度。此外,一些养殖企业对病猪隔离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处理,针对病猪原养殖场地及使用过的器具的消毒工作和处理死亡病猪也只是草草了事,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开展养殖场疾病防疫工作。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4生猪疾病防疫的具体措施

4.1减少易感猪群个体数量

4.1.1加强生猪疫苗防疫力度:在开展猪病防疫工作时,养殖企业应事先根据养殖地区及养殖场内易发猪病类型进行统计归类,再根据每种疾病所需传播条件及特点等因素,确定每类疾病的易感猪群,制订科学、完善的防疫计划,然后根据计划定期注射疫苗,提高易感猪群的自身免疫能力。同时,养殖企业要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疫苗,杜绝不合格、不达标的疫苗流入,并根据计划定期注射防疫疫苗。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4.1.2严格控制环境卫生:养殖卫生条件脏乱差是造成生猪疫病感染、疫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因此养殖企业需要严格控制养殖卫生条件,做好圈舍的定期消毒工作,定期处理粪便、食物残渣等废弃物,确保拥有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4.2控制传染源

在猪群疫病的传染过程中,传染源可能是已经患病的生猪或是被隐性感染的生猪,在这些被感染或患病猪群的排泄物或其他分泌物中均带有大量的病原体,并通过相关途径传染给其他健康猪群。因此,当发现感染猪群时,养殖·企业应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控制,防治疾病进一步传染。控制传染源应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1:严格监控外来猪群的疫病情况,尽可能选择从无病疫地区进行配种,而实力条件较强的养殖企业可选择在养殖场内自行繁殖。2:在确认引进猪群无疫病感染后,应继续进行30d左右的隔离观察,再次确认以后方可与原生猪群进行混养。3:及时隔离感染个体或猪群,饲料及投喂器具等也应进行严格隔离。4:封锁病猪圈舍,及时处理被病猪病原体感染的粪便及饲料,防止疫病扩散。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4.3及时切断传播途径

生猪疫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病原体通过传播导致易感猪群患病,一般分为两种主要传播途径。1:健康生猪与病猪直接接触发生感染。2:健康生猪接触病猪排泄物、分泌物、被污染饲料等被病原体间接感染。因此,及时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是疫病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4.4加强养殖场管理

加强生猪养殖场管理,也是做好生猪防疫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养殖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定疫病监测及处理制度。1:在养殖场疫病初期,及时监测疫情状况,防止疫病范围扩大。2:严格对每日养殖场内来往人员及车辆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外来病原体进入。3:做好使用前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多种疫病发生多重感染。

浅析猪瘟感染爆发的传染机制,及防疫措施,来学习下吧!

5结语

防治猪群疫病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养殖企业除了要在前期做好疫苗注射工作,还应建立完善的疫病防疫、消毒、隔离措施,从传染源和传染途径两方面入手,开展多方面的防疫工作,确保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才能有效防止疫病在养殖场猪群内发生,减少养殖企业的经济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