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復課忙 ——記富川中學八(20)班線上教學

線上線下復課忙 群策群力鬥志強

——記富川中學八(20)班線上教學

病毒猖狂,疫情肆虐。本在春暖花開時,師生校園相見的美好願望無法實現了。特殊情況下,學校發出“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教”的通知,要求各班主任牽頭組織任課老師,開啟班級“在線教學”模式,讓師生“重回”課堂。

“白頭搔更稀,愁容臉上凝。”接到通知,八(20)班班主任陳加紅老師大傷腦筋,因為這個班有一“大”特點,幾個大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科任教師都是同學科中年紀最大的,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稍年輕的物理老師又帶三個班的課,任務艱鉅。要求他們學習網上直播技術,開展線上教學,做到在線與學生互動,在線清收作業,在線批閱作業,這些能實現嗎?

“防控就是責任,通知就是命令。”教學工作重於泰山,雷厲風行、不甘落後的班主任帶著忐忑的心情,立馬與幾個大學科的老師聯繫。一方面聽取他們的意見,另一方面瞭解他們的困難。沒想到幾位老師肯定地告訴她:不管線上教學有多難,他們都會積極參與,不讓八(20)班掉隊,不耽誤一個學生。他們的話讓班主任吃了一顆定心丸,頓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班主任自己也下定決心,與班裡的科任老師“齊頭並進雲中研,不畏困難上好課”。 制定教學計劃,確定各科上課節次、時間,排好課程表,組建學生上課QQ群,瞭解學生線上學習困難,協調家長對學生的支持與監督。

線上線下復課忙 ——記富川中學八(20)班線上教學


“嬰兒學走起步難,開山之作最費力。”準備工作就緒了,班主任馬上開始實習陪練。

“叮叮叮……”班主任陳老師的電話急促響起。

“陳老師,我是明天下午兩點的課,我們倆組個群,提前演示一下,可別到直播時出亂子,耽擱學生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這是八(20)班數學老師陳世明校長的聲音。他已年過五旬,既管著整個學校的教學工作,還分管八年級的所有事務。其實,他完全可以叫一位老師代上,但他對待工作一貫嚴謹、認真、親力親為的態度並沒有讓他那麼做。而是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提出嚴格的要求:看得見、聽得到、見行動、見效果,儘量讓線上的教學效果與班級授課一樣。

“畫面清晰嗎?”“很好!”

“我的聲音清楚吧?音量適中嗎?”“挺好的!”

“我要與學生互動,我要看清他們在幹什麼,能達到嗎?”“叫學生打開攝像頭和麥就行了。”

“我想像平時在教室上課一樣板書,怎麼操作?”“我也不會。”

就這樣,兩個人在網上不停地交流、探討。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陳校長虛心地向年輕老師請教,很快就能在QQ、釘釘、白板等軟件中熟練地進行教學直播、作業佈置、作業批閱等一系列線上教學活動,真的是老當益壯。


線上線下復課忙 ——記富川中學八(20)班線上教學


“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是八(20)班英語科任教師石紅芳的口頭禪,她是一個非常嚴於律己的人。教學上,她有著豐富的經驗,對學生嚴而有愛。剛開始實施線上教學,她家的一臺破舊電腦沒有辦法開機使用,於是,她就帶著老花鏡和學生一起看雲課堂,一旦發現課堂中有些知識不易理解,擔心學生不能掌握時,自己就用筆寫在紙上,為學生補充講解,然後用手機拍照發給學生,讓學生補充筆記。同時,催促女兒趕快幫忙修復電腦,並教她怎樣用手機給學生上網課。有時,她利用手機為學生改作業,直至眼睛發澀發痛,但她依然毫不鬆懈,一絲不苟,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就是這種不畏艱難,執著奮進的精神讓她很快參與到線上教學中來,帶著孩子讀單詞、練句型、誦課文,為學生答疑解惑。

“只要學生能學好,我不辛苦。”物理科任教師陳筱偉家住大德山旮旯,沒電腦、沒網線、沒信號,一個人還帶三個班的課,並且每個班採用的平臺還不一樣,有的是QQ,有的是釘釘。接到任務時,他不是推諉,而是接受挑戰,在堂姐也要用電腦進行網課教學的情況下,陳老師爭分奪秒,見縫插針,借用她的電腦查資料、制課件、做直播,從未落下一節課。同時,只要他發現學生上課不到位,作業完成不認真的情況,就及時與家長溝通,或通知班主任。因此,學生被他的行為所感動,自覺地認真學習。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正是八(20)班全體老師的群策群力,迎難而上,班主任堅持線上蹲班管理,陪伴教育,才使得學生線上教學出勤率達到100%,作業提交率達到97%以上;學生的筆記如群蟻排衙,優秀作業不勝枚舉,整個班呈現出一幅百花齊放的景象。

“春風過盡萬千竹,和風只應百物生。”病毒無情,教育有愛,他們將繼續帶領學生走進彩雲深處。煙花三月下了揚州,最美四月定是校園!


線上線下復課忙 ——記富川中學八(20)班線上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