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為什麼喜歡刷題?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長春物理


這個問題就跟練字、練英雄、練一切需要熟練度的能力一樣,做的題多了,自然而然的速度越來越快,思考角度越來越刁鑽,正確率越來越高,思維邏輯越來越清晰。

好吧,其實本質原因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正確的回答問題這件事關係到學生的未來。

考試中,涉及到的學科知識深度和廣度越來越大,而在應試教育階段,不需要有創造性思維,先把已有的學會就不錯了,所以不需要有推演、創造等真正科學家去研究的事情。

記得小學時候1+2+3……+100=? 這個題是誰的故事我忘記了,大家都在按照正常流程計算,主人公發現了規律1+100+2+99+3+98……50+51=101*50=5050,類似這樣的東西,其實統統不需要,思維開發?想多了。

考試的模式決定了各學科只需要按照固定的套路,可以有明確分值評判的套路,按照這個套路出題、做題、閱卷,總之大家都不還是出錯。

所以,大量的刷題,在已有範圍內,成為了最佳提分手段,同時也將大腦的開發和思維邏輯的拓展,在限定範圍內鍛鍊到最大化。

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我覺得是好事。

首先,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近幾百年的發展遠遠超過了過去幾千年的總和,而在大學前的應試教育階段,所涉及的知識體量已經足夠多了,思維的模式和發展也遠遠足夠。如果都在這個階段鍛鍊成全能了,那一輩子這麼長,走出校園的時間還怎麼發展。

其次,刷題是一個誰都能做的事情,憑什麼別人刷題提分了,並且分數很穩定的在提升,不刷題的就要羨慕嫉妒恨,從這個角度來看,高考確實還是公平的。


孫權當如孫仲謀


所謂的題海戰術,就是刷題無數,刷題的過程中,慢慢領會解題思路,探索每套題的套路,其實每套題的大綱都是一樣的,思路大致一致,就是要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沒上去,很難質變,有些並不是當時理解就會做題的,可能出的題目千千萬萬,但是解題的套路確實是差不多的,所以刷題還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