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外籍居民提供暖心服務:既要保“老外”安康,也要保“階級弟兄”安康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繫列快評170

文|巴扎黑

日前,南京一家媒體有關南京棲霞區仙林街道辦事處為處於隔離期間的外籍居民提供“暖心服務”的報道引發網絡熱議。

為外籍居民提供暖心服務:既要保“老外”安康,也要保“階級弟兄”安康

單看題目——為了684個‘老外’的安康,就有點仿照當年中學課本里那篇著名通訊《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的意思,最大的區別是這篇的對象是“老外”,而當年那篇是“階級弟兄”。

細讀這篇“暖心服務”的通訊,實際上是對仙林街道辦自疫情以來的涉外籍居民防控工作的回顧總結。文中提到,轄區內有不少南京經開區外資企業的高管和員工,築牢基層防控網,街道當然有責任做好這些外籍居民的防控工作。這是其工作應有之義。

可為什麼引起網絡爭議?直觀地看,恐怕是文章細節太豐富——

“有的‘老外’一次只買4片面包,確保每天吃新鮮的,我們就每天送上門。”

“‘老外’要喝桶裝純淨水,一次性購買了4大桶,我們就幫他一桶一桶從小區門口扛到樓上。”

“有一位外國友人買了大件物品,沒有電梯,我們硬是派了兩個人抬上4樓,送進家裡。”

“有個小年輕酷愛淘寶,我們有一天幫他送了20多趟快遞。”

“有個‘老外’的高中生兒子過生日,同學把生日禮物送到了家門口,孩子並未出門,覺得很委屈。第二天一大早,街道‘同心園’園長郝智慧立即帶著生日蛋糕上門,疏導‘老外’小夥子的委屈心理。”

……

雖然這些都是名副其實的“暖心服務”,卻讓很多網友感受到深切的差異化。有人聯想到前兩天的“湖北男子回貴陽復工,不能下車上廁所”等報道;還有南京本地網友留言:“我是南京人,土生土長,祖宗三代南京人,我沒有享受過這待遇,為什麼沒有社區給我送麵包送快遞?”……

病毒面對英國查爾斯王子都不講情面,所以無論是出於人人平等的樸素社會情理,還是確保疫情防控滴水不漏,都應該避免差異化。一方面,要拒絕一些人在落實防控舉措時耍特權、搞特殊化,比如該隔離的時候就一定要隔離,不能打著“人性化”的名義因為身份搞特殊處理;另一方面,在做防控服務保障時,避免厚此薄彼,不能只暖心一部分人,讓他人寒心。

為外籍居民提供暖心服務:既要保“老外”安康,也要保“階級弟兄”安康

老實說,本人也不同意那些將仙林街道的上述服務舉措歸為“超國民待遇”的觀點。既然小區內居民按要求落實防控舉措,隔離期間有困難、有問題,街道辦就應該及時解決。對街道辦來說,也不算“超綱”。關鍵是如前所言,要避免差異化,就像一位名叫“想冬眠的十萬”微博網友在留言中主張:“希望這份用心也用在對待同胞身上。”

仙林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回應稱,處於疫情隔離期間的中國居民會享受相應的服務。果然如此,倒希望那些把湖北復工人員攔在高速路口或是堵在車上的地方好好學習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