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一点——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勇敢一点——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2019年备受推崇的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连续80周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如果单纯看书的简介,你很容易就会把它归类为励志类书籍,你可能会认为这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风雨哈佛路。

很遗憾,这不是一本励志类书籍,也没有人兜售成功学。但在阅读此书以及一些周边信息的时候,已经不止一次看到人们在推荐此书时说到的一个“高级”词汇——原生家庭。我想说的是,在这本书中,原生家庭不背这个锅,甚至可以说,女主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光环,她得感谢她的原生家庭,其次,原生家庭这个被杜撰的词其实真的没有那些“心灵大师”说的那么可怕,这是后话,我们还是先来看下这本书到底说了什么。

这本书的女主名叫塔拉,这是她的真实姓名,这本书就是塔拉本人的自传,在我们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位受比尔盖茨推崇的剑桥历史学博士、学者。我们很难不因她熠熠生辉的学历背景去联想她所接受的教育,她所在的家庭,就跟我们刚看到书的简介不去以为它是一本励志书一样。

很遗憾,这位女主的人生故事不能用惨去形容,而是恐怖。她17岁才正式接受教育,在这之前她没有接受过大学以前的教育,就直接考上了剑桥的历史学博士,这听上去非常的传奇,但是她做到了。她是自己在家苦读了十多年么?她是请了多么了不起的家庭教师么?她是有什么特异功能么?都没有。

她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的一个山区里,她的父亲受摩门教教义的驱使,没有让她的任何一个兄弟姐妹接受正规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她的父亲认为现代教育就是为了给孩子洗脑,最终给他们灌输和摩门教教义不同的思想,所以她没有在医院出生,没有出生证明,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自己的证件,连她的生日家人们都记不清,她的母亲是一个没有任何从业资格的助产士,她还有一个精神失常的哥哥,童年的日子里她生活在父亲的废料厂,与乱糟糟的铁丝线和钢铁为伴。

父亲就是他们童年时期的精神导师,在家里无论父亲说什么,母亲总是附和着,不管是同意还是反对,没有人去表达不同的声音,久而久之,她童年的世界就建构在了父亲的认知之上,父亲说什么那便是什么。父亲担心世界末日的到来,疯狂地囤积汽油和蜂蜜,她也就跟着心惊胆战。

所幸,命运之神没有抛弃任何人,她还有另一个哥哥,泰勒,这个哥哥在她的父母精神还算正常的时候接受过一定的教育,所以他懂得父母说的不全是对的,甚至是有点极端的。塔拉第一次在哥哥的房间听到了乡村音乐,她被音乐的美妙吸引着,她想要去上音乐学院,后来也是在她母亲的帮助下,她得以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音乐,甚至登台表演,为了表演,她母亲还为她长途驱车去购置好看的演出服装,从这一点其实也可以看出来,其实她的原生家庭并不是最差的,她的父亲虽然从小给他们灌输政府是一场阴谋、医院也是一场阴谋,那是建立在他父亲的信仰之上,她父亲认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信仰两种宗教,那就是背叛,这难道不比毫无信仰要好么?

继续来说塔拉的故事,这个只在地下室接受过家庭教育的女孩开启了她的学霸模式,在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之后,她顺利考上了杨百翰大学,在校期间,她为了顺利拿下奖学金,再一次开挂,不仅拿下历史学博士学位,还获得奖学金赴哈佛访学。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很多,但可能与女主关联度比较高的镜头之一是在剑桥的一座建筑物高处,她获得了同行一位教授的注意,这为她后来获得哈佛访学奖学金名额奠定了基础,在那座建筑的高处,风很大,所有人都小心翼翼侧着身子走,只有塔拉迎着风,她没有任何做作,她只是习惯了,在教授问她为何迎着风时,她坦然曾经帮父亲一起搭建过房子,在房顶的状态让她习惯了站在风中,她说,站在风中,我就是风。

上大学后的塔拉并没有将故事剧情按照大团圆的结局推进,甚至上大学后的塔拉变得比以前更痛苦了,这可能才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我们因无知而快乐,我们因无知而确定,但当你知道的太多时,当你懂得的太多时,才是真正痛苦的开始。

她的见识、学识在她和她的家人之间构起了一道高高的墙,她曾经多次因为亲情、因为爱翻墙过去,向自己的父母妥协,她试着将禁锢在摩门教教义中的父母向自己的思想拉拢,她试着去用亲情“笼络”自己的姐姐,她一次次的失败了,她的家人憎恨现代教育、憎恨现代医学,不惜已与塔拉断掉亲情来威胁她“回归”家庭,做回父母的乖女儿,做回哥哥们的乖妹妹。

因为深爱着自己的家人,塔拉想过为了他们放弃自己在大山外所获得一切(她出生在爱达荷州的一个山区),她想过彻底的妥协,但那只是在情感上,情感上她需要亲情,但是思想上呢?思想上她再也回不去了,她再也不能惟父亲的思想为尊,再也不能容忍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践踏自己的思想了。

那个饱受童年苦难、惊恐的女孩不见了,她开始了全新的自我,作者在书中说道“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这本书原名即为:Education,中文在作者同意下翻译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句出自圣经的话。

教育是一个不断自我发现的过程,是人类文明的馈赠,教育所能给予你什么 在于你向它索取什么。

再回到我们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原生家庭不背锅?原生家庭就是父母的那个家庭,是你出生的家庭,我们这一生,成功了是个人努力,失败了就都是因为原生家庭不够好,但其实不然,如果只看结果的话,本书中的女主也算是成功人士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我看来,可能运气的成分要远大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没错,在个人努力之外,运气的成分很重要,女主脚踩教育的风火轮飞往了自己的山,这一路都有运气的加持。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误会原生家庭呢?因为我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被父亲养大的孩子了,但他依然是那个养育了我们的父亲,这种认知上的不同步让两代人之间满是鸿沟。

无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勇敢一点!


勇敢一点——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