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包涵体肝炎?详解!


(一)病原与流行病学


鸡包涵体肝炎是鸡的一种由禽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3~l0周龄肉用仔鸡,以5周龄时多见,蛋鸡及鸽亦有发生。鸡腺病毒有11个血清型。目前,认为鸡腺病毒8型、2型、型、3型、4型等血清型是鸡包涵体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什么是包涵体肝炎?详解!

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和通过存在于粪便、呼吸道、精液中的腺病毒进行水平传播。在室温条件下,鸡腺病毒的致病力可保持6个月,在干燥的25℃下可存活7天,对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碘制剂较敏感,对酸、乙醇、酚、硫柳汞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


什么是包涵体肝炎?详解!


(二)临床症状

雏鸡临床表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降低,嗜睡,羽毛逆立,缺少光泽,下痢,黄疸,排灰白色或粉灰色水样稀便。两腿无力,甚至伏卧不起。一般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病死亡,发病后3~5天死亡率可达高峰,持续3~5天,以后便停止死亡。蛋雏鸡感染时,往往伤亡率较低,并呈慢性经过:主要表现为采食量偏低,生长缓慢,面色苍白;如未能及时治疗,则成年后鸡冠、肉垂苍白不发育,开产推迟,不出现产蛋高峰。


什么是包涵体肝炎?详解!

(三)特征状剖检病变

鸡体消瘦,鸡冠小、苍白或黄染:血液稀薄、色淡;胸部及腿部肌肉黄染,并见出血斑。蛋鸡多表现为肝脏萎缩、颜色变淡呈黄色或黄褐色,表面有出血斑点:胸腺萎缩,法氏囊萎缩、体积变小、壁变薄、失去弹性。蛋鸡和肉鸡往往表现为肝脏肿大、苍白、质脆,有点状或斑状出血灶,个别病例可见肝脏边缘有黄白色梗死灶;肾、脾肿大,长骨骨髓呈黄白色,有的呈灰白色胶冻状。产蛋鸡卵巢发育不良,输卵管细小。切片或触片检查肝细胞可发现核内嗜碱性或嗜酸性核内包涵体。


什么是包涵体肝炎?详解!


(四)预防与控制

(1)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殊有效的药物防治该病,因此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提供鸡群全价而安全的饲料,使鸡群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抵抗力,是防止鸡包涵体肝炎传播的重要措施。此外,由于腺病毒可以垂直传播,要控制该病的流行,需要从祖代、父母代种鸡就做好腺病毒的净化工作。

(2)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和传染性贫血病毒可以增加腺病毒的致病性,因此,种鸡场做好各种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净化和免疫工作、商品代鸡场加强法氏囊的免疫是控制鸡包涵体肝炎流行的必要措施。

(3)由于多数鸡群感染本病后,并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外观症状,尤其是商品蛋鸡,往往直到开产后没有产蛋高峰才意识到曾感染此病,给养禽业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严格的饲养管理和认真观察鸡群,及早发现症状、及时诊断是降低损失的有效手段。在确诊病情后,可以使用具有抗病毒、促免疫、利肝胆、助消化的中药方剂连续治疗一段时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青年商品蛋鸡在治愈之后,于开产前后连续使用一段时间的维生素E和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如葡醛内酯、牛磺酸,对于生殖系统的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与维持具有很好的作用。

如果您遇到更多养殖难题,你可以点击头像,点击关注,私信回复,即可获得禽病老师一对一技术专业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