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懷疑中醫的四診八綱,這與方舟子的廢醫驗藥主張有區別嗎?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有區別。

廢醫驗藥是一種反科學理論,其實質是反對科學檢驗中醫學理論,達到不經過科學檢驗,就廢除中醫學理論,進而廢除藥物的目的。

.

中醫學理論歡迎鍾南山這種質疑,畢竟,任何一個理論最好的結果,不外乎成為其他理論的某種特例,對中醫學理論進行探究,對很多概念進行量化,這也是中醫學理論理論研究者所支持的。

無論是牛頓力學,還是相對論,或者是中醫學理論,亦或是西醫學理論,最終都必然是這樣的結果。

否定意味著理論的發展,沒有否定就不可能有發展。

中醫學理論固然有很多珍貴的智慧,但也有不少不準確,不完善的地方。

.

但是,方舟子的廢醫驗藥,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反科學理論。

這種理論的反科學之處,就是以科學的名義,行反科學之實際。

主張未經檢驗廢除中醫學理論。

只要想想就明白了,如果你認為中醫學理論有不正確的地方,你完全可以說”驗醫驗藥“。

為什麼藥要驗,醫要廢,搞雙重標準呢?

這就說明了,他們的真正目的,是通過反對對理論的檢驗,進而反對對藥物的科學檢驗。

換言之,只存在驗醫驗藥,或者說廢醫廢藥,藥物和理論本為一體,沒有理論你就不可能知道藥物是怎麼治療的。

可見,所謂的廢醫驗藥,實質就和廢醫廢藥沒有區別,是粉圈話術。


就是現代社會啊,都是講粉絲經濟,粉絲幫自己的偶像打Call,有些人不崇拜某個具體的偶像,就崇拜科學了。


喵喵喵的喵


我家父輩以上三代中醫,篤信中醫及中醫既成理論,在治療方面亦結合西醫用藥,但我父親始終堅持以中藥驅疾、調養、固本培元來給病患施治為主,效果不錯並得到了服務片區人們的讚譽!我不敢說西醫無為,也不會說中醫天下無敵,但中醫於我切身體會還是值得我們肯定與發揚光大的


古麻地主佬


不應該懷疑鍾老的方向吧?!也許這只是作為一個西醫出身的單一思路總是很難以用整體的多維的思路去理解中醫!當然他的這句"要用各種事實證明中醫的有效性?!"呵呵呵……我是非常不認同的!……我們老祖宗與現代中醫一直在用事實臨床案例證明了中醫治病防病有效性非常高,非常科學!鍾老在說這些話時顯然中氣不足!有些遲疑吧!


自家不度度何人


鍾老提出質疑是對的,誰都可以對中醫提出質疑。質疑是考驗中醫,對中醫發展有幫助,中醫醫道歷史悠久,文化精博。中醫知識難懂難撐握,其中絕大多些人對中醫不懂或不夠透徹瞭解而提出質疑是正常的,膚淺簡單的知識一看就懂還提出質疑?有這必要嗎?中醫也不怕質疑,同樣西醫也要經得起質疑,經得起考驗。這次疫病中醫與西醫同時接受考驗,結果如何?若大家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就應該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看待中醫與西醫,若是以戴著有色眼鏡看問題,把事實丟一邊,那是人有毛病,要治的是人心,要端正的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老大貓n


質疑前人的『驗方』就是否定對前人醫案彙總醫案驗方的去偽存真的彙總的經驗的總結!試問:人工種植的中草藥與天然生長的中草藥的成份與功效及藥效的效果能一樣嗎?而忽略了『自然的天然』就是忽略了『藥質的質變』退化的一個根本的『質變』關鍵的『症』結所在!在當今謂之的無症不克的『抗生素』的潮流中,我相信無論是張仲景還是李時珍以及還有那些佚名的經典『驗方』都將不容被當今所謂的高科技的『抗生素』這股濁流而淹沒了其真正的『天然』的抗生素光輝史績存在的質疑!



心態決定了世事的認知


他學的東西不一樣,中醫的把脈,連中醫醫生都說不出原理來,就能說出病人的症狀,喜好,情緒。是機器絕對診斷不出來的。有些東西看起來很玄,但是是真真的。把脈能把出女人有喜是千真萬確的。你能說中醫是假的嗎?真正的是靠傳承才能延續的學科,不是讀兩本書就能掌握的醫術。


蒼穹老樹1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抑制細菌或病毒的繁殖和複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達到治病的目的,都是通過人為的干預提高自身的抵抗能力而治癒疾病的。結果最重要。以西醫的思維視角去看中醫當然不理解看不懂。也不需要西醫去弄懂中醫,取長補短相結合,為中國人治療疾病就行了!


北極星130618873


我看終老也是飄了,可以回答這次疫情為何要讓中醫上陣?非典期間他的組織救了幾個人?有多少後遺症?中醫泰斗鄧鐵濤收治了多少人?創造了人類史上最大的奇蹟,零死亡,零感染,零轉院,零後遺症。終老這麼快忘乾淨了?


wx一輪明月


在中國,中醫和西醫可比做醫療事業發展的兩條腿。歷史證明了無論西醫還是中醫,都源於臨床的經驗積累和總結,也都維繫著不同時代的人的健康,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都有存在的必然和價值。在近代二者出現了交匯和碰撞,隨著時代的進步,醫學科學也在不斷髮展,中西醫都面臨著與時俱進的問題,取長補短,相互補充,相互印證,共同發展是中國醫學科學應走的正道,互相擠兌,相互否定,刻意打壓,結果只能是病患得不到最佳的治療,不利於中國醫學科學的健康發展。


一段硬木


鍾老先生,出於對您的尊敬和愛戴,提示您:中醫文化根深蒂固,源遠流長!請您千萬不要亂說了。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中西醫要互為補充,而不該相互排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