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頑強的精神奏出命運強音

3月10日8時10分,付凡平準時趕到陝果集團宜川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衛的辦公室,洽談今年的合作事宜。

10時30分,雙方簽訂協議後,付凡平又匆忙趕往自己的店鋪。一路上,兩部手機鈴聲此起彼伏。這兩天,付凡平的網店光紅棗就賣出6000單。

“每天要忙的事情太多了,時間根本不夠用。”20多年來,在輾轉探索10多個行業後,付凡平終於找到了讓她心儀的事業。

“我也能做電商嗎?”

2015年盛夏,時任宜川縣雲巖鎮農綜站站長的馬永斌,帶著一摞厚厚的資料來到雲巖鎮劉家桌村,向村民宣傳電商知識:“電商是時下最流行的購物方式,通過電商,咱們的農產品就可以直接賣到城裡。”

“那都是城裡人用的洋玩意兒,我們能懂啥,不幹不幹。”在場的村民們不以為然。此時,站在人群裡的付凡平一言不發,心裡卻湧起一股浪花:“我也能做電商嗎?”

第二天,馬永斌接到了付凡平的電話,說她想了解電商情況。當面容損毀、雙手殘疾的付凡平出現在面前時,馬永斌有些震驚,卻又從心底裡佩服她。“縣上最近剛好有電商培訓班,你可以先去報名學一學。”馬永斌決定幫助這位大姐。

等付凡平趕到城裡報名時,卻被告知名額已滿。“我就坐在邊上聽。”付凡平並沒有放棄。

“實在不行,可以讓老師上課時給我留一扇窗嗎?”付凡平三番五次跑去報名,她的執著最終打動了老師。“一旦有學員退出,我們第一時間通知你。”

幾天後,付凡平如願走進教室,成了班裡年齡最大、學歷最低、唯一不懂電腦的學生。

由於寫字不方便,付凡平便用手機把培訓內容錄下來,等到中午休息時,再聽著錄音,整理筆記。唯一可以夾住筆的右手,常常被磨破皮。

37天的課程結束後,付凡平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優秀學員獎。帶著滿滿的信心,付凡平回到村裡。

“電腦一竅不通,瞎弄啥?”

“這能幹成,也不知道能熱乎幾天。”

一向沉默的村黨支部書記胡永勝好心勸她:“你好好幹點實在的事。咱農村人不懂電商,可別瞎折騰。”

“別人說不行,我偏要試一試。”“議論紛紛”沒有讓倔強的付凡平打退堂鼓。

誰也沒有想到,4年後,胡永勝家的蘋果通過付凡平的網店,賣到了浙江,他也掙了不少錢。

“遇上這麼好的幹部,不把事幹好都不行”

從零起步的付凡平,每天手裡抱著《如何開微店》《淘寶從零開始》兩本書,如飢似渴,愛不釋手。

付凡平註冊淘寶店後,讓她意想不到的困難接踵而來。拍照、傳圖、寫說明,各個環節都要親手去做。一手夾住手機,一手觸摸按鍵,用這種看似簡單的動作,付凡平往往要花一個小時,才能上傳好照片。

為支持她創業,縣上送來一臺平板電腦。網店需要裝修,農產品需要包裝,馬永斌等幹部上門為付凡平做設計、寫廣告詞。

就這樣,付凡平開啟了她的電商生涯。

頭一個月過去了,店鋪無人問津。馬永斌就找親戚朋友幫付凡平賣蘋果,讓她掙了3萬元。付凡平的丈夫左喜紅因腿傷不能下地幹活,馬永斌便帶著妻子和女兒到果園,幫她打理。付凡平暗下決心:“遇上這麼好的幹部,不把事幹好都不行。”

2015年10月,鎮政府提供一間免費門面讓付凡平銷售土特產,這也讓更多人知道了她的網店。半年下來,她的網店銷售額達到50萬元,付凡平掙到了做電商的第一桶金。

在被定為貧困戶的當年,付凡平脫貧了,在全鎮第一個主動要求摘帽退出。

電子商務飛速發展,不學習就會被淘汰。從公派培訓到自費報班,多年來,付凡平不斷為自己“充電”,僅培訓費就花了40多萬元。

通過電商購物的人越來越多,付凡平的生意也越做越紅火。2016年,她的“旅遊+電商”形象推廣店在壺口瀑布景區落戶。2018年,她入駐多個電商平臺。精品意識、現代化的營銷手段讓銷售額節節攀升,50萬元,209萬元,360萬元……2019年達到3500萬元。

“要幫助貧困群眾抱團發展,共同致富”

3月3日,付凡平在西安的公司復工。4時許,她和助理從宜川縣驅車趕往西安。

這一天,也是付凡平的生日。和同事們溝通完工作已過中午,她和助理簡單吃了點泡麵充飢。她笑著說:“這就是我的長壽麵。”

富起來的付凡平,生活依舊節儉。但她在幫助困難群眾的時候,卻格外大方。

網店生意有起色後,付凡平又註冊了蒙恩農產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如今,蒙恩公司已形成一條從種植到銷售有機農產品的產業鏈,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走上了致富路。2015年以來,公司連續舉辦5期電商培訓班,為470餘名貧困群眾免費提供吃住,花費50餘萬元。

為擴大經營,付凡平不斷尋求新的合作伙伴。電商創業者南飛與付凡平的經營理念、做事風格很相像,2019年,他們聯手創辦了助殘扶貧平臺“山貨嚴選”。

在萬畝山林間,查看蘆花雞,搜尋土雞蛋,是湖南殘疾人雷立榜每天要做的事。最讓他操心的是:高質量的土雞蛋如何賣上好價錢。

2019年年底,眼看春節就要來臨,雷立榜找到“山貨嚴選”,希望這些土雞蛋能搭上互聯網的翅膀“飛”到全國各地。和雷立榜一樣,許多殘疾人都非常看好這個平臺。

付凡平憧憬著,“要幫助貧困群眾抱團發展,共同致富。”

從尋死到重生,從農村婦女到電商達人,從艱難生計到助殘幫困……這位出生在黃土高原,成長在黃河岸邊的陝北“婆姨”,一次次突破自我,在跨越人生的旅程中,用無私大愛感恩社會、回報鄉親,用自強不息的精神譜寫出自己的命運交響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