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堅守在崗位的一線工作者嗎?這個春節,作為家人、朋友,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電影緊急救援


我在北京的一家工廠打工,租住在一個兩居室的房子裡,室友是一個來自河南老家的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性格很活潑的那種,在北京的一家醫院裡做進修生。

平常我們都是早上去上班,晚上回來,過著一種很穩定的生活,經常可以見到他,快年底了,我工作的那個廠子因為出貨量大,所以需要加班,我就好幾天沒回去,等到26日放假了,我才回到了住處,可是到了晚上十點多,也沒有見到室友回來,我就給他打了個電話,問問情況,還問他春節回不回老家,他給我說,由於疫情,單位也在連續加班,也是好幾天都在醫院,沒有回來過。我說你不害怕嗎?他說,單位是自願原則,好幾個醫生都去支援武漢了,自己也報了名,沒有批准,在疫情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不準備回家了,我是一個醫生,要對得起醫生這個職業,相信父母也會理解的。

掛了電話,我躺在床上,很久很久心情不能平靜,是啊,一個人的價值,只有用在了需要的時候,才會變得更有意義。室友雖然年齡不大,可他的行動和決心讓我肅然起敬,真心的祝願他平安,健康,給更多的人帶去希望和溫暖。

時代從來都不缺乏英雄,英雄是什麼?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怕困難,不畏犧牲,敢於做出貢獻的人。


第三代


我是一名鐵路工作人員,在疫情期間,由於妻子生育而沒能奮鬥在崗位上,但我的眾多同事都在,持續將近兩個月沒有回家了。雖說我們的工作環境相比一線醫護人員安全輕鬆許多,但是誰又不想回家看看老人陪陪孩子呢?從事在崗位上的人大家都不容易,且我們的工作也遠遠沒有大家想的輕鬆。自疫情發生以來,各項交通受阻,航空公路僅運輸救急物資的可以通行,但鐵路從未停止。依然有著零星客車在飛馳,眾多貨車在奔跑,在這些人裡,火車司機、裝卸貨的工人、指揮鐵路運輸的人員等等,大家都堅守崗位,保障運輸。

像我一樣,我是一名車站值班員,我們的工作通俗的講,就是監視鐵路運行的信號以及工作中使用的各種設備,有時還要給火車排信號,當發現問題了就要及時聯繫各方人員立即處理,組織鐵路交通運輸安全並正常通行。因此,我們要全天24小時盯守,因為一個人的精力不足,一般都是兩個人輪守,過幾天再安排一次休息。但是春節之際,很多人回了老家,這就導致換班人員無法返回,就導致車站僅剩的人一直堅守。每天熬著夜,堅持了這麼久,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但是鐵路上堅守崗位的工作者也只是冰山一角,其他行業也有著更多的為戰勝疫情而努力奮鬥的人。大家無所謂一線二線,都默默想著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所以,我想對在工作崗位上的人說一句,幸虧有你們!


伊澤睿兒


作為一名物業人員,我初三就開始上班了,正是疫情緊張之際。說實話,剛開始心裡還是挺害怕的,病毒異常活躍,幾乎人人自危,稍微有個頭疼,感冒,咳嗽,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被病毒入侵啦[捂臉]幸虧年前囤了好多口罩,那會公司都沒有口罩給發放,物資極其緊張,口罩、酒精、電子體溫計都已經脫銷了,藥店根本都買不到。辦公室自己一個人值班也要包的嚴嚴實實的,就怕遭遇病毒(那個時候好像過度敏感[我想靜靜])。後面一直在各個小區監督登記測體溫,慢慢的才沒那麼緊張了,幸好小區都平安無事,謝天謝地。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疫情期間沒得吃,只能中午回家吃飯,跑了幾天後,我們小區家委會主任都不讓回家吃飯了,說有風險[淚奔]欲哭無淚呀[笑哭]雖說有點委屈,但是也表示理解[祈禱])


S西柚君


我是生活領域創作者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我家有三個外甥都是軍人,服役最長的11年,服役最短的也有6年。每逢春節時都堅守在戍邊衛國和反恐維穩的一線。

今年春節是一個“特別”的春節!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神州大地之時。除夕夜接到外甥們拜年電話時內心尤為激動,因為他們職責所在不能回家團圓,又加上疫情嚴重擔心他們!我想對他們及那些始終堅守在一線的工作者們說:“你們忠於履行使命與擔當,熱於奉獻,用最實際的行動恪守你們的職業操守,詮釋你們的職業精神!同時,更希望你們能保重自己身體,保護好自己方能更好的保護他人”!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我要上頭條##戰疫必勝##武漢加油##電影緊急救援#


嚯嚯飛揚的圍脖


每個人都有過美麗的青春,有的人青春美麗在雪山哨所,有的人青春美麗在菁菁校園,而她,一個平凡卻又不凡的醫務工作者,將青春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那些被疾病纏身的患者們。

鄒醫生是我的最好的朋友,相識10餘載,雖然她頭頂的學術光環越來越奪目,但不變的依然是那勤懇低調的做事風格。我曾對鄒醫生說,用一句話來描述我們的友情:“絕不是在光明裡追隨的影子,而是各自忙碌,互相牽掛。”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全民戰疫。我們醫院是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而鄒醫生更是此次肺炎最高危的專業之一——耳鼻喉專業。因為新冠肺炎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而耳鼻喉科醫生接診檢查時幾乎等於直接暴露在病毒面前,所以耳鼻喉科醫生感染病毒的風險明顯高於其他科室。大年三十晚上,我們互通了電話,她告訴我他們科室人手還夠,她目前只在病房,相對安全,互相鼓勵幾句後便掛了電話。

大年初五,鄒醫生髮微信告訴我,醫院要從他們科抽調醫生去湖北前線,她要報名。我對她說:“你還沒結婚,又是獨生女,你父母同意嗎?”鄒醫生對我說:“你知道我為什麼學醫嗎,2003年非典時我正在上初中,我在電視上看到醫生護士們治病救人,我內心非常感動,我當時就懷揣著這樣的夢想,我要學醫,如果再發生類似的疫情,我也要上前線與病毒戰鬥,所以高考志願我全部填的醫學院校,如今這樣的機會來了,所以我要去前線戰鬥。我沒有結婚剛好無牽無掛,再說我是黨員,我更應該身先士卒!至於父母,我沒告訴他們,我怕他們擔心我,所以暫時先瞞著吧。”聽到這一番話我內心很是感動。戰鬥是光榮的,但是戰鬥意味著犧牲,總得有人犧牲自己的利益去保家衛國。

到了第二天,鄒醫生略顯“失望”的告訴我,醫院讓比她資歷更老的師兄去了湖北,她只是被抽調至急診值班。我告訴她急診的病人形形色色,流動量大,更要做好防護。但是作為醫生,其實我比誰都清楚,因為疫情突然加重,各個醫院都缺防護設備,去急診值班沒有防護服,沒有護目鏡,只能戴著普通口罩接診看病。鄒醫生去了急診後似乎也發現了不僅僅是物資短缺,而是基本沒有物資,甚至連N95口罩也是自己準備,她問我:“你說湖北的同行們也是這樣在戰鬥嗎?”我對她說:“今天父親給我打電話說他自願加入到小區的遣返小隊,所以每天要戴口罩出去執勤,他說現在到處缺口罩,他為了節省物資同一個口罩已經戴了三天了,他的兒子就是外科醫生,女兒是醫院護士長,按理說他最不應該沒有口罩。但是疫情當前,所有人都在為了抗疫而努力,作為醫務工作者雖然有困難但是也要堅持住,等著企業開工後防護物資緊缺的現象一定會得到解決。”鄒醫生給我回復了四個字:“中國加油!”就這樣,鄒醫生每天戴著自備的口罩奮戰在一線,後來她在XX校友群裡看到有人在國外代購醫用N95口罩,她立刻定了兩箱,並把其中一箱直接發給了武漢協和醫院,捐贈給了在武漢協和醫院工作的同學。

後來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以及社會的捐贈,醫院的防護設備短缺的局面較之前有了好轉,鄒醫生再去急診值班時終於有了防護服、護目鏡,但是伴隨而來的“幸福煩惱”便是完全不透氣,走一圈下來就已大汗淋漓,穿著它連續戰鬥12小時,就像泡在水裡工作一樣。久而久之,原本光滑的面頰上也出現了痤瘡。並且為了節省防護服,鄒醫生每天吃完午餐後就不再進食,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給大家看病,又能防止上廁所浪費防護服。

經過近一月的努力,抗疫一線的形勢較之前有了好轉,全國新增確診病例也越來越少。企業陸續復工,街上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我問鄒醫生,經過這次疫情你最想說的是什麼?她說:以前在醫院工作,忙的時候自己會抱怨為什麼這麼多手術要做,這麼多病例要寫,經過這次疫情,我只想說讓一切回到從前吧,我再也不會抱怨多忙多累了,只想恢復到以前平凡而忙碌的生活中去。

謝謝鄒醫生把一份平凡的工作做成了不平凡的事業,因為她正是一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人。



胸心外科醫生Lion


大家好,頭條的朋友們好!

首先,讓我向身邊有戰鬥在疫情第一線的家人和朋友致以親切的問候。在此,我向戰鬥在疫情第一線的英雄們致敬!敬禮!

其實,對於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每個普通公民也是在和疫情做鬥爭。

我的一位朋友,名叫浩天,北漂東北人小夥。我們相識在2019年12月8日,中央電視臺《故事裡的中國》十八洞村劇組。我們相識,互加了微信。新冠病毒暴發後,微信得知他在一小區當上了保安。在雪地裡執勤。還在微信發佈著鼓勵大家的口號:“有些人不顧生命,卻保護我們的生命!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別怕,病毒戰勝不了希望!”

在此,我衷心希望我的朋友,首先要做好防疫工作,工作中認真負責。注意室外工作的特點,做好保暖防寒。保重!

工作中,要態度和氣,有話慢講。得理也要饒人。

得知,小區的居民,三十,初一給你送來了熱餃子。有的給你送了棉衣。這是小區居民對你的工作肯定和鼓勵。你應該更努力工作才對。

希望你在這次疫情工作中,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小區居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貢獻一份力量!正向你所說:位卑未敢忘國憂!

再次向在這次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所有默默無聞的無名英雄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防疫於未然


家裡有親戚是醫生,昨晚胃疼, 去醫院看急診,到了醫院發現醫生護士全都全副武裝,來往很多都是感冒發燒病人,真真體會到病毒的來勢洶洶,打完針醫生說不疼千萬不要再來醫院。回到家門口,門崗量了體溫放行,回到家消毒、換衣服、洗澡

然後接了電話,親戚稱大年三十不能回來聚餐了,要在醫院堅守崗位。聽到這些,真是感覺到當醫生的不容易,我們的白衣天使多麼偉大,在新型冠狀病肺炎傳染的情況下,不畏懼,忘我的工作著,這時候,怎麼沒有人說醫生醫德不好,拿紅包等言論,在生死關頭,還是白衣天為我們精心治療

臨危不懼,面對病魔唯剩了剛毅。救死扶傷總演繹著傳奇。關鍵時刻,我們的醫護衝鋒在前,名利在後,這才是高尚品質,在危難中顯現

其實,很多人對於醫生都有著誤解,認為他們拿著高工資,有著很高的社會地位,是非常好的工作。

殊不知,真正等到危機來臨的時候,大家才知道,一名醫生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過年期間都回不了家是有多麼的辛苦,很金錢相比,他們更是把自己的生命置於危險當中,只不過看到這些醫院的事蹟真是感概萬千,這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在困難的同時,大家都擰成一股繩,一定要戰勝困難


金牌娛樂


一個朋友是一名護士,她也去了一線,希望所有她能平安快樂的回家。也希望所有的醫護人員以及其他工作在一線的人都能平安歸來。

沒有什麼歲月靜好,我們的平安健康,都是一線人員的辛苦付出換來的。國難當頭,他們義無反顧的去到一線救治哪些生病的人,真的是應該謝謝他們。

最後希望一線的你們早日凱旋而歸,回家陪伴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感謝你們,望早日平安回來!


情感管理師小梅梅


救援,是用我的生命救你的生命。也許是用我的死換你的生。


絕對沒錯。在生的希望裡卻綻放著死的花朵,在生的漩渦中旋轉的卻是死的舞步!

面對死亡,誰都驚懼。面對危險,誰都變色。生的鮮活生動,死的灰寂暗滅,在靈魂的家園搖曳不定。

面對死亡,你,你們挺身而出。面對危險,你們迎難而上。你的身姿絢麗如虹,射穿死之陰霾,你的靈魂燦爛如光,扼住死的咽喉。

大難來臨,在大海上,在病房裡,在火場上,在搖擺陷落的大地上,你們偉岸的身姿傲然崛起。在死的叫囂中 ,與瘟神拼,與烈焰鬥,與死神拼,與黑暗鬥。

你是勇士,是希望,世界不會因你而陷落。你是一束光,劃破黎明,射穿黑夜。

救援!把生給了別人,死亡給了自己。你衝入死亡,衝入大海,衝入病房,衝入焰火,衝入震場。


一切奇蹟般扭轉,乾枯的花因你灑了甘霖而復活,垂死的人因你施了援手而復生,一切的光,生,希望,美好都與你有關。

你是天使。你左手握著活的希望,毫不吝嗇的給予人們,你右手握著死的危險,亳不猶豫的留給自己。

花朵因你綻放,生命因你絢爛!

在生命的大地上,你,你們是挺撥的脊樑,不屈的山巒,是堅毅的面孔,是堅強的靈魂。

在疫情來臨時,每天都被你們感動。


這些忙碌在病房的白衣天使們。這些生命救援者。心疼你們,深勒入面的口罩帶,能不能輕點,再輕點,這些娃兒才只是三月初開的花,怎禁得起你如此殘虐。

他,她們只是些青年,卻捨身忘死,如戰士般,衝進病毒的包圍圈,又如烈士般,倒在了病菌的槍口下。

他,她們只是幾歲孩童的爹孃,卻舍小家為大家,放棄了舐犢情深,天倫之樂。投身於別人的孩童,別人的爹孃。

他,她們不是不愛,不是沒有愛。他,她們是一群真正懂愛,真正會愛,真正愛著愛的人。

在死與生之間 ,在愛與不愛之間,他們選擇的是大愛。把生給予別人,把死留給自己。

這就是當今社會,當今疫情下,醫護人員,以及千千萬萬的消防隊員,海上救援的軍人們的真實寫照,他,她們時刻以死換生,用自己的雙手托起別人的重生,用自己的脊背撐起別人的希望。

你們的雙腳就是生命的大地,你們的雙手就是生命的希翼!

請記住這幾個光輝燦爛的名字:鍾南山,李蘭娟,李文亮……以及千千萬萬在這場戰疫中犧牲的白衣戰士!

是他,她們的大愛才讓人間絢爛如春,四季常青!


火煮水壺84501


這次新冠肺炎病毒來得如此迅猛和嚴重,可以說是近代史上極其罕見的。而且傳播速度和方式也讓人聞之膽顫。幸好在鍾南山、李蘭娟等一些專業人士倡導下,提出武漢封城的措施,抑制病毒的傳染。隨之也演變到全國各地大小城鎮各小區包括農村,都釆取了封村封路,防止人員的流動,把病毒的傳染控制到最小程度。

在這非常時期,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到疫情最前線的專家醫生和護士,她們的英勇精神,令人敬佩!還有各行各業在疫情時期而加班加點的警察、軍人,各村鎮那些發揮黨員模範作用,不記報酬,義務為村民守崗護村。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讚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