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在三明】永安市信訪局:“微評聯動+線下推動”,化解信訪積案有新招

  3月12日,洪田鎮吳某因農田損毀賠償的信訪問題與該村某電站負責人握手言合,並當場領取了補助款,結束了近一年的“上訪之路”。這是永安市信訪局探索推行農村信訪評理方法,創新指尖上的“微治理”,採取線上交流互動、線下溝通推動方式,有效化解農村信訪問題的一個縮影。

【滿意在三明】永安市信訪局:“微評聯動+線下推動”,化解信訪積案有新招

吳某領取補助

【滿意在三明】永安市信訪局:“微評聯動+線下推動”,化解信訪積案有新招

線下雙方簽訂協議書

  永安市信訪局認真落實省、三明市信訪局關於開展信訪評理工作的要求,在全力組織抓好市鄉村三級信訪評理室等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結合農村實際情況,探索創新信訪評理方式,通過建立信訪問題“微評調解群”,組織當事人雙方、村居幹部、信訪幹部和信訪評理員代表入群,利用“微評調解群”開展“線上信訪評理”,既避免了疫情防控人員聚焦影響安全,又能實現異地調解方便群眾。

信訪“大數據”,揪出問題癥結

  今年3月份,市信訪局利用信訪“大數據”開展信訪積案排查過程中,發現吳某多次重複反映的信訪問題屬於合理訴求,所在鎮也組織開展過現場評理,但仍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吳某反映,其有1畝水田,因汛期河水倒灌將砂石垃圾衝到水田裡,致使良田變砂石地,其中約半畝被河水衝成灘塗,前些年村裡組織對該田地實施土地平整過後又被河水沖毀。吳某堅持認為是農田附近修建的水電站造成水流受阻,導致其良田受損,要求電站賠償經濟損失。
  2019年11月,洪田鎮認真組織開展了現場信訪評理調解,由於雙方各持己見,在賠償金額上分歧較大,各不讓步,評理調解失敗,當地司法部門引導信訪人走司法程序,但又面臨著訴訟舉證難問題,無法提供電站建設致使農田受損的有力證據,問題化解陷入僵局。

【滿意在三明】永安市信訪局:“微評聯動+線下推動”,化解信訪積案有新招

▲2019年11月洪田鎮組織開展評理調解

信訪“微評理”,調解群眾糾紛

  在瞭解相關情況後,市信訪局於今年3月初下村入戶與信訪人面對面交流,協調有關部門現場核實情況,並多次與電站負責人進行溝通。

  在掌握全面信息,並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市信訪局安排當地信訪幹部集合各方力量,組建該信訪事項“微評調解群”,根據雙方意願開展線上互動交流、論事評理。評理過程由市信訪局負責監督,同時根據群評群論情況,通過線下電話聯繫分別溝通促動,最終雙方當事人同意採取折中的方案,各讓一步,由電站給予吳某一次性困難補助款,由村裡負責幫助吳某申報災毀農田復墾項目,成功化解該起信訪積案。

  據瞭解,目前全市15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信訪評理室”,249個村(居)建立“信訪評理室”,佔村(居)95 %,擁有縣鄉村三級評理員3002人,已建立“微評調解群”11個,今年以來共開展信訪評理89件次,化解矛盾糾紛51件,其中信訪積案5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