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盟基礎解剖課 第二課:李班長說“斜方肌”

2020 年 2 月 16 日晚 19:00 ,古今醫盟針刀醫學臨床研討社 “針刀微課堂”第二期課程,第二課專題為:斜方肌。內容如下:


古今醫盟基礎解剖課 第二課:李班長說“斜方肌”

後肩背“黑老大”——斜方肌


斜方肌的解剖

  • 自上而下,肌纖維以腱膜起自上項線內1/3部、枕外隆凸、項韌帶全長、C7棘突、全部胸椎棘突及其棘上韌帶。
  • 上部肌纖維斜止於於鎖骨外1/3部的後緣。中部肌纖維止於肩峰內側緣和肩胛岡上緣。下部纖維從肩胛骨三角平臺至胸12棘突。

斜方肌血供和神經支配


古今醫盟基礎解剖課 第二課:李班長說“斜方肌”

神經支配:受副神經外側支支配,c3-4神經前支支配;

血液供應:受項橫動脈供血。


古今醫盟基礎解剖課 第二課:李班長說“斜方肌”


斜方肌的精細解剖

  • 其上枕大、第三枕神經,頸四至頸八神經後皮支及動靜脈分支,胸一至胸八神經背側支皮支等神經貫穿其間;
  • 枕大神經發自第2頸神經後支,繞寰樞關節後向上行,在枕外隆突旁、上項線處,穿過半棘肌及斜方肌及其筋膜至頸枕處皮膚(頭枕頂放射痛),分支較多、較大並且交織網狀。
古今醫盟基礎解剖課 第二課:李班長說“斜方肌”

  • 其下覆蓋頭、頸半棘肌,頭、頸夾肌,斜角肌,岡上肌,岡下肌,三角肌,胸長肌,菱形肌,髂胸肌等肌肉。
  • 斜方肌是肩背淺層肌,也是頸肩運動的起重肌,易受累勞損。


斜方肌的功能

古今醫盟基礎解剖課 第二課:李班長說“斜方肌”

1. 上中束纖維做功上提肩胛,或頸側屈,

2. 所有的肌纖維做功內收肩胛,

3. 下束纖維做功下移肩胛,

4. 雙側斜方肌收縮輔助頸椎和胸椎伸展。


斜方肌的協同肌和拮抗肌

  • 頭頸伸展時,雙側斜方肌互為協同肌;
  • 上斜方肌在轉頭方面是同側胸鎖乳突肌的協同肌;
  • 上臂外展過程中,上斜方肌與岡上肌和三角肌是協同肌;
  • 肩胛骨轉動時,肩胛提肌的協同肌;
  • 肩部轉動時,下斜方肌與前鋸肌下部是協同肌,同時是上斜方肌的拮抗肌。
  • 內收肩胛時,胸大肌、胸小肌是拮抗,斜方肌下覆蓋的肩背肌肉多為協同肌。

常見損傷原因

  • 受涼受寒;
  • 從事手工操作或長期抬臂的動作;
  • 肩背重物及穿過重的衣服;
  • 腰部肌群的損傷,包括腰方肌及背闊肌;
  • 姿勢問題:胸大肌、胸小肌,胸鎖乳突肌的損傷;
  • 姿勢問題:長期彎腰;
  • 持重物的急性轉身;
  • 體質差,營養不良;
  • 斜方肌受副神經及C3-4神經前支支配;副神經由顱根和脊髓根組成,通常脊髓支損傷症狀較多,一側副神經脊髓根損傷時,同側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癱瘓,並有萎縮,患側肩下垂,不能聳肩,累及臂叢神經牽拉,使患肢不能上舉和外展。


相關臨床症狀

1. 後枕部及同側顳部疼痛(枕大神經,它與枕小神經及耳大神經有交通支)

2. 緊張性頭痛(枕大神經與頸上交感神經之間交通支引起血管搏動性疼痛)

3. 頭暈(刺激頭後大小直肌,頸椎移位,刺激交感神經,影響椎動脈供血)

4. 肩背部痠痛、發沉,肩胛骨內側的燒灼樣疼痛或痠痛

5. 眼眶、下頜角咀嚼肌的疼痛(三叉神經與枕大神經交通支區域的疼痛)


注意事項(規避風險)

  • 長期坐位時,注意調整自己的坐姿,座椅;
  • 枕頭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
  • 老年人的柺杖足夠長;
  • 女性文胸不宜過緊;
  • 揹包最好是雙肩包。




古今醫盟基礎解剖課 第二課:李班長說“斜方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