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明丨绿色上网还需厚植法治“防护罩”

尽管政府职能部门持续不断地加大对网络空间的治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各类网络乱象依然存在。保护网络安全,倡导绿色上网,仍然是一项须臾不可松懈的重任。自治区“净网2020”专项行动第一批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中,就包含非法获取、出售、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以及未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等违法行为。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蓬勃发展。无形的数字线络是把双刃剑,在推动科技生产力进步、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严重破坏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影响和扭曲着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意识,譬如,利用网络行骗、欺诈;制造和散布不利社会稳定的反动言论;播发涉及凶杀、色情等肮脏内容侵害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网名等。

打击网络犯罪,净化网络空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构建网络文明,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来不得丝毫松懈。

防疫,需要戴好口罩;治网,同样也要厚植法治“防护罩 ”。

一则,高举法治利剑。执法部门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通过法治手段实现对网络社会的有效治理,将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治网之道,法治为本。要夯实依法管网根基,压实依法办网责任,强化网络执法力度。职能部门要强化网络公共平台信息监管。要充分发挥包括网警在内的有效力量,对各种网络犯罪、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决不姑息。

二则,把好技术关口。各级网络系统运营使用单位、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一定要始终把政治站位、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置于企业发展战的前置条件,提高判断鉴别能力,切实运用技术手段,严把关口,厚植过滤网,及时过滤虚假、攻击、谩骂、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为网民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提高网络信息传播质量。坚决屏蔽、截取、删除、甚至关闭散发各种违法违纪的端口;及时过滤虚假、攻击、谩骂、色情、暴力等不健康信息,为网民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提高网络信息传播质量。使得这些糟粕和精神垃圾,在网络上无处遁形。

三则,不断提升全民网络素养。网络素养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网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必修课。网民的网络素养和行为对网络社会的运行秩序、网络社会问题的产生和网络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影响。让每位好公民成为好网民,对于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网络空间清朗显得迫切而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