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掌政镇,我发现一家迷人的胡麻油坊

在银川掌政镇,我发现一家迷人的胡麻油坊 / 臧新宏


在银川掌政镇,我发现一家迷人的胡麻油坊 / 臧新宏

在银川掌政镇,我发现一家迷人的胡麻油坊 / 臧新宏



老银川人习惯将马鞍山称作东山。

每上东山总会想起辛弃疾对韩元吉的唱和感慨:“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马鞍山位于灵武市临河乡临河村。山上有一座具有传奇历史的著名寺院“甘露寺”。

3月26日,距离清明节还有八天。银川燕鸽湖臧氏宗亲相约,前往马鞍山祭扫亡灵。今天还是家父逝世一周年祭日。

黄河之水缓缓流动,思亲之情切切奔来。高速路下方桥洞处,车辆停下来、人们走出来。一个个截成一半的空汽油桶,摆放在路南,人们需在空桶里烧纸。管理部门还提供其它人性化服务,一根根长约一米五左右的拨灰棍,在两三个区域集中放置,供人们使用。

经过甘露寺,向北翻越马鞍山。在距离公墓不远的一处向东路口,我们将进入臧氏墓地群。工作人员要求我们停车检查及登记,因为墓地禁止烧纸。

我们先去臧氏高祖及曾祖的墓地祭扫,然后再去我的祖父及父亲的墓地祭扫,家父生前愿望是亡故后给我祖父“挂角”。

换三张新纸压在坟头上,后人们来看过亡灵了。祭扫完毕。巡逻车响着警报,在起伏的山路上急速巡查。防患火灾,人人有责。文明祭扫,人人遵守。

路过掌政镇,有位长辈说掌政的胡麻油最好吃,石油城很多人都去买。我们就在“正义油坊”店门口停车,进店一看,真是太干净整齐了,真不愧是油坊,地面油亮、物品油亮、胡麻籽和油渣饼齐整放置,室内满满的胡麻油香味。

一进门的房间用来存放成品油、胡麻籽和油渣饼,后面的房间是榨油作坊。这里榨好的胡麻油一斤8.5元,一桶油的价格是80元。亲戚们不只买了油,还向店主要了少许零散的油渣饼(赠送),回家泡水浇花。

厚养薄葬,不忘感恩,追思过往,活好当下。生活不就像成品的胡麻油一样吗?经过优选原料、生压熟榨、悉心料理,才会香得浓郁、美得油亮。


在银川掌政镇,我发现一家迷人的胡麻油坊 / 臧新宏

在银川掌政镇,我发现一家迷人的胡麻油坊 / 臧新宏

在银川掌政镇,我发现一家迷人的胡麻油坊 / 臧新宏



关于甘露寺:

甘露寺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乡临河村马鞍山,西面黄河,东邻陕西,北接内蒙,三面环山。寺坐北朝南,建于土丘山上,居高临下,眼界极为开阔。全寺占地近三十亩,是一座具有传奇历史的著名寺院。

甘露寺的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相传,唐代罗通率军扫北,军驻黄河沿岸,(今灵武市临河乡),其姑母随军。战后遂于山上择地建寺,令三女兵出家为尼,留寺常住。故当地有语云:“先有尼姑庵,后有马勒山。”

宋仁宗年间,异军犯境,大将狄青奉命西征,驻军于临河。两军对阵,互有胜负。当时,宋军粮草由内地运来,因路途遥远,供给不及时,若战事旷日持久,势必难支。狄青意在速决,苦无良策,由是烦闷。一日悃眠,梦中见一神人曰:“汝与异军对敌,只可智取不可力抵,否则难以取胜。”青于梦中惊醒,沉思良久,忽然省悟。次日狄青令将马鞍收集起来,依山势堆放,上覆草席。又令将马粪集中,于同一时间倾入黄河,顿时河面飘满马粪,厚达尺余,对岸及下游异军见了相谓曰:“天朝兵多,光马鞍堆满了一架山,河里飘的马粪有一尺多厚,看来我们难以取胜了。”

一时异军军心浮动。狄青又派懂突厥、蒙古等语的兵士潜入敌营散布流言。异军首将闻之,犹豫不决,有意退兵。狄青又出兵讨战,双方阵前理论,狄青向异军晓以大义,喻以爱民之理,双方罢兵言和。狄青因神人指点获得胜利,为酬报神人点化之恩,即在驻扎之处择原尼姑庵扩建寺宇,取名“甘露”。“马鞍山”亦因宋兵当年堆入马鞍而得名。至今山内犹有插旗石、马蹄沟等遗迹留存。

一九九七年由灵武市、河东机场共同投资,将直通甘露寺的柏油公路全线铺通,极大地方便了佛教信众及游客朝山拜佛。百年古刹,焕发新的生机。

甘露寺重要文物有历代碑刻三块,分别是狮子碑记、效心和尚碑和蓬公庵塔碑。另有僧塔十五座,最著名的是百担子和尚墓塔和果芳法师墓塔。寺内还珍藏清代《大藏经》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