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南方人,發現好多北方人在家裡吃飯都是坐在沙發,菜擺茶几上,為什麼呢?

用戶文小七


我是北方人,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有的在茶几上吃飯,房間太小,沒有多餘的房間,另一個在茶几上吃飯可以看電視,還方便,舒服,省了餐桌錢,其實餐桌和茶几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餐桌高,茶几低。我有個朋友剛買了房子,客廳就不擺茶几,在廚房擺個餐桌吃飯,本來廚房就小,都擠在廚房吃飯,感覺非常壓抑,站起來就很困難,太小了,客廳大,不擺茶几,非在廚房吃飯,何必憋屈自己?在茶几吃飯還可以看電視,方便,增加家人感情,沒有什麼不妥的,南方有南方的規矩,北方有北方的方圓





潘英子


北方人,結果十二年,餐桌擺了十二年沒有用過。我不是生活粗糙的那種人,但是感覺,坐在餐桌那吃飯,真的沒啥必要,在客廳,圍著桌子,看著電視,說說笑笑,喜歡看電視的看電視喜歡聊天的聊天,怎麼舒服怎麼來,不好嗎???


我是人間惆悵客612


我是汕頭人,我們那裡飯桌吃飯,但是我老公清遠的,這邊普遍都是在茶几吃飯,所以這個不是南北問題吧,我一直都覺得很奇怪,為何不在飯桌吃飯,要在茶几,後來想想,應該是我們潮汕茶几用來專門喝茶的,他們不用喝茶就只能吃飯了[捂臉]


wuqiqi918


那南方還有在外面做飯的呢?就一個蓋風就是習慣問題,我願意在哪吃就在那吃,就比如有的家庭講究衛生的,吃啥之前都得洗手,一個白天洗二三十遍的大有人在,沒事吃點水果洗個手,小孩願意幹吃幹玩的,你就瞅著吃一個之前洗個手,我就感覺過分乾淨沒必要,吃個零食洗個手,茶几撿個瓜子皮洗個手,太多太多了,還有的家庭,出門回來從外套到裡面進屋第一件事脫下來放洗衣機洗,出門勤的一天得洗好幾次衣服,我之前對象就是,女的衣服多能換洗過來,男的那有那些衣服


東北模型穿越


我在視頻,電視上看見有在黑洞洞的屋裡擺上幾塊石頭上面坐個鍋下面點上火就做飯,沒灶臺沒排油煙機,一家就地坐個小板凳一人端個碗就吃飯了。不知道哪的人?再有,這個時候逼逼這些是不是太無聊了?還他媽的南方北方的。有這麼大能耐把武漢的疫情給滅了。別把北方的醫生都搭在那!!!


山丫蛋3


我是東北人,我從小吃飯時也不像現在坐在沙發上吃的,那時一般的家庭都是有五六口子以上的人,吃飯當然要全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長幼有序的吃,但因隨時代的變遷,家庭人口越來越少,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平時也就是三口之家,所以餐桌上的飯菜也就不會花樣繁多,一般的一到三個菜也用不多大地方,而且每道菜量也不是很大,就怎麼方便怎麼來,尤其是孩子出去上了大學又接著在外工作,家裡人口更少了,沒必要放個大餐桌,但是如果和老人一起過日子的家庭還是和從前一樣,一家人圍坐在餐桌上吃飯的,這也是按人口的多少決定的,並沒有其他的什麼原因。

我家現在平時也是喜歡坐在沙發前吃飯,孩子在外地工作,平時很少在家,家裡只有我和老伴一起吃飯,家裡的餐桌換成了能摺疊的餐桌,平時很少用,放在一邊,做的飯菜也不多夠吃就行,特別不喜歡吃剩飯剩菜,所以一個小茶几就夠擺放了,只有孩子回來時或者兄弟姊妹們聚餐時才用大餐桌吃飯。

大多數東北人家裡來了客人時吃飯也是要有儀式感的,餐桌上的菜品琳琅滿目,更講究色香味俱全,一定要讓客人感到熱情實誠,才有面子。眾所周知,東北人豪放,熱情好客,客人來了有好酒。就像歌裡唱的:大碗酒大塊的肉啊,保您樂開懷,哎!咱們就是這麼實在。


明月軒主公


我們不能歧視北方或南方人,這個主要的問題是飲食習慣造成的,南方炒菜多還是湯湯水水,放在茶几上不方便。還有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以前當兵時看見北方人喝湯蹲著門口曬太陽,我跟他們也挺好就過去聊天,時間一長[捂臉]沒蹲著還喝不下,導致現坐沙發在茶几上嗑瓜子、磕著磕著不自覺的蹲下來,都幾十年了我的苦向誰說。


順心59012


這有啥奇怪嗎?地域不一樣習慣不一樣而已。我也是北方的沿海某省的,從小就是坐沙發用茶几當餐桌,還有馬紮子,祖祖輩輩都這樣!只是近些年人們生活講究了,家裡面有了專門的餐廳。更早以前北方的農村都是在“過屋”裡做飯吃飯。有的是露天灶臺,兩口灶臺靠著豬欄用紅磚搭建,一口專門用“八迎鍋”給豬烀豬食,旁邊一樓小鍋(相對來說,實際對南方人來講依然還是很廣闊的)專門是人用的,主要是炒菜。那時候每家每戶的戶型標配:三間老屋(就是一個房子分三小間,中間是客廳,兩邊是裡間,就是睡覺的,有的也用來屯放東西),一個大院子,一口壓水井,一個豬欄(豬欄前面(南邊)是糞窖,農家肥就在這製造的,豬欄後面(北邊)是灶臺),後來又加了配房,過道。這就是我們那邊2005年以前農村的標配。現在慢慢的都去縣裡市裡買樓房了,這樣的居住形式慢慢的也就消失了!給你引申了那麼多,就是告訴你南北方差異大著呢,不要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理解,人家也是這樣看你的。同樣是北方或者南方,也是三里一風俗,五里一差異,不要大驚小怪!只怪中國人多地廣,沒有差異反而奇怪了!


打工無用論創始人竊瓦


我們家就是這樣吃飯的,座標陝西,小時候家裡條件都不太好,房子小,家家平時就一個茶几吃飯就行,逢年過節有客人來了一般有個摺疊桌拿出來就行,再一個茶几上吃飯可以邊吃邊看電視,主要是多年養成的習慣吃飯的點可以看看新聞,過了這個點還有別的事白天上班晚上鍛鍊又沒時間看電視了,大概是這個原因。







井裡的魚er


確實如此,北方人確實是喜歡在客廳坐沙發上吃飯,我們家就是這樣的。

仔細想了一下,在很早之前我小時候,那時候人們的生活水平普遍很低,家裡做飯用的是蜂窩爐,那時候我記得我們家吃飯時也是在廚房吃的。那時候的餐桌就是個可以摺疊的黃色圓桌子,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熬好的玉米稀飯就放在爐子上,媽媽給我們一家人盛好飯,吃上剛烙好的油饃,配著鹹菜或者醬豆(那時候我記得很少炒菜),雖然廚房空間不大,飯菜也很普通,但是那熱氣騰騰的蒸汽夾雜著一家人的家長裡短,讓人感覺溫暖、幸福。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可能是覺得廚房有點狹小,或者是夏天來了不再寒冷,亦或是想看電視📺,總之慢慢的我們家吃飯時就轉到了客廳,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著今日說法,新聞聯播或者都市報道,邊看電視邊評論一番,也別有一番滋味。新的習慣形成了,以後也就一直這樣了,圓形的摺疊小黃桌也慢慢的鐵鏽了。

後來在城裡買了房,有獨立的餐廳,高椅子的餐桌,尤其是有小孩後,覺得還是在餐廳吃飯比較好,在客廳吃飯的話,小孩子精力都放在電視上,吃飯拖拖拉拉,還總是掉飯。在餐廳吃的話就沒有這些問題。這可能就是現在新養成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