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傳統房產中介的焦慮與出路


鏈家貝殼系會統一中介江湖嗎|疫情之後傳統房產中介的焦慮與出路

昨天有個房產中介的老闆私信老米,他問:貝殼系會一統天下嗎?

相信很多在一二線城市的房產中介從業人員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尤其是疫情之後,面對突如其來的挑戰,很多房產中介陷入焦慮。

疫情之後傳統房產中介的焦慮

1.難以逃離的舒適區

疫情之後,電話呼叫受限,戶外地推受阻,很多小區不能隨便進去看房……

以前拓展房源、拓展客戶的手段,在疫情之後效果變得越來越差。

互聯網成了很多房產中介突破的唯一渠道,也是必須要做的渠道。

一旦很多東西搬到線上,就會變得標準化和程序化。

中介行業本身整體學歷不高,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和認可度一般,很多經紀人寧可出去派傳單,也不願意坐在門店做一些網絡推廣。

越是不會做,就越不想做,越不想做就越是束手無策,越是束手無策就更不想逃離舒適區。

不敢接受新鮮事物,不願承認自己不行,不想放下身段重新歸零學習,是傳統房產中介老闆焦慮的來源。

2.對互聯網敏感度不足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

在不斷剝奪線下流量的同時,也把很多成交的機會帶到線上。

做過5年以上的房產中介都有一種慣性思維,總覺得自己不用靠互聯網,覺得市場一定還是會有很多線下的客戶,與其做網,不如直接面對客戶來得更爽快。

但很尷尬的就是,你的上門客戶,也會是別人在網上接待的客戶。

互聯網這麼方便,尤其是手機端各類房產網站APP的出現,客戶完全可以不出門就可以瀏覽房源。

第一輪看房就在線上完成了,等客戶在線上選定合適的房源,再約經紀人線下看房。

所以,互聯網會截留客戶,會通過大數據截留那些原本要線下找房看房的客戶。

不論是付費的房地產互聯網還是免費用的自媒體,目的都是通過線上推廣提前獲取客戶的信息。

房產中介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信息,讓租售房源的雙方變得更加簡單,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賺取相應的佣金。

很多房產中介,明明知道互聯網好,一看操作如此麻煩,一聽說要收費,就放棄了。

疫情之後,客戶都不出來了,線上操作的比重越來越高,如果還不去學習和提升,只能被淘汰了。

與傳統中介相反,鏈家一直深耕網絡,深耕線上推廣和線下優質服務,但內部也有很多爭議和不滿。行業龍頭,光鮮亮麗的背後,基層經紀人不見得能夠賺到錢。


鏈家貝殼系會統一中介江湖嗎|疫情之後傳統房產中介的焦慮與出路


加入貝殼系,是傳統中介的出路嗎

從2018年開始,左老闆把鏈家的核心——鏈家網獻給整個行業,強勢退出貝殼找房,開始開放加盟。只要符合條件的中介公司都可以加入貝殼網,利用貝殼網先進的網絡退廣和後臺系統提升門店的管理。

“鏈家”保持直營的模式,打造行業標杆;“德祐”作為鏈家旗下加盟品牌,與鏈家攜手相望,“貝殼”作為特許經營渠道,對一些品牌中介開放。

三個體系,共同撐大貝殼找房,左老闆要把貝殼網做成中國版MLS(20世紀30年代誕生於美國的一種房地產營銷方式,廣泛使用於房地產開發銷售以及中介代理中),並且娶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ACN(中國經紀人合作網絡,是共生經濟在居住服務領域的首個落地模式)。

鏈家既做“裁判”又做“運動員”的行為,被很多同行吐槽。

1.加入貝殼系的利

可以使用貝殼找房,成為ACN合作伙伴,獲取盤源、客源的效率更高,同時貝殼對經紀人的操作管理嚴格,可以提高每個經紀人的工作效率。

對於門店少,資源少的房產中介公司,可以利用ACN加強合作,讓成交變得更加簡單,雖然拿到手的佣金要拆分給很多人,但量多的話,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

2.加入貝殼系的弊

加入ACN的房產中介公司只能用貝殼操作,包括盤源、客源、人力資源都要通過貝殼的後臺進行管理和操作。

雖然可以保留自己的品牌和薪酬體系,但業務體系必須用貝殼系。

這種操作最大的弊端就是限制房產經紀人的成長和發揮,把經紀人變成做事的機器,不利於經紀人的成長;

同時,加入貝殼系之後的老闆,也被變相架空,經紀人習慣了貝殼網的操作之後,基本上就離不開這個平臺了,有一天老闆想撤出,員工卻不一定願意跟老闆撤出,因為離開平臺,經紀人就什麼也做不了。

老闆把自己的員工拱手交給了平臺,再想出來就沒有團隊了,成了光桿司令。

一旦加入貝殼系的公司越來越多,整個蛋糕就這麼大,分的人多了,收益自然就少了。

但是平臺的管理費和加盟費並不會減少,而且平臺做大了之後,一定會採取各種考核淘汰機制,倒逼加盟商改革。參考淘寶的考核,不是所有的中介公司有這種實力。

所以,有的中介公司適合加入貝殼系,有的不適合。


鏈家貝殼系會統一中介江湖嗎|疫情之後傳統房產中介的焦慮與出路


貝殼系會統一中介江湖嗎?

老米認為不會。有兩個重要原因。

1.利益衝突問題

房產交易涉及的金額較大,佣金額度也比其他行業高,一旦分的人多了就會產生利益衝突。

尤其是二手交易,一張單的佣金可能有幾萬,甚至十幾萬,誰也不願意所有的單都跟其他人分享,至少在目前的中介圈裡,大範圍合作不現實。

2.自媒體改變消費習慣

疫情之後,自媒體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不管是圖文類、短視頻類、直播類都吸引了很多流量,各行業都湧現了新的一批“網紅”、“大V”,包括房地產中介行業,有的中介小哥每天都講一些房地產知識,吸引了很多粉絲,這些粉絲裡面就有潛在的客戶。

憑藉自己的專業度,讓客戶持續關注你,成為你的粉絲,粉絲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產生成交。

粉絲才不會管你是哪個地產公司的,粉絲信任你,你推薦哪裡都有說服力。

老米把這種現象稱為“自媒體截留”。

拿電商行業舉例。

你敢說淘寶不厲害嗎?

但現在抖音、快手的直播帶貨已經擊垮了很多電商網店,這是不爭的事實。

房地產也會出現自媒體截留的情況,只是目前還沒有形成頭部力量,大家都還有機會。

最後,疫情之後傳統房產中介的出路

1.深耕互聯網

貝殼網確實做得很厲害,很先進,是個機會,但不一定是唯一的選擇。

安居客、58、房天下等房地產互聯網平臺還有很強的流量拉力,只要用心經營,提高用戶體驗,還是可以吸引很多客戶;

自媒體也有很強的粘性,尤其是短視頻、直播領域,未來大有可為。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 》。

2.提升專業技能和服務品質

互聯網可以幫忙找到客戶,但能不能成交還要看中介的服務能力。

優質服務來源於專業、來源於貼心、來源於真誠。

三個詞看似簡單,但背後要做足很多功課。

3.細分領域做小區置業專家

未來做房產中介不只比拼誰的資源多,更重要的是誰的專業性更強。

對於中小房產中介來說,最好的出路是深耕自己的商圈,不要想著擴張,而是要想把自己的板塊做精做細,做某些細分領域的專家。

把所有的兵力、財力都往這個領域靠攏,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優勢,牢牢佔據更多市場份額。

同時,加強內部合作,盤活內部資源,心往一起聚,力往一起使,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