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內「中介」

相信很多人一聽到中介就想到房地產中介,勞務中介等,無論是房地產行業還是其他行業,目前“中介”普遍名聲不好。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大有形成“貶義詞”趨勢,但你想過其中的變遷和原因嗎?

早些時間,我國電腦和移動互聯網還沒有普及的時候,這一產業便已經出現,從業的多數是本地的中年以上人群,對本地各方面都比較熟悉。他們是最初的媒介性質,有些像媒婆。後來有些城市發展較快,市場較好,慢慢有些人意識到並形成了壟斷,即“一口價”買賣。因為十幾年前我國還沒有相關硬性規定和市場透明,更沒有平方 、戶型 、樓層計算價格。

淺談國內“中介”

十幾年前我要買房子不知道哪裡有買的,不可能一家一戶的去敲門吧,找到中介後說出預算和大概要求,看房交易付錢即可!

例如一些老社會中介:“對!就是這棟5樓,裝修還差可以,配套很好你也看到了,房東說賣80萬,我們關係好幫你70萬買到!”

賣房的更不可能知道誰來買,值多少錢,找到中介“我的房子貼牆上好長時間都沒人來問,現在值50萬是吧,好吧你幫我儘快賣掉吧,謝謝啦!”

即我要買房子只能通過中介,我要賣房子也只能通過中介,而且只能是這幾個老中介,中間如果有差價就是一口價之後的利潤。

新時代互聯網開始普及,年輕人衝擊著很多老中介,會更專業,更努力,更敬業,一家家房地產公司雨後春筍般開了起來。信息透明化,客戶保密化,市場正常化,中介專業化,服務人性化。於是,買家賣家都找到大型房產公司,想更快更合適的買賣交易。求人辦事嘛,中介這時候地位還是很高的,沒有了吃差價,但中介費絕對不會談,客戶也不敢談!

淺談國內“中介”

但,薑還是老的辣,氣憤搶走他們飯碗的同時也慢慢帶偏了好多人;一些人為了完成公司指標和個人業績,只得每天沒日沒夜的收客收房源,然後打電話促進交易,這種低門檻也慢慢造就瞭如今的現象。

這種其實情況有些像前段時間的“保安”類似,有社會情緒衝擊的原因。房地產中介也叫房產經紀人,其實是一個全新的高端職業,國際上和律師地位一樣,所以也經常會聽說,一些去國外買房的人反映,認為外國的經紀公司跟中國的中介一樣,所以也經常鬧出笑話,甚至耽誤了正事。在國外,它不僅僅幫你買房賣房,更重要的是一種服務。

淺談國內“中介”

分析下幾個知名的房地產中介公司

鏈家地產:繼承了鏈家網的信息優勢和德祐的高端專業性,即公開透明真實,一定不做任何有問題的單子(即包裝貸款等,想做低更不可能),2個點中介費也沒得談,一般一個月也就幾單打個折,最少也要收1.7,因為鏈家的的這種服務需要靠更專業的人海戰術,一個單子要5-7個人分流程完成,員工工資較低但穩定。

淺談國內“中介”

太平洋房屋:入職門檻最高的公司,目前由大轉變為本科了,套路最多,工作強度也是最大的。上海人都說“買房找太平洋,賣房找鏈家”所以員工工資也是行業最高的!

中原地產:老牌不倒地產公司,無為而治,業績既是一切!培訓雖好但員工流動性也大,你懂得!

可能一些優質中介也覺得委屈,但是現實總是沒有那麼理性。所以,市場環境有待改進。我家有房判斷,隨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調整的不斷深化,尤其一二線城市,以後越來越多的房子進入到存量市場,進入後房地產時代,而到那時中介存在的意義就會更大,可以說是關係到千家萬戶的行業。

淺談國內“中介”

一個優秀的經紀實際上是為客戶服務的,並且能為你的客戶帶來巨大效益,這樣的經紀一定有專業的房地產知識,還有討價還價的能力,同時有廣大的人脈關係,加上自己的從業經驗能夠做到為客戶投資增值,在市場波動時買到投資穩定的房子或者剛需性價比高的房子。然後利用自己大量的人脈和網絡系統,買到房子後在未來也能用理想的價格賣出去,確保利益最大化。

淺談國內“中介”

其實不管哪家公司,我家有房認為素質才是最重要的,畢竟大標地幾十個億的也需要中介來操作。確認過眼神,你就是對的人!屏幕前的你要是買房賣房,你會找誰呢?!

淺談國內“中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