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民间故事:打破鼓


黄氏民间故事:打破鼓

潮剧《柴房会》剧照

三饶镇自明成化13年建县至公元1952年,是县治古城,历史积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有可观可赏的名胜古迹,有群众喜闻乐谈的民间故事。其中如吴二枭骗莫二娘,老三仗义助莫二娘报仇的打破鼓故事,流传至今三百多年,经久不衰。故事被演成《柴房会》戏出,也是历演不衰的,因为这故事太感动人心。

打破鼓是一座古屋,位于在城车田社,正座三厅二天井,前有围墙屏障,左侧开大门,门额书“日庆居”,是一座颇有气派的庭院。相传于清乾隆年间,有个吴二,到江西做生意,夜宿青楼,以虚情假意骗取莫二娘的爱,从而诈骗了她的积蓄,说是回家禀报父母,然后前来迎娶,谁料吴二一去杳杳。原来他已有家室,骗取钱财回家置田产造华屋,成了富户。

莫二娘等了一年之后,毫无音讯,知是受骗,便要赶来找吴二算账,却因途中愤病交加,万念俱灰,被迫在客店柴房中悬梁自尽。但冤仇未报,阴魂不散,柴房常要闹鬼。三年之后,又有饶邑城东黄老三小商贩,到江西樟树镇卖烟叶,夜宿客店,因路上遇雨烟叶淋湿,急要晾干。但因客满无房,店主说有间柴房,因不干净,只可借用,不可歇宿。老三晾烟叶要紧,又因赶路疲倦,见房里有床有帐,便就此睡下。心想,平生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果然,夜半三更,二娘显身来了。老三起初还心惊求饶说,我做生意的,并无害人,又与你无冤隙,你为何来相欺?当女鬼诉说冤情,怒责吴二枭情绝义时,老三一听便怒火中烧,义胆顿生,要打抱不平为鬼魂伸冤报仇。二娘对老三的正直仗义万分感激,于是商定买把红伞,引领二娘回饶平找吴二报仇。一路翻山越岭,遇水过桥,只需烧香呼唤二娘三声,路神桥神都可让过。临走时,老三还在花丛下挖出贵重首饰,说是二娘嘱托相助之赠。

时当岁暮,回到饶平羊头溪桥时已是年三十了,老三心急,过桥时竟忘唤二娘。当回到家里要放下红伞,心里一怔,才想起二娘。于是二话不说,便转身直奔羊头溪桥去。果然听到桥那边有哭声:“世上尽是负心汉,难寻仗义人!”声甚悲怨。老三大声呼唤,“莫二娘!勿哭勿哭,我来了”。二娘万分感激说“我错怪你了”!老三用红伞引带二娘到吴二家门口,叩门叫声“吴二!有贵客来临,”吴二应声开门,刹那间,翻天倒地,鸡飞狗叫,家人狂呼乱叫,吴二求饶不得,便狂喊身亡。

事后,莫二娘鬼魂不愿离去,这大概是,既入吴家门,就要长镇吴家宅,何况此宅是她钱物所置的。后来,吴家请了法师施法,但法鼓擂破了,二娘仍不愿离去。多少年后,吴氏族人将此屋卖给黄家,但在东北角留一大房间,安置床帐妆台用物,给二娘居住。后人因将此屋叫做“打破鼓”。

打破鼓老屋至今还留存完好,而且成为遐迩闻名的古迹。三饶人常于茶余酒后谈论,特别是有外方客人来访时,总要到那里参观;谈起当年的故事,则又常要把脍炙人口的潮剧柴房会联在一起。

三饶人总认定李老三演的就是邑城东的黄勤饶。黄勤饶乳名阿三,当年正是跑江西樟树镇的脚贩,去时挑烟叶,来时挑江西碗,走的路就是过羊头溪桥,上桃园岭,过大埔经平远进入江西到樟树镇的。前人说得有根有据。这打破鼓传说正是三饶特有的乡土文化,是可贵的民间故事。

三百多年来,这个传说总是给人以惩恶扬善的启示,诈骗害命,人皆憎恨,正直仗义,人皆敬颂。三饶自古民风淳厚,男耕女织,勤劳朴实;待人处世,讲信修睦,老三黄勤饶就是这样的人。他生于乾隆时代,但到百多年后的光绪年代,县太爷续修县志时,还特将他的笃实孝义,生平乐善的事略写上人物志。他为岳亲报恩而建的外祖祠,至今还在,都是令人赞颂的。老三是个平民老实人,但他勇于仗义却是人鬼皆敬的英雄,他的诚信笃实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三饶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打破鼓因此而扬名潮汕大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