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2006年,一部改編自曹禺的話劇《雷雨》的電影上映,將國產大片帶上了一個新高度,它就是頗具爭議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片名與劇中那亮瞎雙眼的道具服裝遙相呼應。這一句“滿城盡帶黃金甲”出自黃巢的《不第後賦菊》,全篇是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寫下這首詩的時候,黃巢已經參加了多次進士科考試,可是不知道是學術水平不達標,還是運氣不好,全都是名落孫山。於是他很光榮的就加入了落地秀才這個行列,以後還會有一更加出名的落地秀才,洪秀全。如此滿懷憤恨的他就寫下了這篇“滿城盡帶黃金甲”。

要說小時候黃巢也是一名遠近聞名的神童,由於家裡是鹽商世家,這是好聽的說法其實就是販私鹽的,但不管怎樣黃家歷經幾代成了有錢人家,黃巢小時候也是精通文墨,善於騎射,可以說是一個文武全才,據記載,他5歲時便寫出了千古名篇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可是不管你是不是神童,沒通過進士考試,就沒辦法進入官僚系統。這讓身為讀書人的黃巢很是難受,所謂“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說的便是這時候他。好在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科舉之路對黃巢關上了大門,另外一條風險更高,收益更大的道路出現在了他眼前,造反。


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當時正值唐朝末年,朝廷腐敗,藩鎮割據,再加上全國各地連年發生水旱災,民不聊生,而當時的唐王朝為了平定叛亂,又加緊搜刮百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景象又一次出現。當時的百姓要活下去就只剩下了早飯這一條路,同為私鹽販子的王仙芝,登高一呼,自稱“天補均平大將軍”,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幾萬人的隊伍。

這可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早就有造反之心的黃巢,拉上自己的侄子外甥,聚集了一批人,積極響應王仙芝。造反的隊伍很快越滾越大,四方活不下去的百姓紛紛加入了起義軍。他們採取了避實就虛的流動戰術,很快山東、河南、湖北大部接連被攻佔。唐王朝接連派出多路大軍進行征討。


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不久,王仙芝兵敗被殺,這時候起義軍推舉黃巢為起義軍領袖,成為“沖天大將軍”。黃巢避開重兵把守的中原地區,從浙江,越過江西,一路打進福建,之後繼續向西翻越五嶺,一舉攻佔了南方重鎮,廣州。之後起義軍一路轉戰,勢如破竹。公元880年十一月十七日,黃巢大軍攻佔洛陽。同年十二月,黃巢大軍攻破潼關,進入長安城,並於當月十二日,登基稱帝,國號“大齊”。


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然而輝煌之日卻是隕落之時,此時尚未站穩腳跟的起義軍不僅不安撫城內百姓反而對唐宗室、公卿士族實行嚴厲的鎮壓政策。而稱帝之後的黃巢也成了各路藩鎮的眾矢之的,此時逃到成都的唐僖宗也找來驍勇善戰的沙陀人作為僱傭軍,更要命的是黃巢手下的大將朱溫也投降了唐朝。

在多方不利因素下,起義軍大勢已去,公元884年六月十五日黃巢與唐軍在狼虎谷激戰。史料記載“殊死戰,其眾殆盡”,他的外甥林言便乘機殺了黃巢及其兄弟妻子。本想邀功的林言卻在路上卻遇到沙陀軍,他們殺了林言,將林言及黃巢等人首級一起獻給了唐朝政府。


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當年七月,平定了叛亂的唐僖宗很開心地舉行了受俘儀式。當時被俘的有黃巢的姬妾二三十人。唐僖宗煞有其事的問他們問“汝曹皆勳貴子女,世受國恩,何為從賊?”(你們都是顯貴人家的子女,世代蒙受國家的恩惠,為什麼從賊?),這不廢話麼,起義軍攻佔了長安,皇帝和男人們都跑了,這些女人除了被俘虜當姬妾還能做什麼?


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這時候有一位女子說出了公道話“狂賊凶逆,國家以百萬之眾,失守宗祧,播遷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賊責一女子,置公卿將帥於何地乎!”你有上百萬的兵士,不也逃到了巴蜀地區麼,現在反而責備一個女子,你還有那些公卿大臣還有臉麼?

這名女子沒有留下姓名,之後不久唐僖宗便下令將這些女子全部殺死。臨刑前,監斬官為了讓這些人少受些痛苦,讓她們喝醉後再行刑,女孩們邊哭邊喝,不久在醉臥中受死。只有剛才那個女子“不飲不泣,至於就刑,神色肅然”,最終從容赴死。


黃巢起義失敗後,20多名姬妾被俘虜,唐朝的處置方式令人看不起

二飛點評:這個女子的事情不是出自哪本稗官野史,而是資治通鑑中的記載,要知道資治通鑑這種級別的史書,多少王公大臣在其中也只不過只有那麼一兩句話,司馬光卻不吝筆墨的談論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女子,足見她的可貴之處,也讓後世看清唐末統治階層,那些天可汗李世民的子孫們是多麼的色厲內荏,不堪一用。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