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西漢初年在承襲秦朝郡縣制的同時又分封了各路諸侯王,郡縣和封國共同存在,簡稱郡國並行制。而擁有封國的諸侯王又分同姓諸侯王和異姓諸侯王。劉邦封異姓諸侯王和同姓諸侯王的原因都是不同的,並且西漢初年異姓諸侯王和同姓諸侯王同時存在過一段時間,不過後來的異姓諸侯國除了長沙國傳承下去外,其餘的異姓諸侯王要麼就是被殺了,要麼就是被降爵位了。

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劉邦分封異姓諸侯王實屬是無奈之舉。早在楚漢爭霸時期,劉邦為了分化項羽的實力並壯大自己的隊伍,就封韓信、英布為王。建立漢朝以後劉邦共封了八個異姓王,分別是韓王信、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和燕王盧綰。這些諸侯王中有本來就相對獨立的諸侯,有憑藉功勞新封的諸侯,也有憑藉自己原六國貴族後裔的身份被封的諸侯,還有比較特殊的燕王盧綰,他是接替燕王臧荼的位置。

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那麼哪些是本來就相對獨立的諸侯呢?這得看看項羽當年建立西楚後封了哪些王。項羽進入咸陽後在得到天下共主楚懷王得同意下,自立為西楚霸王,大封天下十八路諸侯,分別是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殷王司馬卬,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這些諸侯王中有的在楚漢爭霸中被消滅,有的倒向劉邦陣營,像燕王臧荼、衡山王吳芮、九江王英布三人就因為投靠劉邦最後在漢朝建立後封國得以保留,不過他們的勢力在自己的地盤上一直比較獨立,劉邦就算想要廢除他們的封國也沒那麼容易。

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而彭越、韓信、張耳三人則是劉邦新封的諸侯王。彭城之戰劉邦56萬大軍被項羽3萬大軍擊敗,以劉邦自己的實力實在無法與項羽相抗衡,迫於形勢劉邦也只得分封一些新王。其中張耳雖然被項羽封為常山王了,但是陳餘於公元前205年攻破常山,張耳敗走。所以與韓信和彭越一樣,張耳在投向劉邦陣營時也是毫無根基。劉邦封張耳為趙王、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后,他們三人的地盤都是劉邦新佔領的分封給他們。不過在西漢建立後他們的封國也都相對獨立了,再加上打天下時功勞頗大,劉邦也只能保留他們的諸侯王名號。

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剩下的韓王信就比較特殊了。他本是韓襄王的庶出孫子,但是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時並沒有他。劉邦在進攻咸陽時讓張良以韓國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韓國,韓王信也因此投奔劉邦。劉邦封他為王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作戰勇猛,平定了韓國十幾座城池,但更大的原因還是想借他韓國宗室子弟的身份來拉攏當地百姓。除了韓王信外,盧綰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諸侯王,起初劉邦封的七個異姓諸侯王中並沒有他,但是盧綰是劉邦的嫡系,很早的時候兩人就非常要好。在原燕王臧荼謀反被殺後,由於燕地太過遙遠,無法直接控制,劉邦就得派他比較信任的盧綰去擔任燕王,這樣才不至於讓燕地脫離漢朝統治。

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可見劉邦分封的這些異姓諸侯王都是迫於當時的局勢的無奈之舉,這也造成了漢初中央與地方封國的矛盾,很多異姓王與中央離心離德,劉邦消滅他們也是理所應當。

至於劉邦為什麼要分封那麼多同姓諸侯王,那純粹是為了維護統治。劉邦在誅滅了眾多異姓諸侯王后,並沒有選擇將他們的封國收歸中央管理,而是將這些土地又分封給了劉氏宗親,這又是為何呢?

首先就是因為漢朝初立,秦朝的那套中央集權制度實行的時間太短,還不夠成熟,官員選拔機制也不夠完善,需要時間來慢慢摸索適合自己王朝的制度。秦朝滅亡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它實行的中央集權制度不成熟,中央對地方的統治還不穩固。秦朝時地方上的郡守、郡尉、郡監、縣令、縣丞、縣尉是由中央直接任免,但是縣以下還有更基層的鄉、裡、亭,這些基層單位都是依靠的地方自身勢力,中央設置的官員很難讓他們信服,這也是官員選拔機制不完善的體現。劉邦吸取秦朝滅亡的教訓,令各郡縣推舉有才能的賢士為官,但是這些人還是無法滿足中央集權的需要。既然外姓人不靠譜,那隻能依仗同姓人來幫助自己統治各地了。

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其次就是為了恢復國家經濟,不得不適當擴大地方的自治權力。經過秦末紛亂和楚漢相爭後,全國上下一片廢墟,漢朝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國家十分貧困,《史記》中還有記載"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可見就連皇帝都備不齊一輛四匹同樣顏色馬拉的車子,位高權重的將相也只能乘坐牛車。為了恢復國家經濟,劉邦只能採用無為而治的思想治理國家,封國我給你了,怎麼發展就是你的事了,我只要看結果。不過此舉雖然讓地方經濟快速恢復,卻也增強了諸侯王的實力,以至於到後面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劉邦希望利用同姓諸侯王來維護劉氏江山。我們都知道劉邦的皇后呂氏是個十分強勢的女人,這一點在劉邦在世時就體現了出來。劉邦在做漢王時曾娶定陶戚姬,對她十分寵愛,還生有一子名為劉如意。劉邦雖然在即位之初就立嫡長子劉盈為太子,但是在後來劉邦覺得太子太仁愛懦弱,一點也不像自己,常常打算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愛屋及烏,劉邦寵愛戚夫人,也就想改立她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誰想到此舉遭到了滿朝文武的一致反對,呂后也趁此機會參與朝政最後逐步控制朝政,劉邦自然知道呂氏集團在自己百年以後一定會對劉氏江山不利,於是他不僅不能削弱同姓諸侯王的實力,還能鞏固這些劉姓諸侯王的地位,以便日後呂氏集團犯上作亂時劉家人還有能力鎮壓,劉邦還與群臣訂立了"非劉氏不王"的"白馬之盟",讓同姓諸侯王作為皇帝的堅強後盾,避免江山落入呂氏手中。

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什麼要實行郡國並行制,而不直接中央集權?

可見劉備大封同姓諸侯王一部分原因是要恢復國家經濟,更多的考慮還是要維護劉家江山,只不過他沒想到自己人在他百年之後也會犯上作亂,這一問題直到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後才逐步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