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在公司工作群裡互相抱怨推責任,為什麼領導一般不出聲呢?有什麼職場潛規則嗎?

職場三哥


【安妮有話說】員工在群裡相互抱怨,這個時候領導說誰都是錯,聰明領導都會選擇沉默,並不存在任何潛規則,這是領導之道!

說一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實事件:我剛來公司的時候,不太熟悉我們財務經理的脾性,經常和她發生矛盾,有一次我忍無可忍,直接在群裡@她,讓她不要欺人太甚,她也不甘示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群裡人都沉默不語,突然我們總經理就說,你們兩是什麼問題?我們又各自把各自的委屈都說出來,到最後簡直無法收場,把總經理氣得暴跳如雷!但是我們還是都覺得自己很委屈。

後來我和財務多次發生衝突,現場有,私下有,群裡有!終於有一天總經理找了我們兩個去談話,但是無果。後來他單獨找我們去談話,讓我們說說為什麼,我們除了數落對方的不是,還含糊其辭的表達了對總經理的不滿,都覺得總經理偏心對方,覺得總經理不支持自己的工作!

這下總經理變得最冤枉,他明明都是在勸我們呀!那麼當有同事在群裡發生矛盾並且真吵起來,為什麼領導都不出聲呢?

一、“沉默是金”,言多必失

1、員工不理智

當員工的矛盾已經升級到在公開場合爆發的時候,這時候兩個人已經是不管不顧,拋開一切要至對方與絕境了。這個時候不管出現什麼聲音他們都聽不進去,他們的眼裡只看得見對方指責自己不是的話語,看不到其他人的勸說,而且看到之後只想著立馬回覆,瘋狂碼字,根本不會理會其他人,這個時候誰停下來聽勸就是輸家!所以當員工出於不理智狀態的時候,領導發話也不會有任何效果!

2、場面更加混亂

當員工在工作群裡發生矛盾,並且兩人已經開始爭論的時候,這個時候領導說什麼都不對,都會造成混亂!假如我們把爭論的兩人分成A和B.

a、領導幫A說話,會導致B的不滿,加深B對A的埋怨和記恨!並且也會埋怨領導。

b、領導幫B說話,會導致A的不滿,加深A對B的埋怨和記恨!並且也會埋怨領導。

C、領導發話制止,引發群眾討論,引起大家對A和B的猜想,群眾等著看好戲,讓A和B無法下臺!

所以這個時候領導無論說什麼,都會引起不良反應,造成不好的影響。

3、引火上身

員工發生爭吵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是自身工作和溝通沒做好,但是有時候也有領導的原因,兩個人都不管不顧的再群裡吵起來了,說明矛盾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作為領導今天才發現、或者早就發現一直沒及時解決,這個時候你站出來說話,萬一遇到膽子大的員工,細數你領導的不是,這個時候原本是A和B爭論的,結果就會變成A、B一起申討你,你說你冤不冤。

二、身為領導,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解決

1、找原因

首先你要弄清楚兩人的爭論的原因,可以通過相對信任的員工,從側面瞭解一些情況,把情況大致瞭解後,才能採取下一步的措施,如果你連引發兩人爭論,互相埋怨的原因是什麼都不知道,那你無疑是瞎子找路!

2、分別找A和B談話

側面瞭解一些基本情況後,下一步就是要分別找A和B談話,看看彼此怎麼說,人都是自私的,誰都不會說自己不好的地方嗎,只會指責對方的不是,當兩個人都聊完以後,綜合三方面的瞭解到的情況,對整個事件進行分析,不偏不倚。有所把握才好解決這個矛盾。

3、下定論,找方法

注意了,我們是給事件定論,而不是給A和B定論,不能簡單的說誰有錯,誰沒錯。兩人發生矛盾,兩個人都有問題,但是事情已經發生,判斷誰對誰錯已經失去了意義,這個時候給誰扣上犯錯的帽子,都會為今後更大的真吵埋下伏筆。我們需要做的是給這個事件,從時間原因到過程,再到結果下一個定論,然後給員工尋求一個解決方法!

4、請兩位“喝茶”

我們前面三步只要做好了,就像是考試已經做了充分的複習。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兩位員工叫來,首先給他們分析這件事情的起因,沒有做好的原因,引發兩人爭論的原因。這個時候員工已經非常理智了,就算還是對對方有不滿,也會理性思考,也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你再給他們兩提出工作的建議,幫助他們解決爭端!事情也就圓滿解決了。

結語

員工在工作群中發生矛盾,領導千萬不要輕易發言,以免引起更嚴重的後果;而是要多方面瞭解事件的起因,再找準時機,把兩人叫來,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指責。給員工臺階下,這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員工,對領導都是雙贏的局面,也不會給其他員工帶來過多的八卦。

90後職場小白,期待關注,與你一起說說職場那些事兒!(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我是職白


這事當年我也琢磨很很久,為啥群裡同事們出現矛盾了,領導都不喜歡主動出聲?後來我自己當了領導,再出現類似的情形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也和當年自己的領導一樣,不喜歡先出聲。

你要說是職場潛規則,倒也不算,更多意義上我認為是一種管理的智慧。

就這個話題,我說個人的三點看法。

一、領導不喜歡急著出聲,是想先把事實搞明白

群裡員工們相互抱怨、推脫,可領導卻沒有動靜。你以為是真的沒有動靜嗎?才不是呢!

領導可能就拿著手機一個人在認真琢磨和思考著:這件事為何會引起員工之間矛盾?到底誰的錯?我該如何出面調節?

越是無聲,其實領導的內心越是激烈地在思考!

我做員工的時候是想著的是”群裡都吵成這樣了,領導怎麼還能如此淡定呢?“

可我做了領導以後,想著的卻是”事情都沒有搞明白,我怎麼能表明立場呢?太不負責任了!“

站的立場角度不同,對待同樣一件事情可能就有完全不同的考慮。也只有你真正做領導遇到了,才有切身體會。

二、領導一旦出聲,這事就有初步基調了,之後想再推翻就挺不容易

有些領導碰到此類情況,性子是比較急躁的,比如張三和李四兩個員工在群裡鬧矛盾,領導平時和張三關係好,於是果斷幫張三站臺,群裡其他的員工就看出領導的一個姿態了。

實際上,張三未必就全部有理。而領導這一表態後,就等於事情沒了迴旋餘地。這對另一個當事人李四來說可能心理打擊就很大!他會認為領導公開偏袒張三,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所以很可能李四在以後工作中就不會那麼積極做事,乃至離職都有可能。

除了對李四的影響,其他群裡的圍觀同事也會有不同想法,領導個人在他們心目中的管理形象會有所下滑,權威性不但得不到強化反而是弱化了的。

我以前的領導就曾經教過我這一點,他說:你將來自己做領導了,一定要做事公正公平,如果你在下屬面前一碗水端不平的,別人肯定不會服你!

後來我牢記了這句話,所以出現群裡鬧矛盾這種情況,我一般會把事情搞明白,想清楚我該怎麼說話,避免傷及無辜的員工,最後再考慮發言。

三、領導不出聲,未必代表不處理

其實你看群裡一些領導平時不怎麼說話,並不代表他不關心群裡的事情。也許他是比任何一個員工都更在意。

只不過每個領導處理問題的風格有所不同,一部分領導喜歡群裡溝通來解決問題,還有一部分領導喜歡群外單獨解決問題的。

我現在公司有個領導就是如此,他平時都是潛水狀態,很少在網絡上發言表達意見。但他看到問題以後,總還是第一時間聯繫下屬,一般是電話的形式多,問問事情的原委,然後表達下他的一些觀點,爭取私下把矛盾化解掉。甚至到了公司上班以後,單獨把當事人叫到辦公室去面談。

我認為這樣的領導其實是有大智慧的,他懂得控制事態的發展,單獨溝通來解決問題。

人都是好面子的,作為領導,話語權大,員工們也都期盼著領導袒護自己,所以群裡表達意見確實容易說錯了話。

處理的手段很多種,潤物細無聲才是管理的高境界!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關於這個話題的一些建議,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作者:丁路遙知事,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高級培訓師,領英、獵聘、智聯、GHR等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歡迎點擊關注我。

丁路遙知事


很明顯,這個不是什麼職場潛規則。

這是領導者駕馭普通員工的一個手段。任何一個當過領導的人都知道。

除此之外,領導駕馭員工的還有哪些手段?

接下來,我們一一分析。

一、員工在群裡相互推卸責任,領導為什麼不出來管管?

(一)、普通員工的事情,領導沒有參與其中,不好隨便說明誰對誰錯。

領導可能都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事情?具體員工之間有什麼問題,他根本也不知道!不知道的話,怎麼說?

(二)、領導懶得管

實話實話,領導也不是天天很閒,如果總是有空管員工的這些小事情,自己的事情還要不要幹!

乾脆,任由你們去爭吵,反正只要你們最後能幫我幹活就行了。領導才不管那麼多。

(三)、這是領導的駕馭平衡術

不論說誰對說錯,都是有一方要承擔更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可能會撂挑子不幹!一旦幫另一方說話,接下來另一些人對領導就會心懷不滿,做事就不會太配合。

這種不利於職場團結的事情,領導才不會幹,畢竟後續幹活還要下面的員工幫自己去做。

總的來說,其實領導最不喜歡底下的團體越融洽,能夠爭吵是最好的!如果下面的人很和諧,證明對抗領導的時候也是大家一起上,不利於領導管理!

二、領導駕馭員工的3大黑招! 你要注意了

(一)領導駕馭術之——調離術!

說簡單點就是說,如果領導看哪個員工不是很爽,或者說要給重要崗位安插自己的人,很經常採取的就是給員工更多的工作量,了。

等員工抱怨的時候,就突然好像大發慈悲一樣,突然減少工作量,調取邊緣地帶,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然後把自己的人安插進去!

(二)、領導駕馭術之——大餅術!

這個怎麼理解呢?

每個員工都想混得好!所以,針對不同的人,領導會設置不同的獎勵誘餌,也就是常說的畫大餅!

然後讓大家聞到香噴噴的大餅,接下來一步步讓大家為自己所用,達到控制的目的!

(三)、領導駕馭術之——套近乎術!

領導為了更快的和你接近,通常會使用各種相見恨晚的方式來跟你溝通!就是常見的套近乎。

比如說,原來都是老鄉啊! 原來都是某某大學的啊,原來都是熱愛什麼什麼的啊!

總之,領導總能找到一些和你契合的地方,然後讓你非常信任他!接下來,你辦事就會非常積極了!

三、總結一下

同事在公司工作群裡互相抱怨推責任,為什麼領導一般不出聲呢?

原因有三

① 領導沒參與。

② 領導不想管

③ 領導樂於看大家爭吵

除此之外,我們還介紹了三種領導加員工的一個方式。分別是“調離術”、“大餅術”、“套近乎”。

很多時候領導站在比我們高的位置,所以他必須有一些方式來”管理“下面的員工!

你覺得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你覺得怎麼樣???歡迎留言評論~

作者:小皮老師,每天分享職場經驗、10套PPT模板免費下載!

PPT精選


在職場中,同事之間任何爭吵,都是很正常的事。作為領導,之所以不出聲,因為他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去思考問題。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1、領導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不好開口

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主要是因為清官不瞭解家庭事務誰對誰錯,所以很難判斷。

作為領導,有同事在群裡互相抱怨推責任,可能是因為他暫時不瞭解事情的真相,這個時候,如果他隨便發言,會對後期的處理產生影響。

所以,聰明的領導一般不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去發言的。

因為以不變應萬變,是解決很多事情的好辦法。等你們不斷吵吵,領導瞭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再去處理,效果會好很多!

2、領導不想壓制大家的發聲

有些領導,只要同事爭吵了,就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吵了,要團結,要正能量!

其實,對於團隊來說,這未必是好事。當然,團隊內保持團結是好事,但是,對有些領導管理,未必是好事。

比如,有些老闆,就喜歡自己的下屬吵架,越吵架,暴露的問題就越多。

所以,有些領導不想壓制大家的發聲,是因為不想把問題壓制了。

3、領導不想過多加入同事之間的爭吵

對於領導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他介入你們的爭吵,可能會導致下屬認為他偏袒某個人。

這個時候,不介入會更好!

等私底下下屬找他了,他再去處理會更好!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分享一個案例:

某員工是公司銷售,公司原本銷售提成是10%。當然,這個員工剛開始業績並不太理想,因此拿到手的提成並不高。公司銷售二十來個,真正掙錢的也就那麼幾個。

然後一段時間之後,這個員工業務開拓能力有所增加,談下了一個百萬的業務單子。按照公司原來的提成,至少能夠提10萬。但是,就在同時間,公司修改提成,約定百萬以上的單子提成降低到0.5%。可想而知,調整提成之後,這個員工到手的收入大大減少。

這個員工先是找老闆理論,然後在群裡叫罵。

但是奇怪的是,領導起初並沒在群裡發聲。這個員工說的情況其實其他銷售也都知道, 但是隻有他在群裡說。其他銷售都默默接受了這一不合理的安排。

結果,這個員工在群裡罵了幾分鐘,沒有人回應,就不罵了。

所以,這個情況下領導不出聲,其實有可能是在觀察其他員工的反應、態度,另外他不出聲的額情況下,也可能說明他覺得事態還在可掌控階段,沒有必要出聲。如果出聲,可能激化矛盾、適得其反。


筆記先生


這和潛規則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們一定要清楚作為管理者在面對各種狀況時的思維方式與應對方式才好。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在日常的管理以及與員工互動時更為理性。

老鬼以管理實踐做基礎和大家分享些個人看法:

一、首先需要所有職場人明白一個道理:事事指望領導做主的人,在職場的發展不會太好。

雖然說外因、外力、機遇等等對人的成長、發展有很大影響,不能否定外部因素對人的作用,但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自己的現在、未來都不可能交給外力、外界因素對自己的推動、影響。這是成年人、社會人應該明確的發展理念。

身在社會、職場,內心裡可以思考如何藉助他人的力量,如何積累自己的資源、人脈,以便於在發展過程中可以互相幫助、促進或者得到他人的支持。但我們內心裡絕對不可以指望某人、某類人群主動幫助自己!

如果一個人內心裡已經形成了“某某人、某類群體,在某些時候就是應該幫助我、扶持我......”,會導致自己一系列的不如意出現。

特別是題主所提出的這類問題,如果內心裡已經認定了:這個時候領導不出面、不主持正義、不幫助自己就是領導的問題,自己面對的困境、窘境等等都應該由領導負責,領導應該承擔這些責任!——如果某個職場人內心裡有這種想法,那將是非常可悲的。

如果你遇到的領導就是一個和事佬,就是一個怕惹事兒,不願意幫下屬出頭的傢伙,那你就慘了。你發牢騷、抱怨、鬱悶,甚至消極怠工,都沒什麼用處!最終的壞結果還得自己承擔啊!

因此,我們內心裡:既要深知“藉助資源、人脈或者領導的力量”的重要性,又不能指望著外力、甚至認定了某個外力在某些時候應該幫助自己!否則,自己將變成不折不扣的弱者!

二、老子都說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還指望你的領導會幫你做主?

整個生物界乃至我們生活的社會,都符合一個大的規律:每個物種、每個群體、某類人,都應該自己選擇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老天爺不會可憐誰、憐憫誰、幫助誰!

人類歷史數千年來的紛紛擾擾,正義的、非正義的戰爭無以計數。老天爺幫誰了?!你是正義的就一定會獲勝?你有理,別人就不應該侵犯你?如果真是這個道理,當年就不會有8年抗戰了!

因此,我們還是理性一些,別指望領導能夠如何如何!別拿那些根本與自身利益無關的大道理來說明領導不幫助、不維護弱小、正確的一方就是錯誤的,就會讓企業承受多大損失。那些道理,根本幫不上自己的!

自強才是根本!腦子裡整天想著“為什麼領導不幫忙、憑什麼領導能夠這麼冷血”之類的問題,你將在社會、職場中永遠處於弱者狀態!換種說法:這是一種弱勢文化侵染了自己的內心!

三、換個角度:領導、老闆不可能事事都操心!除非影響到企業、部門、團隊的大利益,否則管你那些幹什麼!

老鬼說的難聽一點:某個受氣包、軟弱之人被欺負的待不下去了,那就走唄!反正你的可替代性太強了!你走了還能快速招聘到一個照樣勝任工作的人!

老鬼說的再難聽一點:不要弄一大堆理由替這個管理者、老闆甚至企業未來發展如何如何操心!你先得為自己的生存空間、成長環境考慮為好!

四、很多時候,面對題主提出的問題,領導、老闆的心裡就和明鏡兒一樣,只是“只要不威脅到企業或者部門的綜合利益、穩定性”時,懶得出手!

這一點,老鬼不想過多解釋,自己思考就好。


以上供參考吧。老鬼希望所有 職場的朋友們理性的對待這種現象。


老鬼歸來


我們能夠發現,一般的工作群基本都是討論工作相關,領導發信息,大家回覆“收到”、“好的”,很少有其他話題的討論。最多就是過節的時候,老闆發個紅包,大家在群裡客氣一下。

為什麼在工作群裡,即使出現了互相抱怨推責任的事情,領導也不出面說話呢?從下面三點可以說明原因。

一、看地點

這是工作群,公司的所有人都在裡面,也就是說,在群裡的每一句話,大家都能夠看到,除了當事人之外,其他人看這件事都是抱著吃瓜群眾的心態來看的,反正事不關己,還能給無聊的工作增加一點樂趣,順便在下午茶的時候八卦一下豈不是很好,在這樣的情況下,領導怎麼可能再去插一腳。

在工作群裡,不管是發文字還是語音,我想很難把一件複雜的事情給講清楚,事情越講越亂,還可能引起其他的矛盾,領導何必在群裡說這些呢?

二、看環境

同事在抱怨推責任,領導為什麼不出聲?這是典型的學生思維啊,學校裡面出了事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找老師評判是非對錯,但那個時候你是未成年人啊,老師作為一個成年人可以給出一個判斷標準。

現在來到職場上,大家雖然有職位上的不同,但是彼此都是成年人了,領導把任務派下去了,你們之間推諉抱怨是你們之間的事情,成年人難道不應該學著怎麼解決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問題嗎?領導又不是老師,他只對你們的工作成果負責,你們之間的恩怨和他的關係並不是很大。

三、看結果

這裡的“看結果”就是領導要看的結果,即使你們之間再抱怨,只要不是鬧得太過分,領導沒有必要干涉,工作結果能讓他滿意就行了。在你的眼中,領導可能代表公司,公司應該處理職員之間的矛盾,但是領導其實和你們一樣,他也是僱員,大多數的領導並沒有把公司當家的意識,他們只要保證自己的工作任務完成就是最好的了。

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們第一個要學會的就是自己解決各種問題。無論是在職場、家庭、還是日程生活中,企圖把問題交給別人解決評斷的都是幼稚的行為。


言職狗


如果你經常看歷史劇,相信一定會對這一幕非常熟悉。

領導的制衡之術

舉歷史上幾個簡單的例子進行分析,唐朝時期的長孫無忌和岑文本,康熙時期的明珠和索爾圖,乾隆時期的和珅和紀曉嵐。

對於歷朝歷代的皇帝來講,制衡之術是運用的最為嫻熟的,沒有爭論的朝堂是不穩定的,疑問一旦下面的人不爭,就會開始和上面的人爭了。

只要不動搖根本,領導是希望下邊的人有一定爭論的,只有彼此的制約才不會導致任何一家獨大,領導的地位也才穩固。

站在領導的角度,並不急於當判官,而是掌握好其中的平衡就好,適當的讓下邊的人爭論爭論並沒有什麼壞處。

借爭論之機瞭解事情真相和下屬的為人處事

俗話說的好,理不辯不清,事不辯不明,站在領導的位置,對下邊發生的很多事其實是很難知曉的,藉著下屬相互指責和推卸的時候,作為一個旁觀者很快就能瞭解事情的是非對錯。

同事之間涉及到爭論時,首先會證明自己做的對的地方,同時也會指責對方做的錯的地方,通過爭論領導也能瞭解更多自己平時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職場中有的人在爭論時只是單純的就事論事,而有的人則會公報私仇,互相揭短。對於領導來講,通過這樣的爭論也可以知道兩人的人品如何,那種一遇到問題就推卸責任,一旦有了爭執就揭人老底的人領導也會額外多留一個心眼。


如果細心點你會發現,領導在面對下屬爭論時總能把握好實際,就在真相基本明瞭事態即將失控之前肯定會出來制止爭論,一般也不會在公眾場合指責誰對誰錯。私下談話,私下安撫,這樣每個人也都會對領導充滿感激。
這就是領導的藝術吧。

創意民工


同事在公司工作群裡互相抱怨推責任,領導卻一聲不出,這是常態。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領導駕馭下屬的藝術。作為領導者,下屬之間有點矛盾,更有利於自己掌控全局。如果下屬們都萬眾一心,那可能下一步就是齊心協力對付你這個領導了。所以,領導都不會過於干涉下屬的矛盾。實在是激化了,領導再出面調和一下,也顯示領導的權威。這叫“術”。這一點,喜歡看歷史故事的人都很瞭解,康熙皇帝就玩得很好。為了制衡索額圖,培養重用明珠。明珠和索額圖在下面鬥得雞飛狗跳,康熙在上面悠哉看戲。

第二,存心讓下屬在群裡辯論以瞭解真相。同事們在工作群裡互相抱怨,互推責任。作為領導,也很想了解真相究竟如何。這時領導一出聲,同事們必有所顧忌。因此,乾脆不吱聲,讓他們辯論,在這過程中默默關注,瞭解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另一方面,也便於對當事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有一個評判。

第三,領導的身份,不便於在群裡參與是非,以維護自己的權威形象。一般而言,領導會找當事人當面溝通情況,有矛盾的時候,這種私下的當面溝通,更能解決問題。如果在群裡說,一旦溝通不順,工作群裡同事多,領導將顏面盡失,權威受損。所以即使要在微信上溝通,領導也一定會私信當事人,而不是直接在群裡參與責任討論。

第四,作為職場中人,最好不要在工作群裡與同事互推責任,要充分考慮影響。這就有如公眾場合吵架,把自己的不理智暴露在公眾面前,是不明智的行為。可以私信或電話溝通,實在說不通,到辦公室再當面拿著依據說清楚。

生活不易,工作不易,望以上回答對您略有啟發。


【我欲因之夢寥廓】分享職場經驗,探討職場規則,解決職場困惑!歡迎指點、評論、交流、加關注!


職場曼姐


同事在公司工作群裡互相抱怨推責任,此舉等同在全體人員面前公開自己與他人的矛盾,如此不顧影響可見其情商之低,智商堪憂,愚蠢之極!

領導之所以不出聲有五個方面的原因:

一、忙,沒有空搭理他們

領導身上責任重,工作量大,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是安排得滿滿的;除非公司有在工作群裡發佈公告,他們才會去看平時根本無暇顧及!

就算領導知道、看到有兩個員工在群裡互相抱怨推責任,當時他們也未必有時間去處理這個事情;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二、未影響大局,靜觀其變

領導看到兩個員工在工作群裡互相抱怨推責任,且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並不影響大局,也就沒有搭理他們。

領導暫不表態,靜靜的在手機屏幕前觀望;他們想也好趁此機會觀察兩位當事人平時被隱藏的一面;順便觀察一下其他人對他們的反應,可謂一石多鳥,機會難得!

三、狗咬狗呀,何必引火上身

他們情商低、智商低,才會幹出這樣的事情,何況他們正吵在興頭上指不定逮到誰就咬誰,在這種情況去搭理他們是有風險!

萬一他們的瘋勁一上來朝你攻擊,你這不是在引火上身嗎?群裡那麼多人看著,你說你是“應戰”還是“不應戰”?這不就讓自己騎虎難下了嘛!若是應戰,面對他或他們不但耗時費力,且還不一定能在工作群裡向他們把道理講通;要是講不通那你就太被動!你就算把道理給他們講通了,你也不能算贏而是應該的!

四、大領導沒發話有所顧慮

別忘了大領導也在工作群裡,且還沒發聲呢!不妨想想為什麼他還沒發聲?是在忙嗎?不在線嗎?還是在默默地關注著!

假設他正在透過手機屏幕觀察每一個人的反應,那你自問一下貿然出手處他們之間抱怨推責合適嗎?會不會讓大領導覺得你的工作量不夠大,所以才有這麼多的時候用手機,玩手機!如果你沒有及時處理好,大領導在看著呢;當然你要是處理好了,大領導也在看著;這個風險值得冒嗎?這些都是各領導們之間的顧慮!

五、人多嘴雜場面不好控制

公司工作群裡人太多,在群裡處理員工之間的磨擦,場面比較不好控制!你在群講的話不只是當事人看得到,群裡所有人都看得到;不只是看得到,而且還能"點評"你!

到時候就麻煩了,你出面處理他們的抱怨推責,他們沒反應;而旁觀者卻開始"點評"你,甚至挑唆你;你稍微一個不剋制,就由調解者變成當事人,說不定還會演變成工作群"混戰"!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你在日常管理中多少都會有人與你發生摩擦,鑑於你的權威他們不敢當面反擊你,現在倒好了他們在群裡逮住機會了!尷尬了吧,說不定大領導就在手機屏幕前看著呢,多被動呀!

綜上所述就是領導一般不發聲的五個原因;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潛規則的痕跡!

【諸葛明職場教練觀點延伸】

我們認為如果領導發現有人在工作群抱怨推責任,爭吵,基本上都不會選擇在群裡處理;而是會在私下@他們,或者直接告知他們的直屬領導由他們去處理!而直屬領導通常會打電話通知他們到辦公室,然後關緊門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