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又足,為何還會被燕王朱棣輕易打敗?

黑暗騎士駕到


朱棣靖難之役,打了四年,仗打得並不輕鬆。

朱棣的軍隊打到濟南時,遭到了鐵鉉的頑強抵抗,最終只得繞道而行。

雖然建文帝坐擁天下,可是真正能打仗的將軍,一部分被朱元璋除得已經差不多了,還有個老將耿炳文。耿炳文分兵到達真定後,分兵三處互為犄角,卻遭到了燕軍的突襲。同時,耿炳文的軍中出現了叛徒,明軍大敗。

耿炳文失敗的消息傳到南京,朱允炆聽取黃子澄等人的建議,啟用了紈絝子弟將二代李景隆。

李景隆是個最大的敗筆

李景隆的出現,成了朱允炆的最大的敗筆,也正因為他明軍才屢戰屢敗,這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明軍也曾經出現過可以轉敗為勝的機會,瞿能差一點攻進北平城,但是李景隆怕瞿能建功,叫停了進攻的步伐,北平城才有了喘息的機會。等李景隆反應過來,已經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了。

在朱棣打到南京之時,李景隆打開金川門,成了叛將。

燕兵犯金川門,左都督徐增壽謀內應,伏誅。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

建文帝失敗的原因

與朱棣的手下們相比,李景隆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就算給在多的軍隊以及軍需供給,他也不是對手。建文帝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朱棣從小就在軍營中長大,追隨的是大明朝最優秀的軍事人才之一,徐達。經過戰火錘鍊的朱棣,帶兵打仗可以說是日常便飯一般,李景隆自然不是對手。

2:明朝皇位以朱允炆的資質和用人,如果朱元璋安排的巡邊九王都進行削藩的話,最終遭殃的可能是明朝江山。雖然當時元朝已經退回漠北,可是殘餘勢力還在,如果九王的屏障被剪除,元朝殘餘兵力可能隨時南下。所以說,朱允炆不是朱元璋皇位的最佳繼承人。

3: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需要出現一個文治武功的俱佳的皇帝出現,朱棣被歷史選中,成為一代雄主也就可以理解了。

總結:在冷兵器時期,“人“才是戰爭的最關鍵的因素。建文帝雖然坐擁天下,軍隊糧草供給也不是問題,可是他唯一缺的就是軍事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