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到“外”,我省国土三调全面复工!

从多彩九寨到峨眉之巅,从广袤草原到密密丛林,从川西高原到成都平原……在历经两年多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中,我省以2580万个图斑总量高居全国第一的成果绘制出了一幅精致细腻的四川山水林田湖草工笔画。2019年底,我省提交的初步调查成果顺利通过国家核查,质量居全国前列,四川三调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20年

三调进入初始成果库锁定

和统一时点更新阶段

但受疫情影响

原定于春节后

即全面开展的工作全面受阻

当前,复工复产正在进行中

作为调查单元最多的四川

如何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抢回时间
调整工作流程,先内业后外业


“我们外业调查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随时可以开工。”3月21日,攀枝花市盐边县三调作业单位负责人吴波在微信群里汇报工作。在攀枝花市三调工作群里,5个区县每天都要向市里的三调办汇报进度,遇到问题也会群里沟通解决。


目前,我省三调工作已经全面复工,外业作业正陆续推进。下一步,将根据全省和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以及疫情响应等级调整,加大内业外业工作强度,将前期损失的时间抢回来。


力求准确
分析变更原因,讲清现状合理性


三调与前两次土地调查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名称的变更,从“土地”调查更名为“国土”调查,两字之差,意味着调查思路有了根本转变。“以前主要调查耕地,现在每个地类都需要调查,并且同等重要。”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


三调变多头调查为“一张底图”,我省提交的初步成果如实反映了土地利用现状。不过,过去数据交叉统计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有些地区三调结果和二调结果差异较大。


盐边也遇到了这个问题。桑葚是盐边的特色产业,该县渔门镇是桑葚产业核心区,种植规模达到15万亩,桑葚大部分种在了耕地上。此次调查中,种植桑葚的土地被标注为“果园”,不再是耕地。为了说明变化的原因,吴波向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政府了解情况,对变更原因进行了分析。


省三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三调工作进入实质性调查以来,全省各地把主要精力聚焦在三调成果真实性上,现在已经进入了对现状真实性与现状合理性之间的转换分析上。“只是调查清楚还不行,必须把变化的情况和变化的原因说清楚。”省三调办相关负责人说,这是今年三调工作的新要求,原计划在统一时点更新后全面推进,目前已经要求各市州利用现有的成果提前开展,并根据分析成果进一步校核三调成果的真实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