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四年級十歲,被體校選中要轉學去體校上學,哪位大神能分析下其中的利弊,多謝?

林青峰648


說個我身邊的事,上小學的時候,班裡有個女生跑的特別快,就被老師選中當了體育生,在四年級的時候就參加各種比賽,各種運動會,區,市,省級的各種比賽,她為學校為自己贏的獎盃,獎狀不計其數,學校以她為榮!然後,破格不用考試就直接升的初中。上初中了,根本不用學各種文化課,還是各種訓練,各種比賽,給她自己也帶來了各種痛苦,她的腳還經常脫臼,膝蓋也經常疼痛!每次遇見她,不是滿頭大汗的正在做訓練,就是一個人落寞的坐在操場上發呆!後來她不練了,寧可不上學也不練了,把自己關在家裡,她的父母求她,學校老師去求她,校長去她家找她談話!她是個好苗子,學校不想放棄她,沒辦法,她又回來了,還是沒要沒了的訓練!後來,聽說因為過度訓練,她的腳徹底廢了,連走路都困難,她熱愛的跑步把她的身體毀了,文化課她又跟不上了,只能休學回家!後來我回到母校,原來的榮譽牆早就沒了她的影子。再後來我無意中遇見她,她比同齡人顯老,走路還是一瘸一瘸的!因為她的文化課只有小學的水平,她找工作就處處碰壁,她的身體又幹不了重活,只能草草的找個大她好幾歲的人嫁了!每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她的關節就像被螞蟻咬的一樣!她退役後,學校補給她的錢,還不夠她去醫院做兩次康復的,而那些所謂的獎牌,獎盃早就扔了,因為放在家裡佔地方,賣又不值錢,她這一生,是毀了!


納納和悅悅


兒子幼兒園時,市裡到各幼兒園挑選跳水苗子。由於兒子機靈,身材不胖不瘦,頭型(大腦袋不要的)也行,所以被選上了。一個市也就挑了幾個小朋友,然後教練集中免費訓練。每次訓練都要在臺階上練站,腳只能一半在臺階上,看能堅持多少時間,還要每天在操場上跑幾圈,另外還有在蹦蹦床上蹦高。這些都是下水之前的訓練,我家每次都是開開心心地練,也不覺得累。但是每次訓練後,經常有小朋友因為出汗了感冒發燒或太累請假的。也有人捨不得小孩吃苦就放棄了。我家的體能很好,從來沒有感冒過,也沒請過假。直到有一天,在蹦蹦床上由於蹦的太高,差點從蹦床角邊上摔下來,幸虧自己眼疾手快一把拉住才沒事,把我嚇得夠嗆。想想一路下去還要受很多苦,遇到各種危險,即使有發展,冠軍只有一個,萬一混不出名堂,再回來學習,那就來不及了。兒子很聰明,還是讀書吧。事實證明我是對的,兒子一路讀書,從不要我操心,除小學我跟他報名上學,初中到現在博士畢業都是他自己定的學校,工作也是自己找的。但願他以後工作順利,事業有成!


用戶4543398123352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總感覺其它朋友就此問題沒有談到點子上,憑想當然武斷作答,並不能提供可資參考的、比較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我從事過青少年競技體育行政管理工作,曾成功引導親戚朋友家的數名孩子參加體育訓練並最終走上成才之路,有較多的經驗體會,對你正糾結的提問,相比較其它回答者,可以給你比較權威的回答。


競技體育項目,毫無疑問是殘酷競爭的項目。參加競技體育訓練的青少年,像金字塔的底座,而最後真正能出優異成績的運動員,就像塔尖,大多數人被無情的淘汰出局。

儘管青少年競技體育訓練淘汰率高,並不意味著你十歲的女兒不可以參加體育訓練。我大概知道你目前猶豫不決、難下決心的心情,既想讓孩子有通過訓練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又恐怕選擇不慎會耽誤孩子的文化學習,影響孩子的前途。


我認為,在做最後抉擇前,你必須重點弄清楚,並慎重考慮以下幾點:

一、參加競技體育訓練的孩子必須確有體育特長。這裡說的特長,並非是孩子已經掌握運動技能,而是指孩子是否具有運動天賦,即適合某項運動的很好的身體條件,比如身體形態、身體協調性、耐力、爆發力等,還有智力悟性、反應速度、吃苦耐勞精神、適應長期大運動量和高強度訓練的意志力等。

建議你聯繫市體校的選材教練員,深入探討一下,問問教練員對你女兒的身體條件到底有何評價,看看選拔你女兒的理由,再結合你對女兒智商、意志力的觀察瞭解,權衡她是否適合競技體育訓練。

二、所參加訓練項目是否本市體校的優勢重點項目。這一點也很重要,反映了本市體校在此項目上教練員的執教能力和水平、是否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也反映了本市體育行政部們及市體校對此項目的重視程度及經費投入程度。只有重點優勢項目,才有能把孩子訓練培養出色的可能。


比如我們徐州市的體育訓練單位,女子籃球、女子足球、女子排球等集體項目,皮划艇、武術套路、武術散手、摔跤、柔道、乒乓球、蹦床等個人項目,都是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實力的優勢重點項目,把孩子送到這樣的項目參加訓練,能達到在全省正規賽事中奪冠水平,起碼達到位居前三名的水平,今後輸送到省隊、國家隊就有極大可能,也可以進入大學高水平運動隊。

三、參加青少年體育訓練,未必會耽誤文化學習。現在各市級體校,特別是小學階段的訓練隊伍,都是體教結合、業務訓練,也就是正常上課,接受文化課教育,在課餘及節假日參加體育訓練。就如同在一般學校上學的孩子,放學後再接著去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練器樂、聲樂、繪畫等一樣,都是為了培養興趣愛好,或是將來考取大學相關專業。而大學每年也都招收體育特長生、體育專業學生。

我的觀點歷來都


是發現孩子有體育特長,最好先送去訓練一段時間,比如半年、一年,通過訓練進行觀察、評估,如果確認孩子有極大發展潛力,就繼續訓練。如發現孩子潛力不大,難以達到成才標準,就權且當做身體素質鍛鍊了,就要及時果斷的終止訓練,轉向專心文化學習。

四、女子體育項目與男子體育項目比較,成材率較高。如果通過一段時間的試訓觀察和評估,可以讓孩子正式的繼續訓練下去,你女兒也真的不怕苦怕累,喜歡訓練,我認為不必為孩子的前途擔憂。


畢竟現在時代的女孩子都比較嬌貴,肯吃苦訓練的不多,相對來說,女子體育項目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遠不如男子體育項目。因此,女孩子參加體育訓練,更容易出彩,獲得優異運動成績的概率更大。我開頭所說的親戚朋友家的數名參加體育訓練孩子,都是女孩,有的被選拔進省隊、國少隊,有考進大學高水平運動隊、體育訓練專業,都是成功典範。

但願如上回答,能為你提供參考助益。


太陽昇Sun


我的舅婆是一線城市市體校的教練,現已退休,她從不讓自己的孩子練體育,我小時候也被體校選過,家裡人諮詢她,說堅決不要去,有幾方面原因:

一個是因為搞體育的文化素質很差,基本屬於半練半讀,不可能學的好。

二,我們有很多項目很難出成績,主要是訓練的方式和亞洲人身體結構有關,所以像劉翔這類人極少出現,你要想好你的小孩是這方面的天才嗎?有好的教練嗎?如果其中一個不是,那你的孩子準備好為體育事業默默奉獻吧,時間不會很長,出不了師基本退役找工作吧,基本就是炮灰了。

三,我們有些強勢的項目,就算你的孩子真是天才,你也很看好她,有兩種結局一種是下級體校輸送的苗子沒有更好的了,就你家是天才苗子好(想想這個可能嗎?),另一種是你家孩子和很多天才一起競爭,最終有一些人進了省隊(或幾個直轄市),又經過淘汰最終進了國家隊,但只有拿金牌的會被記住,如果你有這個信心和足夠的能力去承擔你小孩未來的話可以放手一博。

四,這個不能多說,只能意會,搞體育的為什麼退役年齡都很年輕?僅僅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嗎?女的說話嗓子和男的一樣,只是聲帶的關係?自己去想。

五,我們的體育是舉國體制,所以目的性很強,同樣的,被送去練體育的孩子家長目的性自然也就很明確,但有的時候付出的代價不是所有人承受的住的,一塊金牌的背後是幾萬人不同梯隊搭建起來的。你要確保你的孩子能拿金牌,銀牌以下不會被記住的。


跳跳虎阿拉丁


這種事情,可能 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我來舉個我認識的小朋友的例子。

那是一個小男孩,體質很好,活潑可愛,他從小就學習打乒乓球,在四年級 的時候,他父親帶著他去外地一個體校面試,他就面試過了,體校收他了,希望他在四年級時就轉學到體校去上學。

當時他父親是這麼想的,在我們國家,打乒乓球想出頭,想打到全市乃至全國冠軍,那一定是難上加難,他要求不高,只要求孩子能取得專業資格證,最後考個教練證,他就這麼個要求。

那個孩子上體校之後,他母親因為孩子太小,在家裡就受不了,於是在沒有徵得父親的同意的情況下,她私自把孩子又轉了回來,他父親看到以後 ,一聲嘆息 。

後來,又上初中了,他父親又一次帶著孩子去了,發現當初不如他的孩子,現在已經打得比他好多了。於是,他父親再一次給他報名,他也大了,就堅持了下來,打得非常好,專業運動員資格和教練證都取得了。

在高考那年,他就以特長生的資格參加了考試,結果考上了一個比較理想的大學。他父親非常開心。

現在那個小夥子一邊上大學,一邊打乒乓球,確實打得很好。在沒事時,也開班教小朋友打球。

不過,也沒能成為專業運動員,也沒有在什麼在大型賽事上獲獎。

不過,他們家的希望已經都實現了,所以也是此行不虛。 你看,你的想法是什麼,希望孩子能達到一個什麼高度。再仔細斟酌斟酌吧!


Longsuixinyuan


不知道是什麼項目?我覺得這個問題不要一刀切,還是要看具體情況。

比如進體校的目的是什麼,我兒子游泳隊有個比他高兩級的孩子小學畢業就進了專業隊,他的教練說,其實是為了升學,因為這孩子學習成績不太好,如果跟著專業隊訓練拿個一級運動員,到時候上大學很有幫助。

體校教練到處招人,可他你不管你以後一定有什麼成績,進了體校最後一事無成的是大多數。如果是真要做專業運動員,就要冒著被淘汰之後,既沒成績,也沒文化的情況


shining82886151


這事情如果發生在我家孩子身上,我不會同意孩子上體校的。因為我家孩子就是藝考生,我知道藝考生一路走來不容易,也知道藝考生花錢很多。所以說當孩子被體校看中後,你要考慮清楚,家庭經濟是否比較富裕,孩子是否有吃苦的能力。總之你要考慮全各方面再決定孩子的去留。

我先說一下我家孩子的情況。

孩子高二開始學特長,學的是體育舞蹈,從高二下班學期開始到高三結束,孩子一共花了16萬,經濟不是很好的家庭,一年半根本承受不了這麼多,我們夫妻兩個全都上班,外加爺爺奶奶的資助才勉強過得去。更讓人擔心的是孩子在這一年半中狀況百出,一會這問題一會那問題,做父母的天天過得提心吊膽的。特別是藝考的時候,天天跟著孩子天南海北地飛,花錢不少,受罪很多。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專業證很難拿,現在很多考生成績不好考本科不容易,都想走藝考這條路,這樣藝考生每年增加不少,但是現在的藝術學校的招收沒變,還有遞減的趨勢,所以能成功拿到藝考證的真的很少。

再有現在的藝考證是4:1的比例發放的,即使你拿到藝考證,文化課過了本科線也不一定能夠被大學錄取。所以說藝考真的不易考。

不過我家孩子比較幸運,順利拿到藝考證,文化課考得也不錯,超本科線80多分,成功被武漢體育學學院錄取。和他一起參加集訓的夥伴,專業證考取了,但是文化課沒有過本科線,很遺憾落榜了,一年多的專業訓練和考試,花費了父母十幾萬,真的很可惜。

再說一下孩子班同學的情況。

高三下學期孩子回到學校集中學習文化課,在他們的班級中有幾個就是專業院校的學生。因為高三特長班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們沒有考取專業證,是在混日子,這樣班內的紀律不是很好,班主任為了維持班裡的紀律,每天都安排一位家長前去監督學生。由於我本身工作不是很忙,所以就把這個重要的任務接下來啦。每天我都要到孩子的班內維持紀律,同時課下和孩子們談談心,瞭解一下班級的動態。

通過平時的觀察和孩子課堂表現,我發現專業院校的學生對文化課可以說是一竅不通,特別是上數學課就是聽天書,要不然就是睡大覺。有一次我和其中的一個專業院校的學生談心,問到他們在專業院校的情況。他說在專業院校老師只重視專業課,對於文化課老師不重視,我們更是應付。高中三年課程我們根本沒有進行完,別說是參加高考,就是基本的單元小測試我們都不會做,每門考試幾乎都是20分以下。750分的高考題我們憑自己的實力能考200分已經不錯了,想過藝術生本科線不可能。有一次英語小測試,我想試一下自己的能力,所有的英語選擇題我全都是認真做的,結果75個選擇題我只做對了一個,還不如平時我蒙的準確率高。

再有在我們專業院校的學生素質普遍低,都注重吃吃喝喝,拉幫結派。很多學生根本沒考取專業證。不僅花了父母大量的錢,而且還耽誤了自己的學業,現在我很後悔。

專業院校的老師對我們管理不是很嚴格,一般只是對我們進行專業訓練,帶領我們出去參加比賽。所以在整個高中期間我們的文化課都扔了,專業課也沒有學好。現在在這個班級裡,我就是混日子,學也學不會了。我們也只是希望高考碰運氣,能考多少分是多少分,文化課想達不到本科線,最後沒辦法只能走專科了。

不過我們專業院校的學生一般專業課都比這種到高中才學專業的學生強,這是唯一的強項。自己如果高考考不好的話,可以上一個比較好的專科,回來以後到培訓學校當專業老師。我上了八年專業院校,花了父母將近50萬,我希望今後畢業以後在培訓學校努力工作,爭取減輕父母的負擔,這就是我今後的打算。

通過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專業院校有很多弊端,我不建議孩子去專業院校學習的。

所以說專業院校不是大家想的那麼美好,在專業院校真正能走上國際化比賽的人少,大部分是平凡人。所以說家長一定要考察好再給孩子做最好的選擇。


妞媽教育心得


我可以回答,我就是體院畢業的。得看你女兒什麼項目。有一些項目很不錯的,有一些項目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比如體操,但是藝術體操就很美,女孩子學又很有氣質,還有體育舞蹈。就業面其實也挺廣的,像我們學校除了專業體育項目的,還有體育新聞,體育廣播,體育記者等等,還可以體育老師,教練,甚至裁判,不入這行的不知道很多項目的。


Juliet2019


你好,我是心遂而靜。這個問題我正好經歷過。我的建議是:不要轉學去體校,但可以參加學校的校隊訓練。

一、運動員天賦很重要。你女兒四年級十歲,被體校選中,告訴你去從事什麼體育項目嗎?據我分析,可能沒有,除了比較特殊的體育苗子,如超出同齡人的心肺能力、身高、臂長、腳長。一般的十歲體育苗子的選拔,基本上看身高、柔韌性、協調性、反應力。選拔進了體校後,訓練一段時間後再確定項目,訓練一段時間,發現這個項目不行,再換一個,實在不行就退訓。如果確定了項目,訓練一段時間,

很容易出成績,別輕易覺得自家孩子有體育天份。任何一個孩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業動作、力量、速度訓練,肯定會在這個項目表現出比同齡人優秀的成績,這很正常。但要真正出類拔萃,十分困難。

舉個例子,男子100米,初中優秀基本在14秒5左右,進14秒基本就會被體校選中,經過一段時間訓練,馬上能進12秒4,取得國家三級運動員證書,有點興奮吧,其實沒用,在取消體育特長加分前,國家三級運動員也是不加分的。再經過一段時間訓練,進11秒5,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能達到這個標準的,基本上三級運動員人數的30%,二級運動員在以前參加高考,是有加分的。但二級運動員只是邁入男子100米專業運動員的門檻,很多運動員卡在二級,無法達到10秒93秒的一級運動員標準,因為這個標準不是簡單靠運動量加大就能達到的,不僅要有很專業的指導,另外很大的因素取決於運動員的自身天賦。也就是常說的底子就這樣了,練死也沒辦法。

二、體校的環境不適合年幼的孩子加入。現在體校的環境、文化科的教學質量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在文化學習、思想教育、性格培養上確實沒法和正常學校比。十歲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進入體校,大運動量的訓練勢必會讓孩子產生疲勞感,沒法集中精神進行文化學習,成績落後於同齡人是顯而易見的,是很正常的現象。同時體校競爭氛圍十分濃厚,也是成績唯上,孩子為了爭口氣,把握不好,私自加大運動量,造成損傷的也有,這些損傷的隱患在今後孩子成長後,會帶來影響。每次體校向上一級體校輸送人才時都會淘汰一批,被淘汰的孩子如果年級還小,還能補得上學業,十五六歲淘汰出體校,再回到高中就讀,就很困難了。

三、參加學校校隊訓練。我的經歷就是這樣的,初一時因為100米測驗進了14秒,體育老師通知了體校來選拔,問去不去,當時父母也是考慮了上面的因素,不讓我去,後來體育老師說,參加校田徑隊吧,父母同意了,我一直練到高三,100米進了11秒5,國家二級運動員,平時學習也沒落下,最後考進了自己心儀的大學。結合我的經歷,建議你孩子參加校隊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通過較為專業的全面訓練對孩子生長髮育有好處。二是參加訓練和比賽對培養孩子的毅力、自信心、不怕輸的性格有好處。還有點,學校田徑隊、球隊的運動員還是蠻吸引同學們注意的,能小小地滿足下虛榮心(哈哈)。三是相對於一直在學校讀書的同學而言,外出參加比賽能更開闊眼界。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心遂而靜


我兒子今年五年級,也是被學校體育老師選中作為小升初的體育特長生(手球隊)轉到別的學校讀初中。要去的初中比我們現在直升的初中好,但我還是拒絕了,我兒子成績中上等所以我決定還是走文化生的路,體育生太苦了而且中考只能填一個志願,文化生能填15個。將來走體育特長生高考的話專業只能和體育有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