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認知

學員諮詢:力哥你好,我看你的文章,你經常提到“認知”,似乎你特別看重認知,你曾經說過,認知會影響我們的選擇,本質上我們當下做出的選擇,是因為我們的認知決定了,而我們站在現在看過去,總是會覺得自己錯過了很多機會,但是即使是現在,我們依然會做出一個讓未來的自己後悔的選擇,因為我們的認知不斷提升,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了,自然做出的選擇就會不一樣,我想了解一下,我們該如何提升自己的認知呢?

力哥回覆:

我不記得我說過這樣的話呢哈哈。我也不是啥名人,也不存在什麼名人語錄,我自己認的太爺爺魯迅倒是經常說一些經典語錄,至於是不是他說的,我也不清楚,反正只要是他說的,別人都覺得魯先生說的對。

就像我們常說的,沒成功之前,說的真理都是放屁,成功了之後,放屁也被人當成真理。

我有一個小徒弟,之前一直是做淘客的,但是一直不溫不火,人是很好的人,不願意去做淘客培訓,即使那個時候的淘客真的是能讓大多數人賺錢的。但是他覺得做培訓都是在割人,但是另外一個徒弟,他做得特別好,當時我教了他們淘客,我自己也沒做了,因為那個時候我喜歡研究項目,但是卻對賺錢慾望不大。這個做的好的人,他一直在做培訓,不斷地收代理做返利機器人,每個月的代理的預估給他10%,他現在一年光這些代理都能給他產生一百個。

這其實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其實不需要去糾結,有雞就努力讓它生蛋,有蛋就努力孵化小雞,糾結個錘子。

很多時候這就是一個認知差距下的選擇,我們總是覺得,一定要自己做出成就來,才好去做培訓教別人。

其實做項目的底層邏輯是相通的,無非就是細節跟執行的差距罷了。也許你沒做成的,你的徒弟卻做成了,這樣的大有人在,我的徒弟裡面比我厲害的多了去了。因為我喜歡研究思維,研究模式,但是我不擅長搭建團隊,去落地執行。

我有一個身價過億的朋友,也許是寬慰我說,說我這樣的人很難得,其實有執行力的人很多,但是有思想的人卻很少,有的人沒有放過一槍一炮,卻能指揮千軍萬馬,說我以後能成大事。

我今年的重點,更多的是搭建團隊,落地。我可不想做一個紙上談兵的人。

其實想要提升認知,我認為無外乎就是兩點:外求和內求。

外求注重學習,內求注重思考,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哲學不會騙人。

我最近遇到過很多人,他們的百度網盤裡面都存了幾百上千個項目教程,但是他們仍然是個窮光蛋。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這些教程在自己的網盤裡了,自己就心安了,覺得已經是自己的了。越看越迷茫,越看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丟西瓜撿芝麻的思維認知。

我們確實需要學習並拆解一些項目,學習其中的底層邏輯,但是也要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底層邏輯其實就是公式,在解題的過程中,把公式套進去運用。高中的時候,有的同學喜歡搞題海戰術,但是往往這些同學,很累很累,成績卻還沒有那些喜歡思考的同學的成績好。

方向不對,努力白費,雖然我叫魯力,但我不會誇大努力的作用。說一句正確的廢話,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想和做,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不要做一個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你又不是哲學家,想那麼多幹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