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种植苦味原因虽多,深究还是施肥方法不正确,仔细读少走弯路

瓠瓜又叫作长瓜,瓠子,蒲瓜,扁蒲,葫芦,夜开花等,它是葫芦科葫芦属中的栽培种,是一年生的攀缘草本植物。瓠瓜的产量很高,食味佳,有着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有一点在种植的过程中会出现苦味。瓠瓜苦味主要是由一种称作葫芦苷的物质积累以后造成的,发生苦味的原因很多,既有遗传因素造成,还有就是栽培过程中引起的。


瓠瓜种植苦味原因虽多,深究还是施肥方法不正确,仔细读少走弯路


㈠发生苦味的原因

1.品种的原因

不同的瓠瓜品种,它所含有的葫芦苷差异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自己留种的品种,如果在留种的过程中有苦味瓜花粉意外的串粉,就会导致种子纯度不够,也是容易发生苦味的。

2.栽培的原因

◆有些人为了提早上市盲目提前播种,这时外界的气温还是比较低,又不稳定,,棚室内外温差太大,也是容易造成苦味瓜的出现的。

◆在瓠瓜的结瓜期,如果有养分不充足的时候就容易造成瓠瓜的营养不良而引发苦味,同时还会出现细腰和尖头等畸形瓜的出现。

◆种植的过程中偏施氮肥,也是容易造成葫芦苷的积累而产生苦味。

◆当土壤过于干旱,瓠瓜的生长受到了干旱的胁迫而导致了植株的代谢失去了平衡,又引发了苦味的形成,在干旱的条件下幼瓜的生长是比较缓慢的,这时瓜皮的颜色会发暗并失去了光泽,这时它的苦味也会随之加重和增加。

◆在栽培的过程中如果植株收到了损伤也是会容易引发瓠瓜苦味的发生的。

瓠瓜种植苦味原因虽多,深究还是施肥方法不正确,仔细读少走弯路


㈡防止苦味发生的措施

1.选择好品种,不同的品种注意要分开进行种植,避免出现串粉杂交。引进外来品种要谨慎小面积试种再做选择。

2.播期必须适合

瓠瓜喜欢温暖,可以小耐低温,当温度在15℃的时候开始发芽在30~35℃的时候它的发芽速度是最快的,瓠瓜的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是在20~25℃。瓠瓜是不耐高温的。瓠瓜对于光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当阳光比较充足的时候病虫害是比较少的,而且它的生长和结果良好,产量也很高。瓠瓜对于水分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它既不耐旱又不耐涝,在结果期间要求有比较高的空气湿度。

早春大棚的瓠瓜播种之后必须做好保温工作,要结合加温和多层覆盖等措施来保证夜间温度不能够低于15℃,尤其是在瓠瓜的结果期,晴天中午的时候必须注意大棚通风,要减少昼夜温差的差距。

3.瓠瓜正确的施肥方法

①整地施肥

瓠瓜露地栽培需要选择没有遮阴,比较向阳的暖地,最重要是不能够重茬种植,最好是两茬之间要间隔3年以上。建议每亩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是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是30公斤,三元素复合肥是50公斤,要进行深耕整地并做成畦。

瓠瓜种植苦味原因虽多,深究还是施肥方法不正确,仔细读少走弯路


②水肥管理

瓠瓜对于水肥的要求是非常的敏感的,当水份不充足的时候是容易产生畸形瓜的,而水分过多湿度太大时,又会造成瓠瓜的生长不良,导致植株病害严重。

一般情况下定植缓苗以后,需要浇一次缓苗水,并且要随水浇施10%的沼液。缓苗之后到开花坐果之前要注意控制浇水,可以进行中耕松土是2次,这样可以提高地温促进坐瓜。在瓠瓜坐瓜之后注意结合浇水,每亩地建议追施三元素复合肥是30公斤。进入了坐瓜期之后需水需肥量都会增加,必须及时的浇水,每隔上15天需要追肥一次,每次每亩地要追施复合肥是25~30公斤。另外还可以选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来进行叶面追肥。

③避免错误的施肥方法

◆切忌氮肥施用过量,因为瓠瓜对于氮素是非常敏感的,如果氮素太多,就容易引起徒长,并且容易感染病害,影响到果实的品质,让果实产生苦味。

◆有机肥和无机肥的配合比例不适当瓠瓜植株的茎叶茂盛结果就多,这时需肥也会多,在施肥的时候需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同时还需要休息氮磷钾的合理配合施用,这样是可以提高瓠瓜的产量和品质。在开花结果之后需肥量是比较大的,这时需要及时的追肥来满足瓠瓜对于养分的需求。

4.合理整枝

合理整枝也是防止苦味出现的一种方式,把5~6节以下的侧枝及时的摘除,以上的侧枝留1~2个瓜,瓜前留下2叶进行摘心,主蔓10~11节在摘心后留最上节的侧枝来代替主蔓的生长。及时的采收嫩瓜,对于畸形瓜,病瓜必须及早的摘除,在整枝的过程中注意不要损伤茎蔓。

瓠瓜种植苦味原因虽多,深究还是施肥方法不正确,仔细读少走弯路


生长过程中合理使用生长调节剂,早春大棚里面的瓠瓜由于雄花花粉比较少,容易出现化瓜,推荐选用氯苯氧乙酸等一些激素进行处理。

温馨提示:瓠瓜有苦味不要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