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前线的“轻骑兵” — 记庆安县公安局大罗镇派出所指导员刘官旭

刘官旭,男,汉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34岁,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庆安县公安局大罗镇派出所指导员。工作中,他立足本职岗位,处处发挥表率作用,多次被抽调到县市专案工作组,参与破获了一批大要案。年轻的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对人民的尊重,在从警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防控疫情前线的“轻骑兵” — 记庆安县公安局大罗镇派出所指导员刘官旭

2020年正月初一,正在单位值班的他,接到所长的电话,“局里成立了指挥部,我们要打一场硬仗,我把名单发给你,这些人员是从武汉疫区返乡的。”这几天细心的他,一直关注着武汉疫情。他痛快地回答“领导,请放心,在排查信息上我一定当好挖掘机”。挂断领导电话后,领导还没有赶回来,他就已经开始工作了,他和值班的辅警,对照名单打电话,对照户籍地址联系村屯干部确认这些人是不是在家。他安排一个村警留守,他说:“这事儿一刻也不能耽误”。随即带领一名辅警驱车赶赴村干部家,了解疫区返回人员是否在家,都去过哪里,并用笔记本记好。他边排查、边宣传,告诉群众不要恐慌。“国家在想办法,没有国家办不成的事,大家要像防非典一样,躲在家里别乱转。”就这样他连续排查了4天,梳理出60人的一幅接触图表,安定了群众,为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

防控疫情前线的“轻骑兵” — 记庆安县公安局大罗镇派出所指导员刘官旭

正月初五,他已经五天没有回家了,他接到指挥部的命令,在与木兰交界的公路上设立卡口。他顾不上疲倦,对领导说,还有几个重点人没有查清,并把图表交给了所长,领命带领民警驻守卡口。虽说木兰道口车流量不大,但它一刻也不敢放松,每拦截一台车他都耐心地劝说,并认真登记。在寒冷的道口,车流少了,上车歇歇,车流和人多的时候,要在冰天雪地里待几个小时。就这样,他和战友们,默默坚持,劝返了222台车、373人。

防控疫情前线的“轻骑兵” — 记庆安县公安局大罗镇派出所指导员刘官旭

一连工作了十天,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姐姐打电话问他情况。但他心里挂念着在卡口执勤的战友。他想到姐姐是做服装生意的,就转变了话题。“姐姐,我们整个公安机关都在应对疫情的前线,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的防护物资不多,支持不了多久。”多年来一直支持他的姐姐二话没说,“我想办法,为你们弄点一次性手套。”“谢谢姐姐,我先睡会。”第二天一早,他匆匆奔赴岗位。姐姐也不食言,第三天托人买到了2000副医用手套捐赠给了一线的公安民警。

防控疫情前线的“轻骑兵” — 记庆安县公安局大罗镇派出所指导员刘官旭

这就是刘官旭,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他像盾构机前的刀片,破石前行。当然我们截取的是他工作和生活的片段,他像蝴蝶一样依恋着绿色食品之乡,他是一只年轻的骑兵,枕戈待旦,守护着山清水秀的小城。

防控疫情前线的“轻骑兵” — 记庆安县公安局大罗镇派出所指导员刘官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