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速蜕变,变化显而易见

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一定很明显地感受到,近年来北京的结构性改革进展特别明显,不管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甚至是便利店形态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由重变轻,由低门槛变为高门槛,由低附加值变为高含金量。而生活配套如便利店,则更加整齐划一,过去一些类似于杂货铺和小市场已经消失了,每条街上则出现了更多干净整洁的便民网点,不但显著改善了环境,而且过去小市场的脏乱差以及私搭乱建和随意放置广告牌等乱象也都不见了。显然,这些看得见的转变,不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宜人和美好,也是北京转型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宜居之都的重要选择。


北京加速蜕变,变化显而易见


当然,北京的变化远不及这些,从宏观到微观,可以说变化和创新无处不在,比如以消费结构变化为例,去年,北京的服务性消费对于市场总消费的增长贡献率已经达到了接近百分之七十三!其中,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生活用品即服务和娱乐消费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这也进一步说明,在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之下,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转变。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民生类的高智能领域同样受到更多年轻消费者的青睐,比如说可穿戴智能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类商品,大受欢迎,零售额增速都保持在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高位。而再看更宏观的城市形态,随着首都定位的重新优化,我们看到北京的城市结构变化同样明显,特别是随着整治疏解促提升工作的持续深化,以及北京“新两翼”的建设,北京城市结构转型非常明显。

过去,北京中心城区承载着全国“经济中心”的重任,但是随着北京产业与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已经不能符合北京作为首都的定位,如何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是关键点。为此,北京将一般制造业和低端市场向周边迁离,不但显著助推了更符合北京发展定位的高精尖产业发展,而且显著缓解了城市病。举个简单的例子,尽管似乎北京从来没有明确地将城市定位为全国经济中心,可是事实却证明,北京的经济集中度相当之高,早已成为事实上的经济中心。而且北京经济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这样一来,就造成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环保压力、公共资源分配压力都十分巨大。

根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在二零一八年,北京经济总量为三万零三百亿元,其中,仅仅是中心城区就占据了北京整个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七十!换句话说,仅仅是北京的中心城区的经济总量,就相当于是一个深圳特区!为此,加快中心城区的产业升级以及低端产业疏解,成为近年来北京各部门的重点攻坚任务,而也是随着产业的疏解,我们看到人口得到了明显的调控(人口随着产业和功能走),显著环境了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等问题。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北京的常住人口已经实现了三连降,累计减少的人口达到十九万三千人!截止到去年年底,北京的常住人口为两千一百五十三万六千人。显然,人口调控的成果离不开北京坚定地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今年北京依然将加强新增人口的控制,计划在今年内将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两千三百万人以内。

无疑,北京的从城市基础配套到产业再到经济和城市格局,都在快速蜕变,由重向轻蜕变,由一般向高端蜕变,也是在蜕变过程中,北京的产业、经济及城市结构都迈向了全新的高质量发展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