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武松之兄武大郎被潘金蓮毒害,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

清山雅舍


書中情節

在書中,武松之兄武大郎長得又醜又矮,平日以賣炊餅為生,一手將武松帶大。而潘金蓮原本是大戶人家的婢女,因為得罪了主家,所以被罰嫁給了武大郎。而武大郎的身高長相令潘金蓮很是嫌棄,再加上潘金蓮自身的不安分,所以她經常有招蜂引蝶之舉。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潘金蓮認識了鄉里的浪蕩公子西門慶。二人勾搭成奸,私下裡揹著武大郎行苟且之事。日子久了,二人就嫌武大郎礙事,便合謀下藥,毒殺了武大郎。而後來便也有了武松替兄長報仇的故事。那麼,書中情節多是通過道聽途說、鄉間雜談改編而來,那麼真相如何我們還是要探究一下歷史記錄。

歷史考據

據河北省清河縣縣誌記載,武大郎姓武名植,曾經在山東陽穀縣做縣令。有一回,他的一個發小王某,因生活敗落來投奔他。希望武大郎能資助他一把。武大郎本就是樂善好施之人,對投奔自己的兄弟自然是關照有加。但是這中間卻出了個誤會,因為武大郎暗中在王某老家給他建房屋,王某一直都不知情,這日子一久了,也沒拿到資助,就覺得武大郎不仗義,然後憤然離去。這人走了還不算,他忘恩負義地到處中傷詆譭武大郎。而曾被武大郎整治過的鄉中惡少西門慶也藉機跳出來一同抹黑武大郎。由此,武大郎在民間的清官形象被毀於一旦。

非但如此,就連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蓮也遭受汙衊抹黑,被四處編排種種不堪之言,導致潘金蓮的故居清河縣潘家莊都改名為黃金莊。由此可見,三人成虎,眾口鑠金,謠言的威力之大,禍害之廣,令人歎為觀止。

其實,潘金蓮曾是遠近聞名交口稱讚的大家閨秀。根本不是書中那樣不守婦德,毒殺親夫的形象。而武大郎早年家貧,在潘家染坊打工,後因品行優良、表現突出被潘老爺提拔資助,從而走上仕途,還把女兒也嫁給了他。

由於《水滸》一書的人物故事多借鑑取材於民間傳說,所以武大郎和潘金蓮在書中反而變成了丑角。實則,二人真的是冤枉,純屬被他人中傷所誤。


三味翁童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和武大郎,只是作者杜撰的兩個人物藝術形象,雖然歷史上確實有武大郎和潘金蓮其人,但跟書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蓮並沒有實際聯繫。況且,作者施耐庵設計潘金蓮謀殺親夫武大郎這一故事情節,只是為了促成武松被逼上梁山,並不是真實事件。

(潘金蓮、武大郎劇照)

歷史上還真有武大郎和潘金蓮其人

雖然歷史上真有武大郎和潘金蓮其人,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死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而此時歷史上真正的武大郎(武植)還沒有考中進士,也就是說,二者根本就沒有交集,所以談不上施耐庵以歷史真實的武大郎夫婦為藍本設計了小說中潘金蓮殺夫的故事,時間上不合理。

水滸中很多故事都是作者施耐庵杜撰,包括武松打虎、潘金蓮殺夫

為了增強小說的趣味性,水滸作者施耐庵杜撰了很多故事情節。比如最著名的武松打虎,只是施耐庵看見一個名叫武阿二的下人追打一條偷肉的大黃狗而產生的靈感。

而潘金蓮殺夫當然也是作者杜撰。只是有人認為施耐庵討厭“潘”這個姓氏,所以在塑造塑造潘金蓮和潘巧雲這兩個淫婦時,用了“潘”姓。

據推測,施耐庵討厭“潘”姓是因為討厭張士誠的女婿潘元紹,當年施耐庵曾參加過張士誠的起義軍。這個潘元紹是蘇州城的守將,朱元璋進攻蘇州城時,潘元紹貪生怕死,先騙自己的七個老婆自殺,然後和哥哥潘元明開城投降。施耐庵因為鄙視這倆兄弟的無恥,所以在小說中給兩位淫婦冠以“潘”姓,用這種文人的方式來噁心這種無恥小人。

綜上所述,潘金蓮殺夫是作者施耐庵杜撰的故事。至於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武植)夫婦,生活時間上和作者施耐庵沒有交集。

本文參考文獻:《水滸傳》、《施耐庵傳記》


墨雪問心


水滸傳裡面的內容很多都是施耐庵自己虛構的,再加上每個地區的一些江湖傳說,老百姓的話語來虛構的這一部小說,只能說這是滿足他自己內心深處的理想世界來寫的,如果你自己看這部小說你就會發現108位沒有幾個人是真正的好人,還有很多都是被宋江逼的,所以沒辦法才能落草為寇,再加上結合當時的社會是所以108個水滸好漢的結局早已註定了,當時的朝廷是不可以允許反賊最後登上皇位的。

水滸傳裡面比較有名的幾個章節其中之一就是武大郎被潘金蓮陷害,武大郎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只不過不想小說裡面寫的那樣,武大郎沒有弟弟,而且身高按照現在的測量標準大概為180左右,在古代已經屬於很高了而且不賣炊餅,武大郎在歷史裡面是很有錢的,而且和潘金蓮特別相愛,是鄉里有名的模範夫妻出了名的大善人,只不過因為得罪了潑皮,之後潑皮就到處破壞武大郎的名聲,最後傳到了施耐庵的耳朵裡面,再加上藝術加工所以就誕生了被潘金蓮毒害的武大郎。

不管是水滸傳還是三國演義很多內容都當不得真的,可千萬不能因為小說的內容當真了,之後到處說這樣之後吧謠言一代代傳承下去最後變成事實的。

老梁也曾經在節目中說過武大郎的事情,有時間的話你可以看看

小說不是真正的歷史,哪怕是歷史也的多查查資料畢竟時間過去的太久了沒人能真正說的清楚以前究竟發生什麼事情了

996年立的武植墓誌銘如下

“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今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譭,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修葺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黑哲居士


《水滸傳》中的武大郎身高不滿五尺,而且長得極為磕磣,人稱“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雖然其貌不揚,但是找了個漂亮老婆潘金蓮。潘金蓮也是虛有其表,暗地裡做一些傷風敗俗的事情,合同西門慶毒害了武大郎。

千百年來,武大郎與潘金蓮幾乎成了醜陋與放蕩的代名詞,被人們嘲笑與唾罵。經過專家研究和考證,歷史上確實有武大郎和潘金蓮這2個人。根據史書記載,武大郎真實的名字叫武植,河北清河縣人武家那村人。

活動的時間是明朝永樂年間。根據武家那村的老人武雙福回憶,1946年初,武植墓無意間被打開,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武植墓中發現了一段小腿骨,村裡人根據小腿骨長度推算,武植生前身高至少一米八左右。

武植墓中還出土了《墓誌銘》。《墓誌銘》上寫道:“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 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少時聰敏,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根據墓誌銘,我們可以得知,武植字田嶺,年幼的時候被稱為大郎。武植年少聰明敏捷,喜歡讀詩書,長大成人後考中進士,然後當了陽穀縣縣令。武植為官清廉,愛民如子,老百姓都十分愛戴他。而武植的夫人是潘氏,潘氏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

如今清河縣武家那村村民大多是武植的後人,為了緬懷先祖,武植的後人於1996年對武植墓重新修葺,並且建立了祠堂。那麼,為何歷史與文學小說的記錄有著天壤之別呢?這種人物情節錯位是如何造成的呢?有人提供了這樣的情節,武植老家有一位本家兄弟,平日裡經濟拮据,後來家中又發生了火災,徹底變得一窮二白,居無定所。

這位兄弟便求助於時任山東陽穀縣令的武植。他來到陽穀縣住了一段時間。由於武植忙於政務,沒有時間招呼他,這位兄弟感覺武植嫌貧愛富,不想幫助他。一怒之下,又返回清河縣。就在回家的途中,這位兄弟沿途到處抹黑武植,他找來紙和筆,寫了很多字和畫,情節大概就是《水滸傳》中武大郎的形象。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武植的低矮醜形象如爆炸性新聞傳開了,也就被收錄進了《水滸傳》小說中。

因此,歷史中的武大郎不是小說裡的形象,潘金蓮也不是,而潘金蓮毒害武大郎也基本是子虛烏有。小說中是虛構藉以豐富情節和教化世人罷了!


鷹翔乘罡


大家好我是總有一刻屬於你,一名歷史領域的創作者,很高興能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水滸傳》中,武松之兄武大郎被潘金蓮毒害,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

歷史上的確有潘金蓮和武大郎這兩個人

但是在歷史上,武大郎這個人卻不是像那樣矮小的。武大郎的真名叫武植,因為在家裡是老大的原因,所以就大家都叫他大郎。是明朝的人物,山西人,因為當時天災人禍逃到了山東來避難。武植也就是武大郎這個人,他從小就很有天賦,而且很刻苦努力。自己本身也喜歡詩詞歌賦,在很多年以後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考上了進士,後來就成為了縣令。當時他逃難的時候,一個姓潘的知州資助了他,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這個姓潘的值周沒有看走眼。在武大郎考上進士之後呢,就把自己的女兒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

因為潘金蓮確實也是一個知書達禮的人,並且很賢惠。在十里八鄉都是有名的人,兩個人非常的恩愛。而且兩人一起孕育了四個孩子,他們的可謂是家庭非常的幸福和美滿。


總有一刻屬於你


如果是按真實的歷史來說,武松不但和武大郎不是親兄弟,甚至不是一個朝代的人。那麼接下來的一切情節也就不成立了。

歷史上的武松確實是宋朝人,他還是杭州知府高權手下的提轄。後來惹了人命官司,死在大獄。


而武大郎呢,原名武植,是明朝人。人家可不是個侏儒,也不賣燒餅,反而是朝廷的進士。他的老婆確實叫潘金蓮,是當時山東知府的千金小姐。據說為武大郎生了四個孩子。

而我們熟悉的那些橋段,什麼潘金蓮通姦西門慶,毒死武大郎,武松血濺鴛鴦樓等等,都是大神施耐庵杜撰出來的。無奈,施耐庵的寫法太高超,《水滸》也太深入人心。常常令我們將小說的情節當成了真實的故事。


任十三讀史


武大郎確有其人,但他與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是同一個時代的人,那時的武大郎身高八尺,進士出身還在一個地方做縣令,甚得民心,潘金蓮也是武大郎之妻大家閨秀,賢良淑德。武大郎有一義弟,因家道中落在武大郎當縣令時投奔與他,義弟來的縣衙,武大郎甚是高興就把他留在縣裡熱情款待,只是他忙於公務好多天都沒有再見他這個義弟。義弟非常氣憤,於是就寫了好多的告示,一路往回家走一路貼,裡面寫了好多武大郎夫妻的壞話,意思和《水滸傳》裡的差不多。等到家一看家裡面目全非煥然一新房子比以前好了無數倍,趕忙叫來妻子一問才知是武大郎幫他蓋得,他一聽後悔不已趕忙去撕剛貼的告示,可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此事早已經傳播出去,當時正好施耐庵路過就記錄下此事,也就水滸上的武松與武大郎的這段故事。這也就是為什麼武松比武大郎晚了200多年的原因。〈此事乃武、潘後人所述絕對真實〉


歷史經典回放機


受《水滸傳》和《金瓶梅》的影響,潘金蓮毒害武大郎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兩人甚至已經成為反面夫妻和某類反面人物的典型,遭到世人的嘲笑和唾棄。然而,幾百年來形成的觀念真的是正確的嗎?武大郎和潘金蓮真的像書中寫的那麼不堪嗎?其實,千百年來,我們一直矇在鼓裡,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是一對羨煞旁人的美滿夫妻,應該得到我們的頌揚和祝福。

1.歷史上確有武大郎和潘金蓮

武大郎原型是明朝陽穀縣縣令武植,據史料記載,此人身高至少1.8以上,相貌堂堂,聰穎過人,為官清廉,與小說中“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上身長下身則短”的描寫完全不同,也並非以賣炊餅為生。此外,他雖然小時候家境不好,但成家後家道也還可以,並不貧窮。武植的妻子潘氏是當時知州的女兒,從小飽讀詩書,知書達禮,屬於地地道道的大家閨秀。她嫁給武植以後,兩人非常恩愛,共育有四子,相夫教子,是武植的賢內助,沒有任何不良的傳聞,在當時被傳為美談。

2.二人演變成負面形象的原因

據傳,武植早年間家境貧窮,無錢完成學業,曾經受到好友黃堂的幫助。後來,黃堂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沒有能夠有一番作為,並且因為火災家裡也被燒了,看到武植做官以後,便來求助於他,希望能夠提攜一下自己。武植夫妻二人好酒好菜招待了他,但對於做官之事卻非常講原則,不肯答應他走關係。黃堂見做官無望,一氣之下離開了武家,並且不斷散佈武植夫妻二人的壞話,漸漸的便傳播開來。後來先後被施耐庵、蘭陵笑笑生等文人借鑑,寫到小說裡,才演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3.後人為二人的形象正名

《水滸傳》問世後,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傳言愈加廣泛,已經嚴重影響了二人的形象。為此,施耐庵後人為了表達歉意,送了兩幅畫給武大郎後人,畫上題了一首詩:“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賬施姓還。”此外,1996年修繕了武植墓,樹立的墓誌銘也為他們夫妻二人的行為正了名。

對於我們今天的讀者而言,在欣賞《水滸傳》和《金瓶梅》時,

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的去看武大郎和潘金蓮,對於書中塑造的形象,我們需要譴責,而對於歷史上真實的武植和潘氏,我們則應該給予頌揚,畢竟小說是虛構的,我們不能把書中的人物與現實混為一談。


三夢遊水


這個應該是存在的,不然咋寫這樣的故事呢?你覺得呢,還有你為什麼要說武松的哥哥,他的名字你不知道嗎?他叫武大郎,記住了



歐邁倫


武大郎被潘金蓮毒害,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呢?

明代,確實有武大郎、潘金蓮以及西門慶這三人的傳說。但歷史上真實的三人,和我們所熟悉的《水滸傳》中的三人,卻截然不同。

首先,武大郎非但不矮,還是個軒昂的七尺男兒。武大郎,本名武植,父母早亡,自幼家貧。武植之墓,早已被人發掘,經科學測驗,身高起碼在一米八以上!如今,一米八幾的身高,是讓人羨慕的。在幾百年前的人們平均身高比現在矮一大截,可想而知,武大郎的身高在當時多麼令人仰視了!

真實的武大郎,不會做燒餅,只是一位“唯有讀書高”的讀書人。他自幼聰敏,寒窗苦讀多年,終於中了進士,當上縣令。所以,武大郎不是賣燒餅小矮人,而是身材高大的官人。而且,他在任期間興利除弊,清正廉明,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蒙冤的不僅有武大郎,還有潘金蓮。事實上,真實的潘金蓮,是個好姑娘。出身名門,大家閨秀,知書達理,且對武大郎一心一意。早在武大郎還未中進士前,潘金蓮就不顧家人反對,偷偷接濟他。後來,武大郎金榜題名,這段良緣自然也有了一個圓滿結局。

既然武大郎高大英俊,頗有才華,潘金蓮又賢良淑惠,那怎麼會成了《水滸傳》的那等模樣?這一切,都與交友不慎有關。

武大郎家貧時,曾受過好友黃堂的接濟。後來,黃堂的房子被燒,無奈之下投靠已經當了縣令的武大郎。這黃堂心想:曾資助武大郎,都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而如今,升官發財的他卻忘恩負義。

誰知,住在武大郎府上的那幾天,人家倒是好酒好菜招待著,但關於資助的事兒,卻絕口不提。黃堂心裡憋著一口氣,不給自己找份差事也就算了,連重建房子的錢也不肯資助,這算什麼好兄弟?於是,黃堂就展開報復了。

黃堂在回去的路上,黃堂四處散播武大郎和潘金蓮的“醜事”,最後覺得用嘴說還不過癮,於是寫在紙上,四處張貼。果然,這麼一來,武大郎和潘金蓮頓時成了焦點人物。

此時,西門慶也適時出場了。西門慶本是一個流氓,唯恐天下不亂,見黃堂抹黑武大郎後,決定給黃堂出主意。最後,西門慶還“犧牲”自己,讓自己成了謠言裡的“男小三”,與諸位女人譜出一段段荒唐之曲。當然,這僅是西門慶的一廂情願。現實中,西門慶是小流氓,女人很反感這個人!

而當事人武大郎卻還矇在鼓裡。但黃堂這位始作俑者回到家裡後,卻發現家裡建起了新房子。妻子告訴他,這是武植派人來建的!這下,愧疚之心,如黃河決堤,滔滔不絕。武植本想給黃堂一個驚喜,哪知還沒開始“喜”,就已經夠“驚”了!

可造謠容易,滅謠難。謠言一傳十,十傳百,最後連施耐庵這位大才子都信以為真,於是寫進了《水滸傳》。這麼一來,武大郎和潘金蓮怎麼也翻不了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